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88岁老艺人“王打鼓”
原标题:全国劳模 三次进京 入围非遗 再访88岁老艺人“王打鼓”
劳模——是饱含感情的称谓,是积极向上的力量;劳模——是一个时代的楷模,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劳模——是劳动者努力追寻的方向,是时代当之无愧的领跑者。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颂新中国建设者,本报记者对我市的全国、全省、全市表彰的劳动模范进行了寻访,回顾劳模故事,感动新时代,让劳模光彩再现。
记者 姜慧仁
8月30日,记者到华亭市采访了88岁的王有福老人。1960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全国劳动模范待遇。
再访劳模:年迈体弱忆往昔
30日下午4时,记者来到华亭市城区北关社区王有福的家,由于家人恰好外出,只见一位清瘦的老人正双手撑着身体,努力下床。
年轻时的辛劳与奔波,88岁的王有福身体已经大不如当年,头晕耳背、四肢无力、行动不便。他说话不畅,再加上听力不好,交流十分困难。但当他了解到记者的意图后,老人神情顿时洋溢出一种欣慰与自豪——他坐起身来,努力挺起胸膛,并双手打着节拍,唱起了当年的打鼓歌。
老人语言交流困难,但唱起歌来却十分流畅,声音豁亮:“手打板鼓脚踏锣,感谢中国共产党,共产党救了我,今天打鼓来唱歌,我心情快乐很快乐!”采访结束时,老人比先前精神了许多,他已能起身下床,还送记者到门口。
王有福老人现在和二儿子王和平一家住一起,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回忆当年:三次进京辉煌再现
王有福是原华亭县的著名民间艺术家,人送外号“王打鼓”。
王有福的传奇故事,要从他三进京城的事情说起。第一次进京是1960年,王有福作为甘肃省第一名民间农民诗人,参加了全国文教卫群英大会,在天安门举行的赛诗会上,他凭着聪明机智一鸣惊人,给中央领导和评委们留下深刻印象。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中央领导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他,刘少奇给他戴上奖章,毛主席夸他的诗作得好。
二次进京是1975年,王有福参加全国组织的民间舞蹈音乐汇演,作为一名乡间民族架子鼓鼓手,他自制了一个多功能“架子鼓”,上面装配了30多样家什。吹拉弹唱在一个架子鼓上完成。演出深受欢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前来观看,为他鼓掌,向他招手致意,邓小平还通过文化部领导传达了赞扬王有福的话——“甘肃的这个架子鼓打得很好哇!”
第三次进京是1986年,王有福受邀参加文化部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举办的全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调演大会,为了让他的才艺得到充分展现,文化部专门为他订做了一个安装了38件乐器的“鼓架子”。他手、脚、腿、头、膀、嘴、鼻并用,把一首《春到玉门关》演绎得酣畅淋漓,演出成功后,又作为闭幕式的压轴节目再次上演。
传承人生:打出时代更美旋律
忆往昔,岁月悠悠。回顾人生,“王打鼓”的人生足迹像他的鼓点一样铿锵有力,充满激情。从艺一生,他先后荣获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国“文艺先进工作者”称号,先后获“丰收文化奖”“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陇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优秀奖”“向祖国致敬——全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农民文艺汇演”一等奖等。
经过几十年的创作与表演,王有福自创自制的组合打击乐器及独特表演入围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乐器通过手、脚、体、形的协调配合,使各种大小不同、声音各异的击打乐器相互协奏,配套组合,将打击乐由传统的多人操作变为一人操作,使打击乐器的演奏更加自如灵活。整套打击乐器构思巧妙,设计独特,现场的表演方式让观众赏心悦目,产生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代表作品有《春到玉门关》《支农小烘炉》等。
目前,王和平的女儿、儿子以及他6岁的小孙女都在学打鼓。第二代传承人王和平深感压力不小,他表示,新一代传承者将会更加努力,打出新时代的最美旋律。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