老王说陇史丨四千年前的骨簪
原标题:老王说陇史
四千年前的骨簪
骨簪
一支四千年前的骨簪,散发出珠圆玉润的光芒,静静躺在甘肃博物馆一角。这是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墓葬遗址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骨簪。
这枚骨簪,长11厘米,一头尖,一头粗,粗头用黑树胶,做了一个圆锥形的柄,柄端黏合一个骨片,骨片上有五个同心圆。圆锥形柄的黑树胶上,镶嵌了36颗白色骨珠。那位去世的先民,一定是非常珍爱这支骨簪,长年累月地使用,磨得极其光滑了,最后也陪伴着它的主人,被埋葬到大地深处。
骨器是先民们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它和石器、木器、陶器同为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物质,也是最为悠久的生产生活物质。骨头,由于其独特的属性,能够制作加工出更为精致的器物,作为生活生产工具,用来美化生活,展现先民们审美取向。在先民的生活中,骨器多用来加工针、锥、鱼标、刀、凿、骨珠、骨管、骨笛、鸣笛等等,涉及钻孔、切割、打磨、抛光等多种工艺。这件骨器,展现了四千年前,河西走廊先民们精湛的工艺水平。
永昌鸳鸯池墓地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由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武威地区文物普查队于1973、1974年发掘的,共清理墓葬189座。先民们对骨器似乎有特别的偏爱,比较大的骨器大约出土了60件以上,较小的骨珠、骨片数量达七八千粒之多。
那么,鸳鸯池的先民是用何种动物的骨头,制作他们的生活工具呢?应该是羊骨。在出土的骨器中,有一支用残羊前腿骨磨制成的簪子。这只羊的前腿骨,不知何故劈裂了,先民们巧妙地磨去裂纹,磨制成非常漂亮的骨簪。可见,在距今四千年时,河西走廊已经羊群遍地走了。
发簪久远,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前仰韶文化中,就已经发现了先民们用兽骨制作的骨簪。它们通常的造型是,呈扁长体,底部稍宽,一端磨制成圆形。
起初,发簪的式样比较简单,只是简单的一头尖,一头粗的形状;后来,先民们在簪身上刻一些横、竖、斜纹,进行美化。再后来,簪头刻成球形、环形、丁字形及一些不规则形状。永昌鸳鸯池的这支骨簪,表明先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有极大的改善,加工工艺也迈出了一大步。 文/图 王文元
相关新闻
- 2020-05-14廉颇后裔,迁徙甘肃后走出两代名将
- 2020-05-14甘肃文化丨泾川宋代《陶谷碑》:两磨三刻上演碑界传奇
- 2020-05-13【溯源甘肃】秦汉时期甘肃的民俗文化
- 2020-05-13【文化掠影】沙漠中的生态文化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