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大舞台” 培育“大工匠” ——兰州石化公司培育高技能人才侧记
原标题:搭建“大舞台” 培育“大工匠” ——兰州石化公司培育高技能人才侧记
本报记者 陈功章
通 讯 员 冯作文 钱双庆
在不久前兰州石化公司石化厂举办的第二届“金牌员工”评选活动中,37岁的彭远瞩格外引人注目,他以最高分获评“金牌员工”。
彭远瞩是兰州石化公司石化厂乙烯联合车间的高级技师,他参加工作5年就获聘技师,两获中国石油技能大赛“金牌”,并被授予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
彭远瞩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进厂后,就萌发了一个梦想——成为“大工匠”。经师傅引领进门,传授技艺,他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岗位操作工;到星级工培训,锤炼技能,成为装置多面手;再系统学习,参加厂、公司、集团公司技术比武,崭露头角;后参与工程建设,作为企业重点培养对象;最后,技术交流增多,不断参与技术攻关,逐渐孵化成为大工匠,建立工作室,为企业培养技术骨干。由岗位操作工到“大工匠”,在兰州石化有一张清晰的流程图,作为一名操作工,你只要足够努力,吃得下足够的苦,总有一天,会成为万人景仰的“大工匠”。
彭远瞩离“大工匠”还有一步之遥,彭远瞩的师傅、乙烯联合车间高级技师孙青先则是名副其实的“大工匠”。孙青先是石化厂第一届“金牌员工”、兰州石化首批“石化工匠”、第二届陇原工匠。他组织技术攻关解决了20多项生产难题,有16项技术技能成果在行业内推广应用;他总结出的“三步控制法”实施后,裂解炉双烯收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年增产乙烯1200吨,增收540万元。孙青先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曾经是技校生的孙青先,认为企业4个方面的精心培养让他受益匪浅:一是压生产担子,二是创发展机遇,三是搭展示平台,四是重激励措施;其中,创发展机遇方面尤其关键。1995年初,厂里安排他到新建的16万吨乙烯装置负责筹备工作,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他把所学、所干与理论相结合,先后编写完成了《乙烯装置裂解炉操作法》等近40万字的技术资料,指导了装置的开车和运行,得到了各级专家的肯定,并被国内多套乙烯装置推广。
彭远瞩的成才与星级工培训密不可分。上世纪80年代末,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毫秒炉在兰州石化公司石化厂破土动工,大批技校生成为了乙烯联合车间前身之一的毫秒炉车间的首批员工。出于解决“同龄年轻人集中,结婚休假导致人员紧张”的矛盾,车间在国内首创了星级工培训模式,培养能在2个或2个以上关键岗位进行独立顶岗的操服人员,实现员工“精一岗、通二岗、会多岗”的目的。
彭远瞩进厂被安排到了装置最复杂的分离岗位。“装置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只有多学透几个岗位,才能真正掌握它。”在胜任分离岗位后,彭远瞩主动要求去炉区和压缩岗位学习。经过3年的努力,他对炉区和压缩2个岗位的操作驾轻就熟,成为了岗位班长、装置技师。
“孙青先师徒俩走的路颇为相似,他们实现了技能人才和技术人才的跨界融合,不仅技能水平高,还掌握全面的生产技术,长期在生产一线,他们钻得深、悟得透,解决难题得心应手。若把企业发展的需要视作外动力,把个人成长的需要视作内动力,这两个力方向一致,对企业和个人都会有大的促进,孙青先师徒是典型的例子。”石化厂厂长沈健明说。
“全国劳动模范”汪艳侠,1991年从技校毕业后走进兰州石化合成橡胶厂,当了一名化工装置操作工。2005年和2012年,在兰州石化公司组织的技术大比武中,汪艳侠两次获得了丁腈橡胶装置的技术冠军。近几年,汪艳侠提出了10多项成果破解生产“瓶颈”。去年,兰州石化生产丁腈橡胶5.38万吨,产品质量国内最好,引领了国内丁腈橡胶的发展方向。
兰州石化公司是集炼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炼化企业。由于企业技术密集,需要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近年来,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兰州石化围绕“技能晋级”“创新创效能力提升”“石油名匠培育”三项计划,为技能人才量身打造成长阶梯。
针对66个主要生产工种,兰州石化在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基础上,建立首席技师、公司级技能专家和集团公司级技能专家的技能晋级计划。围绕初、中级青年技工的培养,大力推广“名师带高徒”活动,构建教练式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各级专家、劳模等骨干人才的传帮带作用。根据青年职工的业务特点,组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师徒结对,师傅手把手地传授培养,提高徒弟的工作作风、业务技能和综合素养,同时,将专家、骨干人才的带徒成效与其聘任考核相结合,将后备骨干培养与专家(劳模)工作室运行任务相结合,开展“金牌师徒”评选活动,推动“名师”带出“高徒”。
兰州石化还将9个技能专家(劳模)工作室打造成为技能人才创新创效、技艺传承的主阵地,把优秀技能人才编入专家工作室团队,形成梯次合理、布局科学、多元评价、动态管理的操作技能晋级体系。
兰州石化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李家民说:“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兰州石化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打通高技能人才成长的‘通道’,加快培养新时代的大工匠,打造一流的综合性炼化生产企业。”
到“十三五”末,兰州石化计划培养出5名“石油名匠”,两级技能专家达到70人,首席技师达到80人左右,技师、高级技师总数达到1200人左右。从而打造一支叫得响、立得住、有影响力的操作技能人才队伍,形成人才分布合理,结构优化,并带动操作技能骨干人才梯次发展,为兰州石化公司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