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草青青产业兴 ——安定区多举措促进草牧业加速发展纪实
原标题:碧草青青产业兴 ——安定区多举措促进草牧业加速发展纪实
本报通讯员 李瑞丰 马洁
近年来,安定区紧紧围绕打造“西部最大草牧基地”的目标定位,按照“生态优先、立草为业、以草带奋、以奋促草、草畜并举、循环发展”的要求,把草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助力脱贫攻坚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实现了种、养、加、销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不断扩大牧草种植规模。该区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引导牧草加工企业通过流转土地和签订订单建立优质牧草基地,牧草订单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以紫花苜蓿、红豆草等为主的多年生优质牧草留床面积累计达到110万亩以上,饲用燕麦、甜高粱、订单玉米等一年生牧草的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40万亩以上,年产鲜草总量达到320万吨。
草品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加大项目、资金、技术、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发展了以民样牧草、现代草业等大中型牧草加工企业10家,新建草品加工生产线8条,建成加工点150个,以裹包青贮饲料为主的草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其中50%以上的草品用于满足当地和周边牛羊养殖的需求,其余全部销往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和“蒙牛”“伊利”“新希望”等各大牧场。
品牌效应不断凸显。坚持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相结合,成功创建“甘肃省草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已认证优质有机紫花首6万亩,注册了“西部牧草之都”“西部牧草”“黄河源”牌等草品商标,特别是“黄河源”牌牧草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生产的猫尾草被香港赛马场指定为赛马专用饲草,并与希望集团、光明集团等国内牧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18年,外销草品规模达60万吨,销售额达3亿多元。
草畜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通过草产业的有效带动,全区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已建成30多家省部级标准化示范场和400多家规模养殖场(小区),注册家庭养殖场185家,培育养殖专业村73个,在规模养殖场(小区)的辐射带动下,全区适度规模养殖户达到1.8万户,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5%。目前,全区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395万头(只),其中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奋养量达到90万头,草畜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坚持把产学研合作作为提升产业科技水平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强与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中科院兰州分院等科研院所对接,围绕种子筛选、田间技术配套示范推广、机械化收割、优质草品加工等环节进行全方位技术合作,研究出的甜高粱青贮裹包处理生产工艺等4项新技术获国家专利,马铃薯粉渣与干玉米秸秆、鲜苜蓿草与果渣2项混合裹包青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起草制定的8项青贮裹包甘肃省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青贮裹包技术标准的空白。全省首家草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安定挂牌成立;安定区先后被认定为“中国马业协会高端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和“兰州大学创新创业试验示范基地”。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