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省——甘肃省文艺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

19-10-22 06:5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吕庚青

  原标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省 ?

  ——全省文艺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

  用艺术语言讲好丝路故事

  甘肃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陈其银

  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莫高窟考察调研时强调,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作为我省重点文化企业,我们今后一定要用艺术语言讲好敦煌故事、丝路故事。进一步谋划好以《丝路花雨》为龙头,以《相约千年·魅力丝路文化行》《彩虹之路》《乐动敦煌》为辅助的“1+3”演出模式,利用剧目优势,为“一带一路”服务。积极推动《丝路花雨》《相约千年·魅力丝路文化行》走出去,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演出工作,完成好《乐动敦煌》在兰州的驻场演出、巡回演出等工作。加大对敦煌文化的研究力度,组建“敦煌舞派”研究课题团队,确定人员,为今后更好研究、传播、展示“敦煌舞派”艺术魅力打好基础,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敦煌艺术的影响力。深入挖掘甘肃厚重博大的文化资源,以我省丰富的“红色、敦煌、黄河”文化资源为源泉,创排更多艺术精品,为演艺事业发展增强活力,为我省各项事业发展做好服务。全力以赴干好本职工作,为我省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做出演艺行业应有的贡献。

  做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

  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王正茂

  甘肃既有悠久厚重、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又有推陈出新、全面繁荣的现代文化,更有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的自然造化,再加上勤劳勇敢、质朴诚信的甘肃人做人做事的良好口碑,建设文化强省,甘肃有基础。

  就文艺创作而言,甘肃是文学创作的富矿,是舞蹈、雕塑、美术、书法的朝圣之地,是摄影家的天堂,是民间创始神话的渊源,是四大文明的交汇之地。近年来,甘肃文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今年我省有16人加入中国作协,有51人加入中国美协,这两项指标在西北五省区名列前茅。省作协副主席叶舟的小说《敦煌本纪》入围茅盾文学奖提名奖。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我省有12件油画作品、11件国画作品和5件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我省有27件作品入展,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为西部入选作品最多的省份。这说明甘肃的文化建设经过多年奋斗和积累,进入了收获期,发展可待、未来可期。

  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文化建设是其中重要内容,没有文化的繁荣,缺少文化自信,自然不能行稳致远,文艺工作者更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奉献自己的才华和力量。当前,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亟须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凝聚民心、鼓舞士气。文艺界自当主动担负起扶志扶智的重任,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方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在建设书香社会中彰显品牌力量

  读者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富康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不止一次讲述过他的读书故事,号召大家要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指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把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提高到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高度的重大意义,始终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作为最大的爱好,让全民阅读成为一种时代风尚,建设好书香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努力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读者出版集团视察调研时指出,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在坚守主业基础上推动经营多元化,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近年来,读者出版集团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坚持做好主业,着眼于挖掘“读者”品牌价值,积极布局新媒体、文化旅游等多元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做优做强主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发展,更加注重多元融合发展,在实现“两个效益”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推动敦煌艺术创新发展

  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 马 强

  开展“敦煌岩彩”的创新与推广。“敦煌岩彩”源自敦煌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具有东方审美艺术特性、鲜明地域风格、独特视觉美感及当代绘画的语言和形态。作为“敦煌画派”的学术支撑和艺术实践的核心主体,敦煌研究院“敦煌岩彩”创作团队基于对敦煌壁画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并聚合国内外岩彩艺术的传承者和艺术创作者,创造出具有鲜明的时代审美和地域特色的岩彩画作品,其中优秀作品体现出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东方审美,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具有当代性和国际性。

  开展文创研发与创新实践。敦煌艺术临摹、研究、传承与创新,历经75年的积累,根据市场需求而形成诸多成果,在现代生活美学设计和各类艺术中应用前景广泛,深入挖掘敦煌艺术,推陈出新,创造符合时代需要的艺术作品和文化产品,让敦煌艺术元素进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敦煌艺术永葆活力。

  开展敦煌艺术国际交流。以敦煌艺术为主体,开展敦煌艺术国际交流,举办展览和学术研讨会,使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设计师与学者能在各类交流中,也能将其本国的艺术理念、技法和作品留在敦煌,助推中外文化艺术融合。

  用画笔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

  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李宝堂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必须要加强主题性美术创作,用画笔和精品力作弘扬革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我认为其要把以下两个方面作为重点,深入学习研究。

  敦煌文化。敦煌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壁画组成的综合艺术体。它不仅是佛教艺术的典范,而且是中古社会的历史画卷,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沙漠中的美术馆”。735座洞窟、2000多尊造像、4.5万平方米的壁画……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莫高窟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至今仍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西路军。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红四方面军总部及第五军、第九军、第三十军共21800余人,根据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从甘肃靖远县渡过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因时局变化计划被迫中止,渡河部队组成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的古浪、永昌、山丹、甘州、临泽、高台、肃南、瓜州等地,经过大小战斗80余次,歼敌25000余人。西路军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河西大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

  主题性美术创作所彰显出的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文化自信的实际体现。我们只有更加自觉深入生活,更好地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真正实现“二为方向”和社会主义美术的社会价值。

  不断提升文艺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准

  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主席 朱 衡

  近年来,甘肃戏剧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省戏剧呈现健康发展、稳步推进的好态势。特别是去年以来,省剧协成功举办了第五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和第八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戏剧作品,如话剧《七先生》《魂归何处》,秦腔《许铁堂》《民乐情》《椒乡里的麻辣事》,京剧《盘龙岭》等。

  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也是历史和时代交给我们的重托。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正确方向,筑牢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思想之基;更加自觉地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聚焦新时代伟大创造,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矢志创新、精益求精,不断提升文艺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准;更加自觉地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努力培养造就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

  努力建构影像丝绸之路

  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吴 健

  让文物活起来,敦煌研究院是国内文博界的引领者和实践者。上世纪90年代初,敦煌研究院率先在国内文博界开展文物数字化工作,经过近30年的不断实践,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敦煌壁画数字化工作规范,制定了文物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完成了敦煌石窟211个洞窟的数据采集,130多个洞窟的图像处理、三维扫描和虚拟漫游节目制作,43身彩塑和2处大遗址三维重建;先后上线中英文版本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了敦煌石窟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截至目前,“数字敦煌”资源网的全球访问量已超过700万人次。

  通过数字敦煌资源库建设,形成新的文化产业链,让传统文化资源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融合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信息,构建跨区域的文化资源库,尤其是石窟寺图像资源和文献资源,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敦煌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科技价值、艺术价值。这将为国际敦煌学术研究、公众服务、文化弘扬和传承灿烂的中华文明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摄影作品的后期制作、储存和应用上,亟须我们紧跟高科技步伐,充分发挥摄影行业优势,探寻多元化、个性化、精致化、丰富化的发展道路,做好与各学科及行业之间的交融,以多元共进的态势,努力建构一条影像丝绸之路。

  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全过程

  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院长、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田卫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底色。“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正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中华民族才能坚定文化自信,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虽历经磨难却已经深深积淀于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中,成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等,其中蕴含的自强、公忠、廉洁、修身等理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是中华文明传承至今没有中断的根基,是我们坚持文化自觉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的底色。

  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大学生的品性、帮助大学生的成长都有巨大的作用。近几年,西北师范大学与敦煌市合作建立了二级学院,截至目前,已培养220多名本科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高等教育需要认真领悟植根于实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深入挖掘温润而隽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要旨,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引导青年追求真善美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李 琦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界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明方向、正导向,转作风、树新风,出精品、育人才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局面。

  舞蹈,作为舞台艺术的重要构成,作为“无国界的语言”,作为“最贴近生命状态”的艺术,可以走出国门,和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们直接交流对话。多年来西北民族大学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复原、重现丝绸之路的艺术形态,在传承和传播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敦煌艺术文化、本土特色文化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对文艺作品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寄予深情期待,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指明了努力方向。作为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是参与各类艺术创作,都必须把艺术的真谛放在首位,让我们的青年追求真理、明辨是非。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州西固区图书馆兰西铁苑小学分馆建成开放 兰州西固区图书馆兰西铁苑小学分馆建成开放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 古羌大地药香浓 ——陇南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纪实 古羌大地药香浓 ——陇南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纪实
  • “藏王故里”的华美蜕变 “藏王故里”的华美蜕变
  • 丝路明珠 生态张掖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全国主流媒体张掖摄影采访活动掠影 丝路明珠 生态张掖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全国主流媒体张掖摄影采访活动掠影
  • 记者给您讲述兰州高原夏菜的“台前幕后”故事(上)——从一包夏白菜种子说起 记者给您讲述兰州高原夏菜的“台前幕后”故事(上)——从一包夏白菜种子说起
  •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兴水播绿,山河变样景色新 【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兴水播绿,山河变样景色新
  • 甘肃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召开 林铎讲话 唐仁健作说明 欧阳坚孙伟等出席 甘肃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召开 林铎讲话 唐仁健作说明 欧阳坚孙伟等出席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