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媒体八省区采访报道⑩】博物馆里看黄河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媒体八省区采访报道⑩】博物馆里看黄河
郑州市中学生参观黄河博物馆。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叶海 杨世智 王莉
江河是大地的血脉,造就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哺育了人类文明的不同形态。11月15日,甘肃日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媒体采访报道组来到位于郑州市的黄河博物馆,探访“黄河巨龙的缩影”。
黄河博物馆成立于1955年4月,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河流博物馆,也是唯一以黄河自然史、黄河文明史、黄河治理史为主要展示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展览分为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谐之路五个展区,全面介绍了黄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走进展厅,人头攒动,记者在展区看到,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催生了黄河这一横亘中华大地的万里巨川。
在狩猎采集生活中,我们的祖先逐渐改变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度过了华夏民族的金色童年。伴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以及文字的发明使用、城市的建立、思想文化的兴盛等,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历史上,“河”曾是黄河的专称。自夏至北宋的3000多年间,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诗经》《易经》等不朽之作,影响中国几千年的诸子百家,以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等,都诞生于黄河流域这片土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八大古都”中,就有郑州、安阳、西安、洛阳、开封5座位于黄河流域。在长期的劳作实践中,还产生了黄河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黄河儿女的艺术生活。此外,黄河流域还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300个大姓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71个。
从黄河上游来到这里,记者惊喜地发现,在黄河流域孕育的灿烂文明中,甘肃也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展厅里随处可见甘肃元素,伏羲女娲传说、马家窑彩陶、仰韶文化遗址等,与文字的演变、青铜器诞生、礼乐制度的规范等一起辉耀人类文明史册。
历史上水患频繁,据统计,从先秦到1949年以前的2500多年里,黄河共决溢1590次,改道26次,其中大改道5次,决溢范围北起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
1946年5月,中共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掀开了人民治黄史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经过大规模除害兴利、综合治理,使饱经沧桑的黄河由历史上肆虐为患的“害河”变为造福人民的“利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
来自北京的参观者李女士是一名文化传播研究学者,她说,展览对黄河文化的脉络梳理完整,作为炎黄子孙,黄河文化是我们的根脉,要在精神层面上传承好。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