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通讯员 蒋蕾)
九月的临泽,秋意渐浓。漫步街头、条条大路平坦宽敞,放眼乡村、融合发展的农旅产业欣欣向荣,一个个民生项目紧锣密鼓、一件件困扰群众的难题顺利解决,这一切都是该县以先期整改成效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的生动写真。
破解难题 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自从修建了这个停车场,再也不用担心没地方停车了,旁边有景观带,环境也美,我经常过来停车。”提起沙柳路段已建成的生态停车场,从事短途货运的司机师傅苏天军深有感触。苏天军从事短途货运工作已有13个年头,他告诉记者,前些年城区车位少、停车困难,公路边、人行道上乱停乱靠的现象频出,既威胁出行安全,也影响了市容市貌,县上投资建成的生态停车场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车位的扩建有效解决了县城初显的“停车难”问题,而日益通畅的道路,更是给群众出行带来了看得见的便利。在该县自由西路,原来的断头路已然被取直拓宽,来往的车辆在交通灯引导下有序穿行。“道路通了,大家出行更方便,不用来来回回绕远路,也给我们这些附近的店主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位于该路段的智能家居体验馆店主张义龙如是说。
该县把整改落实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先手棋”,着眼民生实际开展问题整改,紧盯群众出行、停车、供暖等热点问题,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天鹅湖南路、建设路、县府街、自由路改造工程现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车后,多年存在的城区断头路问题将基本解决。新规划建设停车场2处、增加停车位450个,滨河路东侧停车场150个车位即将建设完工。加快推进7个片区325户城中村改造,1103户老旧楼改造项目开工建设。着力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城镇新增就业2293人;深入推进全面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56%;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生活,成立临泽县慈善协会,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资金足额发放;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县医院门诊综合楼、滨河幼儿园保教楼等项目进展有序。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狠抓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真抓实改 打好生态环境保卫战
临泽县平思源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目前已带动周边3000多户农户种植四季豆、洋葱等脱水蔬菜,一度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该合作社使用燃煤锅炉,夜间除尘脱硫设施停运烟尘较大,生产时电机运转噪音扰民成为困扰群众的“头痛事”,并被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整改。“接到通知后,县上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安排,县环保局和相关部门立即行动推动整改,目前生产线已关停,企业新建厂址已经选定,环评手续正在办理当中,预计明年可投入生产。”县环保局副局长宋国增介绍说。
除了紧盯督察反馈问题抓整改,该县还以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小微权力”清单为抓手,有效预防和化解了一批涉及噪声、油烟、畜禽养殖臭气污染类的信访投诉件。福荣酒店是该县一家较大的餐饮企业,但因冷库空气压缩机噪音影响作息的问题被周边居民投诉,县环保局迅速与企业负责人联系,三天内对制冷设备进行移位,并修建封闭式隔音减噪房减少噪音污染。“以前酒店制冷机开的时候后声音很大,经过整改现在基本上听不到噪音了。”益民公司家属楼住户曹天玉说。
该县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初期整改的主攻方向,围绕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开展中央和省市环保督查整改问题“回头看”,对重点难点问题紧盯不放、全力攻坚,大鸭养殖场等一些环保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治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投诉问题全面整改。常态化开展建设工地、裸露土地、道路交通、露天采矿等扬尘污染防治,加快推进炉烟炕烟治理,积极推进“煤改电”“煤改气”为主的清洁取暖工程,强化散煤市场统一监管和燃煤锅炉整治,5个镇的污水处理厂项目、6个村的农民公寓楼污水处理项目开工建设,环境检测指标数据不断向好。结合生态环境监管“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工作,及时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变被动为主动,维护了群众利益,得到了群众认可。
农旅融合 拓宽乡村旅游产业链
金秋时节,临泽县板桥镇红沟村葡萄香飘四溢、格外诱人。漫步路边,随处可见硕果累累的采摘园、热情好客的葡萄小贩。“看一看峡谷奇观、住一住特色民宿、尝一尝新鲜瓜果”成了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新“代言”。
走进葡萄园,山东游客张立文对架上饱满鲜亮的果实赞不绝口。“我们是从山东过来游玩的,一到张掖就听说这边红沟葡萄好,所以过来看看,这里的葡萄个大、味甜,我和朋友都很喜欢。”张立文笑着说。
种植大户贾宏福告诉笔者,他种植葡萄14年、种植樱桃等水果也有5年了,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体验水果采摘风靡一时,农旅融合逐渐成了当地发展的新业态。“乡村旅游的发展为我们传统农业带来了更大的效益,而美名远扬的红沟葡萄,也吸引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
针对当前乡村旅游发展链条不够完整、后劲不足的现象,该县着力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市场化进程,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持续做好乡村旅游补链延链工作,海圣休闲乐园及汪家墩、东寨、暖泉等乡村旅游专业村受到游客“热捧”,进一步拓展了丹霞口、三坝湾、德源农庄、红桥酒庄、芦湾村等乡村旅游线路,初步培育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氧吧和富有浓郁乡村气息的智慧乡村旅游廊道。围绕“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风韵”,在彰显“土气”、利用“老气”、焕发“生气”、融入“朝气”上下功夫,积极开发农事采摘、花卉观赏、垂钓休闲、户外体验、特色民宿、民俗展示、农家美食等乡村旅游项目,大胆探索“旅行社带村”、“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大力培育景区辐射型、田园风光型、通道景观型、农业观光型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形态,优化全县乡村旅游整体布局,努力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