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超在渭源调研区域经济发展时强调 大力推进会(川)清(源)循环经济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打造基本实现现代化支撑点
原标题:戴超在渭源调研区域经济发展时强调
大力推进会(川)清(源)循环经济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打造基本实现现代化支撑点
中国甘肃网4月10日讯 据定西日报报道 (记者文举)4月8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戴超深入渭源县调研区域经济发展工作并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进会清循环经济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渭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支撑点。
戴超先后来到渭源金鸡产业园、工业集中区、甘肃田地白家公司、渭河城区段生态保护治理现场、五竹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实地调研马铃薯、中医药、旅游业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渭河源生态保护治理等工作,深入了解渭源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戴超指出,近年来,渭源县紧紧抓住脱贫攻坚这一历史性和底线性任务,牢牢把握县情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遵循“木桶”理论,坚守“木桶”逻辑,制定“木桶”举措,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面临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资源匮乏等困难和问题。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以清醒的头脑、沉着的心情、冷静的态度、坚定的步伐、战斗的姿态、娴熟的本领,带领全县人民迈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
戴超强调,要立足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和“十三五”规划即将收官、“十四五”发展即将开启的实际,重点抓好“十件事情”。一是脱贫攻坚要打扫客房,制定待客方案,准备待客。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排查补齐短板弱项,精心做好迎接检查准备工作。二是区域发展要推进会清循环经济一体化,搭上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快车。坚持规划先行,突出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连接和整合各类要素,推进会川—清源这一覆盖全县40%资源、50%人口和60%总量的区域加快发展,打造渭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支撑点。三是经济增长要死死盯住投资和项目,项目谋划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2019年实施项目42项,总投资61.7亿元(重大带动性工程8项,总投资18.3亿元),谋划2020年十大生态产业和“十四五”规划500万元及以上项目521项、总投资502亿元,其中:2020年项目99项总投资79.4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34.9亿元,“十四五”项目456项、总投资434亿元;加大招商推介活动,兰洽会、药博会等重大节会招引十大生态产业项目13项,签约资金46亿元,已开工13项,到位资金13.9亿元。建立全县生态产业项目库,筛选纳入项目220项、总投资257.3亿元,其中重大带动性工程库项目33项、总投资73.3亿元,项目支撑带动绿色发展的作用持续加强。
以产业培育为核心,优特产业破题发展。着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中医中药、循环农业三大优势产业,联系省内外文化专业机构策划、承办定西首届“踏雪寻源渭水徒步穿越体验游”,2019年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第七站(渭源站)、“渭水天华杯”2019年丝绸之路国际露营大会(渭源站)、渭河源冰雪节等文体旅节会,组队参加“中国旅游日”、陕西旅游营销大会等重大宣传节庆活动,宣传推介渭源旅游资源及精品线路;引进兰州佛慈、天津红日、甘肃弘润、亳春堂等中医药加工企业16家,入驻园区中药加工企业达46家,“渭源白条党参”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引进培育马铃薯原原种新品种32个,脱毒瓶苗生产能力达到2.7亿株,原原种达到3.1亿粒,德青源金鸡扶贫项目建成投产,生猪定点屠宰场开工建设。培育花卉、食用菌、光伏等新兴产业,建成花卉生产大棚109座、智能联栋温室4608平方米,鲜切花年产量可达到500万枝以上;食用菌种植香菇180万棒,建成60.249兆瓦村级光伏电站,100兆瓦风电项目完成测风前期工作,天然气长输管线完成线路规划和开口对接工作。数据信息、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军民融合等产业破题发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有序推进顺利,特色优势产业成为全县群众增收致富、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