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小花椒”助力“大脱贫”
通讯员 刘玉玺 杜玮 任泓扬
七月文县,骄阳似火,暑气炎炎。但在文县两江八河的村村寨寨房前屋后,沟沟岔岔,旮旯角落的花椒园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采摘人,手提竹篮,肩挎背篓,头顶骄阳,喜上眉梢地采摘花椒,欢声笑语中一派丰收忙碌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文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文县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要求,按照“东南茶叶、西北纹党、半山干果、川坝蔬菜、沿江橄榄、库区水产、多区花椒”的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对全县种植业结构进行调整,促进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把花椒作为促农增收脱贫的“短、平、快”的主导产业,在抓规模、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上频添新举措,充分发挥了产业助农脱贫的巨大作用。
扩大种植规模 夯实产业基础
据统计,文县20各乡镇,除碧口镇、中庙镇、范坝镇主要以种植茶叶为主,其余17个乡镇均发展种植花椒,目前,累计面积达到30万亩, 2400万株,挂果面积20万亩,1600万株,其中:盛果期面积6万亩,480万株。
文县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是甘肃的南大门,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润,年降水量300—800毫米,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条件良好,海拔800—2200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除碧口片区外全县17个乡镇半山、高半山均适宜栽植花椒,且花椒的皮厚粒大,气味芳香浓郁,麻味醇厚耐久,品质极佳。
据史料记载,文县盛产花椒历史悠久,《太平环宇记》中载:“花椒,文州贡……”。1987年在石家庄全国农产品展销会上“文县花椒”名列花椒之最。1994年甘肃省名优特林果产品监评会上荣获金奖。把藏在大山深处的曾经是“贡品”的花椒,推向了更为广阔市场。
为了让物美品优的“文县花椒”最大化的助推脱贫攻坚。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文县积极开展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活动,通过土地流转、能人大户承包经营等方式,鼓励和发动群众广泛种植花椒,不断扩大花椒产业基地规模。同时,加强了技术培训,指导农户进行经济林综合管理工作,提高了花椒质量,花椒产量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底,全县花椒累计面积30万亩,产量3200吨,产值57600万元,农民人均花椒收入2742.8元。
石鸡坝镇党委书记颜如广说:“石鸡坝镇的地理资源得天独厚,适合花椒种植,生长出的花椒肉厚饱满,籽粒圆实,质量上乘,品佳香殊,是花椒中的上品。这几年,花椒走俏市场,价格一路向好,加上国家精准扶贫帮扶的优惠政策,群众种植花椒的积极性很高。同时,为增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脱贫能力,石鸡镇积极鼓励支持能人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等方式发展花椒产业,贫困群众广泛参与,花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进一步夯实脱贫致富基础。”
据了解,县林业部门立足花椒产业的规模扩展,认真科学谋划,已达到促农增收的最佳效果。2014年,从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花椒研究所引进无刺花椒1000株,在桥头镇黄家村进行了试验栽培。2015年,从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花椒研究所引进无刺花椒4600株,在丹堡镇马家前山建成了80亩无刺花椒采穗园。
县林业局花椒中心主任王文永介绍,近几年花椒走俏,局里一直在解决优质花椒树苗资源缺口的问题,积极鼓励群众自育自繁,并加大了育苗技术的支持力度。他还说,文县花椒基地面积累计达到30万亩,还有发展花椒5万亩的空间,将逐步实现全县花椒产业适宜区全覆盖。
狠抓科技服务 提升产能效益
“花椒种植的规模扩大了,科技管护措施更不上,就不能发挥优势农特产业助农脱贫的最大作用。”县林业局花椒中心主任王文永说,县上在花椒提品质、创品牌,狠抓低产花椒园改造上花了很多功夫。
2003年,文县林业局就成立了核桃花椒产业开发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先后对文县所有花椒品种进行了调查、区试,并通过“选优、育优、引优、推优、扩优”等措施,优选出了文县花椒乡土良种“大红袍一号”、“ 文县无刺花椒”,并进行了大量推广栽培。
近年来,县林业部门积极开展花椒栽培和管护技术培训,邀请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花椒研究所专家,多次到花椒产业发展好的地区开展花椒丰产栽培技术培训,同时,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各乡镇花椒栽植村社进行丰产栽培技术培训,大部分农户都掌握了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田间综合管理等技术。将先进技术传授给花椒发展农户,有效的助推了全县花椒产业的发展。
今年春季,文县对花椒产业促农增收致富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将任务分解到部门、乡镇、村组,全面落实科技培训和综合管护措施,最大化的提升产能和效益。
朱元坝村监察委员会主任李银全说:“石鸡坝镇上把花椒栽培和管护工作抓得很紧,村里的群众对自家的花椒园也很上心,都像精心照看自己的‘儿女’一样。”他还介绍,“花椒是石鸡坝镇群众主要的经济收入之一。花椒除种植成本外,纯利润在70%以上,从种树到见收入最多3年时间,属于短平快、稳增收产业,所以村民也乐意发展种植花椒。截至目前,朱元坝村有300多户人,其中200多户种植花椒,仅此一项户均收入在20000元左右。” 花椒喜获丰收。丹堡镇的书记何国祥说:“去年冬季,镇上就从花椒园除草、施肥、浇水、修剪、涂白、清园、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工作入手,加强了管护措施的落实,全镇2000多亩喜获丰收,预计能收获花椒11万公斤,最保守产值也能达到1000多万元。”
据调查了解,今年文县桥头镇黄家、丰坡、杨家山,城关镇白衣坝,梨坪镇尖脉,石鸡坝镇岷堡沟、陶家湾、哈南、种树坪,石坊镇槐树、丹堡镇马家前山、蒲池等一批花椒示范基地的花椒长势喜人,逐年开始挂果,逐步进入丰收期。
拓宽销售销路 电商扶贫发力
有了规模,提高了产能,文县的花椒量大,要全部销售出去,不是个小事,也是关系着全县贫困群众脱贫的大事。 文县花椒销售市场有10个,分别是梨坪、临江、桥头、堡子坝、石鸡坝、石坊、城关、丹堡、尚德。花椒的销售以市场为主,网店、专合组织及能人大户为辅的销售形式。目前全县网店发展势头较好。
近年来,全县开设网店1368家,进一步拓宽了花椒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2015—2018年上半年网店销售花椒1.1亿元,仅文县任和农副产品有限公司2015—2018年上半年网店线上线下销售花椒3872万元。
文县花椒协会会长,任和公司负责人任付全说:“我们公司的发货工作已全面展开,在县电商中心的监督和指导下,严把采摘、晾晒、分选、包装、运输等各个关口,要努力将最优质的产品通过网店发送给客户。”
近年来,“文县花椒” 还通过众筹活动,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触网”尝到了甜头,它对打造全国知名地域品牌,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科学发展的生态之路,助力贫困群众脱贫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指导意义。
“前两年的花椒众筹,自己都不用找销路了。家里的花椒基本不愁卖,全部都被公司收走了,价格还要高一点哩!” 谈起众筹活动,桥头镇花椒种植户们脸上泛出了笑容。
据了解, 为发挥产业扶贫带动效应,文县坚持大户经营、群众参与的原则和做法,不断扩大产业规模,鼓励和支持发展壮大当地龙头企业,主动吸纳当地贫困群众和富裕劳动力就近务工,解决了用工短缺问题,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
“为了使花椒产业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公司切实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目前,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带贫模式,带动贫困户150户600余人实现了稳定脱贫。”文县任何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小林告诉笔者。
任小林说:“今年桥头镇的花椒又丰收了。由于近期天气降雨较多,我们公司将上门收购,让群众少跑腿,安心抢时间采摘花椒,在家享受实惠,并优先对贫困户的花椒按照‘保底价’收购。”
如今,文县花椒产区的乡镇都纷纷行动起来,充分利用合作社和电子商务平台,多措并举,积极寻求花椒的销售之路,要让“文县花椒”走俏市场。
丹堡镇党委书记何国祥介绍,为了解决好花椒的销售问题,丹堡镇积极协调当地收购大户和联系外地客商,拓宽销售渠道,同时,谋划加强网上销售力度。
在丹堡镇石家山村椒园内忙碌的朱国勤说:“有电子商务和合作社助力花椒销售,椒农就不愁了,价格可能还比自由市场略高,我有13亩花椒,今年预计比去年要多收入近1-2万元。”
据了解,文县大红袍花椒已全面进入了采摘期,“文县花椒”也开始在电子商务平台各类网店上架销售,成为各大网店销售主打产品。同时,加强内引外联,将积极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引进扶持花椒产品深加工企业落户文县,延长花椒产业链条,有效提升花椒产业经济效益。
文县,正在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加工销售,“文县花椒”将陆续走出了大山,走向全国各地市场,不断拓宽贫困山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开启贫困群众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