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多举措促非遗保护传承见实效

(通讯员 王婧)
传承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命脉,肃南县作为张掖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最多的县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有效途径。
培养传承人促传承
该县加大非遗保护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认定力度,现已公布县级非遗保护名录34项,其中裕固族民歌、服饰、婚俗3个项目列入了国家级保护名录,裕固族口头文学与语言等12个项目列入了省级保护名录,裕固族祭鄂博等22个项目列入了市级保护名录;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29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4名,省级传承人19名,市级传承人25名,县级传承人81名,初步形成了覆盖国家和省、市、县四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强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动态培养管理,认真按照国家和省、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将带徒传艺和开展传承传习活动情况作为各级传承人年度考核和享受补助经费的重要依据,督促指导各级传承人借助重大节庆活动,依托县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乡(镇)非遗传承培训点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基地等平台开展民族服饰展示、原生态歌舞表演、非遗保护成果展览、传统技艺活态传授等活动,实现了保护传承活动常态化开展。
各类非遗活动促传承
肃南县注重通过举办丰富多彩非遗活动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一是首届裕固族传统刺绣大赛,2017年成功举办肃南县首届民族传统刺绣大赛,具备刺绣技艺的刺绣传承人精心挑选刺绣作品参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86件,符合参赛条件的122件,经过初评符合条件的46件作品进入决赛,共决出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20名,组织奖8个。通过比赛激发了刺绣传承队伍的壮大,以马蹄飞天刺绣合作社为例,带动全村甚至全县的妇女参与到刺绣创作中来,从另一个层面又带动了就业创业,实现了“政府主导+非遗传承”的双赢局面。二是首届原生态民歌大赛擂台赛,裕固族民歌在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一首民歌背后都有一首扣人心弦的故事,每一首原生态民歌都是民族精神的缩影。2019年3月肃南县成功举办首届原生态民歌大赛擂台赛,通过比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原生态民歌传承人。近年来,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项目,录制国家级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原生态民歌演唱视频,建立非遗档案名录,刻录光盘资料实现永久性保存。三是肃南县原生态音乐锅庄、广场舞推广成果赛,旨在为挖掘、保护、传承、利用县域内优秀民族文化成果,成功创排裕固族广场舞,在县域内普及推广的同时,该广场舞于2018年获选全国广场舞优秀案例选编。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展示展演,不定期组织传承人在肃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和各种大型活动如赛马会、文艺演出现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展示展演,并与各位参观游客进行互动交流,以更直观、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向广大外地游客宣传展示裕固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创新传承方式促传承
“死水养不出活鱼”,要让一池水都活起来,就不仅仅是对单一项目的传承保护,而是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变成一池活水。对裕固族服饰、织褐子、捻线、刺绣等项目采取生产性保护的传承方式,肃南县裕固族服饰制作现已初具规模,如富达民族服饰工艺品有限公司、尧熬尔裕固族文化有限责任公司、马蹄飞天刺绣合作社等,形成了集制作、加工、生产、销售、展示为一体的裕固族服饰及刺绣制作产业链,带动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对于民歌、语言等项目采取抢救性保护的传承方式,现已完成了原生态民歌档案的录制,东部裕固语和西部裕固语汉语对照大辞典均已出版发行,裕固族语言查询学习系统APP已经上线。纸质版对照辞典的出版,填补了裕固族语言学习缺乏参考工具的空白;裕固族语言智能查询APP的上线,更适应现代学习需求,方便、快捷、易于传播推广。该县根据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保护实际,不断探索创新传承方式,东、西部裕固语汉语对照大辞典和裕固族语言查询学习系统的付梓问世,成为了裕固族语言抢救性保护传承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非遗进校园促传承
非遗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学校传承具有规模性、系统性的特点,非遗中心高度重视非遗进校园,每年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不少于6场次,县非遗中心联合红湾小学创办了花儿朵朵童声合唱团,聘请原生态民歌老师进校园开展裕固族原生态民歌长期教学,使原生态民歌传承趋于规范化、更具延续性,花儿朵朵童声合唱团成员钟瑞琪小朋友还在首届原声态民歌擂台赛中获得了优秀传承奖的荣誉。肃南一中每年举办的以裕固族语言表达、传统生产生活展演为主的裕固族传统文化展示展演活动成为了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县幼儿园在各级传承人的帮助指导下,将裕固族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五大领域”教学活动之中,其中设计制作的《裕固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自制玩教具》,在2018年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中荣获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运用市场调节促传承
在全县范围内普查非遗资源,不断整理充实资源数据库的同时,深度挖掘裕固族文化内涵,整理出版了以《裕固族传统文化图鉴》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出版物,精心策划创编了以《裕固族姑娘就是我》为代表的裕固族精品歌舞节目,先后组团赴国内外开展文化交流,多次组织国家和省级传承人参加全国、全省非遗展示展演,对宣传推介裕固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将非遗资源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融入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和风格打造之中,使民族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灵魂,特色旅游成为彰显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极扶持以裕固族服饰、刺绣、皮雕开发生产和经营销售为主的传统技艺类企业50余家,扩大规模,滚动发展,有力推动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每年举办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选送商品参加国家及省市旅游商品大赛,其中裕固族风情挂件荣获国家旅游局颁发的“中国百佳旅游商品荣誉称号”,裕固族传统手工刺绣作品系列获得2017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国品牌旅游商品”称号,近几年共累积设计开发文化旅游商品700余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利共赢。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