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乡处处焕新颜——甘肃省天祝藏区高质量和谐发展纪实
原标题:【中央媒体看甘肃】
藏乡处处焕新颜
——甘肃省天祝藏区高质量和谐发展纪实
农民日报记者 焦宏 吴晓燕 鲁明
(原载12月6日《农民日报》一版)
“团结是不变的初心,幸福是永远的追随,养育白云般的牛羊,生长七彩的藜麦,和谐融入锅庄舞中,感恩唱在酒曲歌里,喜迎藏乡美好的明天,千年华锐走向新的时代……”
隆冬时节,行走在河西走廊东端、乌鞘岭下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高山牧场、移民新村、社区乡镇,一首雄浑悠扬的《千年华锐》在各族群众中传唱,让人的思绪在“英雄部落”的历史与现实中不断闪回。天祝,藏语称华锐,意为英雄部落,地处甘肃省中部、祁连山东端、河西走廊门户,是周恩来总理命名的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聚居着藏、汉、土等28个民族,因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在此交汇,有“青藏之眼”之称,是黄河中上游流域和祁连山地区重要生态涵养区。
“天祝藏区和谐稳定发展与新中国发展进步紧紧相连。”天祝县委书记李鹏说,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也是天祝各族干部群众开拓进取、战胜困难、团结奋进的进步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民族团结进步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开启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实现了政治安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在自治县成立70周年之际,脱贫攻坚胜利在望、产业结构成功转型、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局面,一个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天祝正在三大高原交汇处崛起。
着力培育发展与资源禀赋、各族群众生活习惯、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特色产业,实现人与产业发展和谐匹配
天祝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海拔在2040米-4874米之间,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属国家确定支持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是天祝实现生态美、百姓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第一道“坎”。
“坚决打赢藏区脱贫攻坚战,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兄弟民族、不让任何一名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天祝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扛牢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当好“一线总指挥”,统筹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全县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14年到2019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3.38亿元,减贫14336户54616人,3878户15114人易地搬迁,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3.8%下降到0.07%,今年将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从攻坚深贫到即将实现脱贫摘帽,沉甸甸成绩的背后,是天祝县各族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和辛勤付出。
“生活在高海拔山区的农牧民生活十分艰苦,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天祝县县长马扎西说。
怎么办?经过反复研判,县里决心大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啃下这块“硬骨头”。众所周知,易地搬迁最难的是,搬迁群众离开世代生活的地方后,常年形成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生产方式以及精神状态,与新地方难以适应。
“要‘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能致富、可发展’,必须让易地搬迁的各族群众在新环境共享发展成果,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马扎西说,县里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基础优先、稳定发展”的思路,在建好移民新村的基础上,把移民搬迁和产业培育结合起来,着力培育与地方资源禀赋、各族群众生活习惯及生产能力相匹配的特色产业,实现搬迁群众与增收产业之间和谐发展。
“刚开始我担心搬下来不适应,生活没来源,待不住。”55岁的松山镇德吉新村村民苏万禄原本居住在海拔2900多米的安远镇南泥湾村,搬迁前他靠种植青稞、油菜花和养殖山羊维持生计,年收入不足1万元。在镇村干部的鼓励下,苏万禄决心搬下山,“政府帮助盖了新房子,建了新村,还给选好了我能干的产业。”
德吉新村是天祝县为解决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的脱贫致富问题,实施南阳山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的12个安置点之一。天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润全说,为解决好搬迁群众后续发展问题,县里及早制定了适合搬迁群众能力的产业扶贫方案,搬出群众人均分配耕地1.5亩,户均建成一座种植或养殖棚,着力发展以舍饲养殖、设施蔬菜种植、食用菌栽培等为主的产业,确保搬迁群众有稳定可靠、可持续的收入。
“现在我和老伴儿搞了两座食用菌生产大棚,种植了9亩藜麦。这些活儿对庄稼人来说,学起来不难,干起来顺手,在家门口就能收入近5万元,日子过得很舒心。”苏万禄说,搬到新村后,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
“培育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不光是在生态移民村。”天祝县发改局局长王海峰说,近年来,天祝县抢抓国家支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机遇,完善落实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牛羊鸡马菜菌藜药”八大特色产业,争取各类产业扶持项目43项,总投资5.04亿元。全县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56.02万亩,贫困户完成特色农业种植8.76万亩。扎实推进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引进培育德青源、纯洁高原、甘肃天美等31家龙头企业,建设天美白牦牛产业园、藜麦扶贫产业园、臣祥滑子菇产业园、金鸡产业园等12个农业产业园。
记者在投资3.58亿元的藜麦扶贫产业园里看到,除了刚刚收获的藜麦,还有藜麦饼干、藜麦茶等休闲食品产业,甚至有藜麦白兰地、面膜等,藜麦的秸秆也在做青贮养殖试验。“全县种植藜麦6.4万亩,占到全国种植面积的40%,年产值达1.26亿元,涉及贫困户7300户3.01万人,户均增收8000元,人均增收2000元。”徐润全说,园区里建设了种质资源中心、种植中心、生产加工中心、技术标准中心(研发中心)、产品交易中心,促进藜麦全产业链高附加值发展。
“目前,在天祝,县有产业体系、乡有特色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王海峰说,天祝县有“中国高原藜麦之都”“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中国高原夏菜之乡”的美誉;“天祝原生”区域公共品牌叫响藏区;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农交会上,“天祝白牦牛”入选了“甘味”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独一份”,“天祝藜麦”入选“特别特”。一大批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布局已经形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同时,天祝县坚持把法治扶贫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推进依法治理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农牧民群众法治意识明显提升,尊法守法、崇尚文明蔚然成风,天祝藏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以绿色发展理念守好祁连山生态屏障,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天祝县森林覆盖率达34.26%,61.4%的国土面积位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石羊河流域6条内陆河和黄河流域2条外流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水源补给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十分重要。
“像苏万禄等德吉新村的村民一样,数以万计生活在林缘区、生态脆弱区、高海拔区的贫困农牧民群众搬下大山,既改变了‘靠山吃山’的传统生产方式,走上转型发展的新路,更减轻了迁出地区生态压力。”马扎西说,实施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减少人畜对迁出地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坏,人地、草畜矛盾得到有效缓解,让祁连山绿水青山常在,永久造福藏区各族群众。
“天祝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既发展了产业,又保护了生态,还促进了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王海峰说,县里专门编制了《天祝县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农牧民、产业与自然生态和谐共赢的发展格局,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和农牧民致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现在,村里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和中药材种植,家家户户都搞旅游服务和中药材种植。”天堂镇本康村村民秦金花说,她种了7亩药材,丈夫就近靠旅游务工赚取收入。记者了解到,这几年,天堂镇充分发挥临近天堂寺大景区的优势,深入发掘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将文化、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我们坚持立足生态保护培育发展产业,发挥地域优势,发掘藏传佛教文化、丹霞地貌、峡谷景观、藏土民俗文化等各族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发展苗木培育、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实现人、产业与自然的和谐。”天堂镇党委书记张晓宏说。
位于祁连山自然保护试验区的石门新村是个多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人口占76.9%。“过去住在山沟里,以放牧为主。”村党支部书记郁元更说,前两年村里实施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到了公路沿线,交通方便了,村里除了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跑运输外,还发展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全村走上了绿色发展的新路,各民族的生活条件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守好祁连山生态环境绿色屏障,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李鹏说,在构建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中,全县大力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659户,推进安置区、迁出区防护造林、矿山恢复治理、废旧宅基地复绿等,切实修复了生态创伤。
在天祝县炭山岭镇境内的千马龙煤矿,记者看到,昔日煤矿作业区和生活区早已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林区。天祝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任作鸿说,千马龙煤矿位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古城保护站辖区内,矿区面积达1.0235平方公里,其中99.4%的面积为实验区。该矿历经40多年的开发,于2017年8月关闭退出,拆除了设施设备,封闭了硐口,种植树木进行了生态修复。
“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仅是天祝县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项目之一。”天祝县政协副主席、自然资源局局长赵明军说,为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天祝县还实施了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等18类生态保护重大项目,实施了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废旧宅基地整治复垦工程、林业生态恢复治理工程、重要水源涵养林保护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草原综合治理和封禁工程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在石门水库库区道路保护和修复上,采用先进的叠砌式蜂巢格室和直接覆土种草相结合的方式,恢复植被107亩,造林50亩。”天祝县水务局局长冯守杰说。
同时,天祝县对核心区59户农牧民群众进行了搬迁安置,对确权到户的4.76万亩草畜平衡草原全部实施禁牧;严格落实了草原休养保护政策,大力宣传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减畜和生态保护相关政策法规,使牲畜存栏量减少了4.11万头(只),存栏数同比下降4.2%。
“为打好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主动仗,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天祝县坚持全县动员、全民参与,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李鹏说,全县上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显著提高,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在华锐大地落地生根。
发挥好长期以来形成的和谐共生的民族关系,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载体,实现各民族团结和谐稳定
天祝县地处河西走廊门户、丝绸之路要塞,是丝绸之路上佛教东进、中原文化西抵的重要节点,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融合的鲜明地带,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华锐文化。
“回溯历史,察古观今。天祝各民族之间呈现着和谐共生的民族关系,不同民族成员在居住地上交错分布,在生产方面团结协作、经济互补,在生活中形成亲密的社会纽带,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包容与影响,在情感上相互交流交融,具有多民族融合发展的显著特点。”李鹏说,回顾自治县近70年的发展历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坚持团结统一和依法自治相结合,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推动天祝县藏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祝县着力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和谐环境,积极创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载体。”马扎西说,无论来自高原牧区还是来自河谷农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从事自己喜欢、与能力相适应的产业,相互尊重风俗习惯,相互学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各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形成了人与产业、自然和社会发展相和谐的局面。天祝县先后5次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018年被甘肃省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用发展的办法维护藏区稳定,用发展的成果巩固民族团结。”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镇,天堂镇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后盾,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筑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镇本康村居住着汉、藏、土、蒙4个民族的群众。村民马占彪说:“我第一个办农家院,先后带动村里各民族群众兴办了14家农家乐和7个农家客栈。”
一开始,村里鼓励各民族群众参与乡村旅游,马占彪带头办了农家院,一年纯收入达6万多元。然而,富起来的他并没有忘记村里的各族群众,他帮助大家办农家乐,并在自家客流量大时,主动将客源分流给其他农家乐,“我这样做就是要让村里各族群众共同发展、互助共赢。”
“我为全村的发展忙前忙后,就是为了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本康村党支部书记段全顺说,这些年村里人居环境好了,旅游、中药材等富民产业发展起来了,各民族群众也富了,村委会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各民族群众共享共乐,团结互助。
在华藏寺镇寺滩村社区的居民心愿栏里,记者发现双眼有残疾的土族居民韩存选的心愿是希望享受残疾补贴。社区干部王尕妹了解后,及时与民政部门沟通,将韩存选纳入残疾人补贴范围。社区居委会主任王云丹卓玛说,寺滩村社区坚持推动民族团结进小区、进楼院、进家庭、进校园、进企业,深化民情流水线,心愿栏让居住在社区的各族群众都能享受到民族团结的好处。
多年来,天祝县民族中学每学期开学都举办“民族团结开学第一讲”活动,向全校师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提高师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意识,让民族团结工作进校园、进课堂,入脑入心。天祝县藏医院积极传承和发扬藏医药文化精髓,以优质、价廉、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赢得各族群众的认可。为健全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天祝县在打柴沟镇创立了全县首家“道德储蓄所”,通过对道德量化积分,建立关爱回馈机制,激发各民族群众崇德向善的内生动力,厚植文明向善的道德土壤,积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讲好民族团结好故事,唱好民族团结好声音,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天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童瑜善说,目前,天祝县在抓喜秀龙镇、安远镇、教科局、民族中学、天堂镇本康村、寺滩社区、石门寺等20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上,进一步建成民族团结进步展厅、文化长廊、文化墙、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农家法治书屋等实体化宣传阵地,各创建点依托乡镇党校、道德讲堂、文体活动等平台,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理论宣讲、主题征文、书画展、文艺汇演、运动会及传统赛马会等系列活动,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氛围在藏区日益浓厚。
站在新起点,面向新未来。天祝县藏区将依托地理起点优势,打造河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展示窗,努力把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建设成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示范县,藏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相关新闻
- 2019-11-05青岛帮扶陇南产业发展 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助藏乡脱贫
- 2018-03-26甘肃宕昌:绿水青山为深山藏乡带来“金山银山”
- 2015-09-22甘肃甘南:定居“藏乡江南”的野生大熊猫日益增多
- 2015-07-20红色火炬传递至藏乡小江南 舟曲群众传承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