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0万人走进古浪聆听革命故事 追寻“愚公”足迹
中国甘肃网11月25日讯(本网记者 张振国 文/图)11月25日,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近90万人(次)走进古浪,他们来到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追忆红军西路军在河西地区与数倍于己的敌军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初心使命;他们来到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近距离感受时代楷模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再到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现场,零距离看沙山披绿,亲自动手植树压沙。

今年以来,无论是红色文化游、科普研学游,还是主题教育游,古浪战役纪念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团队,他们不仅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前来追寻革命先烈浴血河西的英雄足迹,赓续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沿着烈士陵园台阶拾级而上,在纪念碑前聆听讲解员宣讲西路军精神,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向西路军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花圈。在古浪战役纪念馆,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解,人们认真听取讲解并驻足观看,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纪念馆里一张张珍贵的遗址照片,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一件件满载沧桑的实物,一段段见证历史的文字,都悄然记述着这段悲壮惨烈的革命历史。参观了纪念馆以后,人们又到缅怀广场重温入党誓词,并唱响军歌。其铮铮誓言与嘹亮歌声在蔚蓝的天宇间久久回旋。

红军西路军所体现的伟大精神,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光照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强国之路的精神之光。虽然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但红军精神的传承需要不断延续,人们将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在西路军精神的鼓舞下,坚定信念、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随后,无论是在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还是在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现场,人们继续感受和体验当代愚公精神。上世纪80年代,古浪县六位普通的农民老汉,他们在承包沙漠的合同书上摁下手印,挺进八步沙治沙造林,并立下了子继父业的治沙誓约,誓将沙漠变绿洲。38年过去,“六老汉”和他们的后代,带领群众治沙造林21.7万亩,用生命还原绿色,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随着他们被评为“时代楷模”,省内外各行各业的人们奔赴古浪沙地,近距离感受“六老汉”的宏伟壮举。正如一位大学教师评价说:“六老汉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豪言壮语,但他们从事的事业,所作出的业绩,折射出了一种伟大的情怀。农为众生之大本,林能固土涵水源。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们主动投身绿色生态服务业、高效生态农林业、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科背景和专业优势,从不同角度开展环保创新,为环境文化发展及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青春力量。”

日前,武威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将八步沙“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当代愚公精神确定为新时代武威精神。相信,无论是矢志坚守、接续奋斗的创业精神;还是不畏艰难、实干苦干的拼搏精神;抑或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任劳任怨、担当作为的奉献精神。为抚今追昔,瞻仰先烈,还是艰苦奋斗,学习楷模,越来越多的人们将沿着红色、生态的路线聆听革命故事,追寻愚公足迹,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