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各地风格迥异的清明习俗(上)
原标题:陇原各地风格迥异的清明习俗(上)
引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北方人的记忆中,有关清明的种种联想似乎都和愁绪有关。当一个流传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款款来到时,我们看到的是沉淀在一抹抹衰草背后的历史烟云。十二年前,当清明节第一次与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一起进入国人法定节日的时候,清明节开始被赋予了一个全新的内涵。
壹
老兰州的习俗踏青赏景正当清明时
从古至今,清明节都是敦煌民间的重要节日。它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了上坟祭祀、踏青春游、聚集会餐等,在追思先人的同时,现世的亲戚朋友们聚集在一起,吃饭喝酒,沟通交流,有时还与家人踏青春游、放放风筝、吟诗作文等等,节日的内容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丰富着。清明节俗活动联结着历史与现代,保存着民间民俗文化的基因,也自然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祖归宗的纽带。
清明时节,兰州的气候渐渐转入平稳,春风和煦,春草开始发芽。在这个时候,人们开始准备祭祖扫墓。据兰州地方志记载,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兰州人祭祖的习俗几乎差不多。由族长率领族人拜祭家庙,祭扫祖坟,宰猪献盘,祭后再按照各家人丁分发祭肉。据老兰州人讲述,每年清明上坟的时候,人们提着菜盒子,盛一些小菜祭品,带些馍馍、水酒、烧纸、香烛,扛个铁锨,到四野荒山各自坟地为坟茔添土。同族人聚在一起,先给坟地除去杂草,然后添土摆放供品。兰州人在清明节上坟时不同于一些地方的人在户外野炊,而是吃些自带的冷食和甜点。据一些老兰州讲,这些都是寒食节后禁火,只吃冷食的遗俗。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对传统习俗的不断改进,现在的清明上坟被赋予了踏青赏景、族人聚会等符合时代的意义。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代的时候,每到清明这一天,兰州各界民众将城隍庙里的城隍爷木雕像,抬到安定门外龙尾山下历坛的城隍行宫,兰州知府、皋兰知县等设馔致祭,士民共同祭拜,这种被称为“春祭”的风俗自清代后一直流行至民国初。一些外地客商因为在清明期间无法回乡,所以只好将烧纸装入黄表纸信封内,在封皮上写清楚某县、某某已故亲属之名和装书者姓名,赴历坛焚烧,谓之“带包”。也有人在城隍庙附近带包,庙内有两座大铁焚纸炉,即为焚包处所。据兰州老人回忆,外乡人“带包”的这种习俗在民国时依然流行。解放后,兰州近郊地方还是以土葬为主,人们去坟地扫墓祭祖,礼仪与昔日差不多。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瞿学忠
贰
白银孝道文化的延续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甘肃白银,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农村各地至今还保留着清明扫墓祭祖、中元节祭祖、十月一送寒衣、春节前扫墓祭祖等一些传统的祭奠先祖的形式,其中尤以清明祭祖最为重视,形式最为隆重。
按照过去的传统,清明节前的一个礼拜是最好的祭祖扫墓时期。
在农村,清明节扫墓是最有仪式感的一种祭祖形式。在过去,常由一家长者带领子孙携带祭品、铁锹等,翻山越岭到达地处深山里的祖坟后,先将坟院整理一遍,添培新土,填补鼠洞,清除杂草,并将雨水冲刷变形之处修好,然后才开始按部就班地祭祖。献祭、敬香、焚钱、祭奠、燃炮、磕头叩拜,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人离开农村到城市里工作生活,或者是举家移民搬迁他地,造成了一家奔赴多地上坟祭祖的局面。再加上受工作时间的制约和孩子在城里上学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只能在清明节放假当天才能带着孩子返回老家上坟祭祖。
清明节是祭奠先祖的节日,也是传统孝道文化传承的最有力载体。通过祭祀先祖,可以追根溯源,寄托哀思,还可以籍此祈福、训示、勉励后代不断奋进,达成人生目标。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万盈
叁
定西清明时节放风筝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又见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清明时。在定西市民王多多的记忆里,幼年时由于家里穷,一年到头见得油水少。但清明节这天,给先人们上坟祭拜用的供品就比时常吃的好多了。家族里每家都要做上坟的供品,有肉,有蛋,家里有在外工作的,还能带来城里人吃的新鲜蔬菜。到了坟地,大人们准备香桌点香摆供品,孩子们则往坟头四周的挂纸签(整张白纸裁成长纸条)。跪拜磕头之后,大家开始分享供品,现在想起来有些打牙祭的意思。那年月物资匮乏,孩子们写作业的本子都是开学前用白纸自己装订的,但也不够用。也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上坟时挂的纸签也被孩子们盯上了。上坟的长辈们前脚刚走,孩子们看着大人们没了背影,赶紧跑到坟地里小心取下来。挂纸签也有“行规”,谁挂的纸签就是谁的,有时候遇上强势的,抢收完自己挂的纸签,还会去掠夺其他孩子的纸签。当然,这些纸签最后全部做成了不到巴掌大的小本子。
“和以往相比,现在的日子过得舒坦了。吃穿再不愁,每年清明,外边能回来的孩子都回来了,家家门上停小车。今年又不同,因为疫情,大家响应政府号召。外边的孩子们都没有回来,大家在网上祭祖。”王多多说。
清明节前后,孩子们也会把藏了近乎一年的风筝拿出来。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百姓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又称纸鸢、纸鹞。相传始于晚唐五代,一个叫李邺的文人在纸鸢上拴了竹笛,微风吹动,嗡嗡有声如筝,遂名“风筝”。在有些地区,人们把风筝放上蓝天,然后剪断牵线,任其随风飞走,以此寓意祛病祈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牛小亚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