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乌大学生共探古今文明演变:交流不止于课堂内
2019年8月底,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交流团赴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访问,双方联合举办了中乌青年对话暑期学校活动。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9月10日电 (苗肖阳)“首届‘一带一路’中乌青年对话暑期学校”于近日结束。除了课堂和讲座上的探讨,餐厅内的学术讨论、教堂的古典仪式、巷道的曲径通幽、大学的庭院一隅,无一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两国的青年人。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7名师生交流团于8月底赴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访问,双方联合举办了中乌青年对话暑期学校活动。
本次暑期交流项目共包含文化探索和课程学习两个模块。文化探索模块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的参观和联谊活动,使中国学生充分体验乌克兰多彩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古今文明的碰撞中,在完整性和多样性的交织中,感受乌克兰文化的独特魅力。
课程模块以专题讲座结合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中乌经济合作现状与层次、中乌经济合作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以及中国汉字、思想、历史等不同主题展开。
通过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与汇报等多种形式,两国青年学子不但提高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作能力,也充分了解了中乌关系的发展现状以及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与挑战的实际情况。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并不只是商业贸易上的互通有无,还有两国民众间的文化交流。借助此次青年对话活动,我看到了一个书本上无法描述、无法完美呈现的异域国度。”兰州大学学生王亚说。
“短短一周的乌克兰访学之旅已全部结束。除了独特的建筑风格、饮食文化、宗教信仰外,带给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双方对于彼此文化的浓厚兴趣,以及双方师生缔结的深厚友谊。”兰州大学学生罗金说,当代大学生作为两国交往的使者,我们不仅需要传播本国声音,更需要讲好本国故事,深感责任重大。
两国青年还围绕“中国概况及中乌关系”“‘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和“‘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乌合作:现状及展望”等多角度切入,全方位提升两国青年学子关于“一带一路”的新认知。
对于未来中乌交流与合作,罗金认为,双方语言和民俗文化的挖掘是未来合作的热点之一。他说,通过与乌克兰老师、同学的交往与交流,发现乌克兰高校普遍开设有汉语课,这使他们能够更便捷了解中国的经济、文化和外交政策,而中国学生由于语言学习的缺失,对于乌克兰相关情况的了解知之甚少,也不便于相互交流。因此,这也是双方高校今后努力和深化合作的方向之一。(完)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