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华亭神峪乡:初心连民心 乡村“颜值”大提升

19-11-29 16:5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通讯员 王秀琴

  “以前总想着跟孩子们到城里住,现在农村比城里美!家家院落洁净,尤其是新改造的卫生厕所干净敞亮,每天下午还能看见大伙跳广场舞、下棋的场景,累了还能在石凳石墩上歇歇腿,这都是村里的老党员带的好头!”在神峪乡草窝村文化广场,正与一群村民唠嗑的贺改艳,自豪地与几个乡亲们历数着近年村里的变化。

  一个村的探索,打开了局面

  以前农村厕所是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苍蝇蚊子嗡嗡转,晴天臭烘烘,雨天粪水流,怨声载道百姓愁。“今年4月,乡政府动员我带着全村搞农村厕所改造,我没一口应承,一是不知怎么改?二是村里年轻劳动力都忙为自家挣钱,村党支部究竟有多大的号召力?......。‘祖祖辈辈都用旱厕,水厕功能还不是一样,为啥要改?’在和村民沟通中,他听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话。”说起草窝村美丽乡村建设,村支部书记王兴录道出了当初的顾虑。

  “乡政府征求完意见建议后,我连着两夜失眠。大家选我当村支部书记,不就是想让我领着群众为草窝村干点事吗?前怕狼、后怕虎,啥事也弄不成”。王兴录狠下一条心,从自家厕所入手“改”,一周施工时间,他忙前忙后,出工出力,一座敞亮的“三格化粪池”式水厕引来了广大村民的赞许。

  一个人的带头,赢得了信任

  “以前每一家大门口旁都竖着一间简易的旱厕,不仅巷道不好看,味儿也不好闻,尤其到了夏天,特别不好受。”今年,神峪乡启动无害化户厕改造,“现在谁家门口脏乱差,一眼都能看出来,大家打扫卫生格外主动。”谈起改厕的好处,村民都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现在不仅环境变好了,连‘如厕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儿子女儿从城里回来上厕所也不发愁了”老党员王军高兴的说。    王兴录带头改造的卫生厕所引来了全村群众的围观,带动全村群众思想的悄然转变。通过召开村委会,全村56名党员和部分群众表示将带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自家卫生厕所改造干起,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生活品质的短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一个乡的竞赛,汇聚了民心

  草窝村厕所革命现场会召开后,神峪乡组织各村(社区)两委班子、老党员对建设方式、设计规格等方面进行了观摩学习,在全乡拉开一场明争暗赛的改厕大幕……    神峪乡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实践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考验党员、检验党支部,将党员从室内拉到室外,走向群众,大力推广‘支部引领,党员主动,群众自愿’模式,把“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来抓,统筹谋划,科学部署,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全乡累计改厕413户,其中已经改造完成“三格化粪池式”水厕215户,“粪尿分离式”旱厕198户,在建卫生厕所26户,备工备料30座。

  如今,神峪乡乡域内呈现出了健康、环保的新面貌,村民正在享受着清洁卫生厕所带来的真实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图解丨兰州新区未来咋发展?省长给这样定调了! 图解丨兰州新区未来咋发展?省长给这样定调了!
  • 甘肃省70余家单位组成“豪华招聘团”走进清华北大 甘肃省70余家单位组成“豪华招聘团”走进清华北大
  • 中川机场3号航站楼连接线项目12月1日开工 中川机场3号航站楼连接线项目12月1日开工
  • 甘青宁新首例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手术成功 甘青宁新首例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手术成功
  • 陇南成县陈院镇邀请核桃树管护专家为群众进行技术培训 陇南成县陈院镇邀请核桃树管护专家为群众进行技术培训
  • 麦积区:“暖流计划”爱心物资让山区孩子温暖过冬 麦积区:“暖流计划”爱心物资让山区孩子温暖过冬
  • 甘肃福彩发布201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去年筹集公益金13.62亿 甘肃福彩发布201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去年筹集公益金13.62亿
  • 甘肃省邮政业安全中心在兰州正式揭牌(图)   甘肃省邮政业安全中心在兰州正式揭牌(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