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全面推进交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通讯员崔丽红)
康县,地处秦巴山区,境内山川逶迤,河流纵横,风光旖旎。行走在康县,正如置身画中,让人流连忘返。在康县,与这些美丽自然景观相对应的则是地形的复杂多样、居住的高寒分散,导致长期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全县经济发展。
近年来,康县委、县政府以改善交通作为突破口,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各项重大交通项目和各类农村公路建设,解决了一批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长期以来的高难度建设,最能让人感叹交通人修路之艰苦,也最易听到当地群众对路畅业兴之期盼。当二者高度共鸣,故事便动人心弦。交通人低头测地,抬头量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让更多的通达大道向着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延伸。
近期,笔者走进康县碾坝、长坝等乡镇,探访全县交通脱贫攻坚新进展,感受群众生活新变化。但见通村通社水泥路崭新宽阔,犹如一条条白色玉带,飘绕山间,穿越峡谷,横亘田间,通达千家万户。“产业跟着公路走,公路促进产业活,产业推动农民富”的发展理念正逐步得到印证。
打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
在碾坝镇蹇后沟村,水泥路纵横交织,连着每户人家,进出便捷,条条通村路成为当地人眼中名副其实的致富路、产业路。 “现在和原来大不一样了,那时候老百姓不知道外面什么样,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村里买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农副产品运输难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文明乡村、美丽庭院焕发着幸福乡村的新气息”。蹇后沟村村支书蹇治勤细数着通村通社水泥路给村里带来的诸多变化。 在群山环绕的长坝镇大沟村,山腰上的羊肠小道与宽阔的通村硬化路形成了鲜明对比。
"以前我们去长坝赶个集都要步行2公里到大路(县道)上才能坐上车,村民出行不便,农副产品也运不出去,赶集要靠步行,运东西也只能肩挑背扛。现在家门口就能坐上车了,遇上瓢子成熟的季节,我们这漫山都是,大人小孩摘回来,在家门口就有上门收瓢子的收客,一天摘的好要收入四五百元,真正是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说起路通带来的新变化,大沟村支书张军喜上眉梢,兴奋地跟笔者比划道,“现在路通了,村民基本家家买了摩托车,有小汽车、农用车的人家也不少,出行、运货方便多了,老板也愿意进村收购农作物和牲口,老百姓再也不怕商贩压价了。”
蹇家沟、大沟村的交通变化,只是康县加快交通脱贫攻坚显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康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实施以自然村通水泥路硬化建设为重点,农村公路发展逐步由通达向通畅转变。在此基础上,康县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通建制村水泥路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县乡道联网路、窄路拓宽、安防及断头路接通工程等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畅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破解阻碍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可持续发展。
随着交通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路网织密,越来越多的村子像大沟村、大庄村一样,从闭塞的环境中走了出来。
近年来,康县通过建制村通畅工程、县乡道改造工程、生命安全防护工程以及产业路、旅游路等各类交通扶贫项目的实施,农村公路路况及路网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全县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造升级护航群众出行
乡村道路在高山深谷间蜿蜒盘旋,几十道拐多处近180度的大转弯,一边是绿意盎然的陡坡,另一边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悬崖峭壁,最高处落差可达千米……这是笔者驱车驶入成康路毛垭山段看到的景象。
在曾多次发生车辆坠崖事故的成康路毛垭山段,在曾经发生事故路段的草丛中,仍可寻事故车辆的残骸。而如今,该路段不仅加宽、改造了路面,外侧安装上了坚固结实的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和钢波形护栏。
康县大部分地处高半山区,山势陡峻、崖高谷深,像毛垭山段这样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随处可见。近年来,我县在省市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资金,对县域内安全隐患较为严重的县道、乡道、村道实施了生命安全防护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公路安全通行保障能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越来越多群众走上了安全路、放心路。
路畅业兴助推脱贫致富
“路通自有财富来”,如今,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已成为康县农村产业发展、农民脱贫增收的“助推器”——道路的通畅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客贩们上门收购农副产品;农村群众不再担心产品滞销,热情高涨大兴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旅游业。
平洛镇张坪村,由于土地肥沃,气候温润,这里种植的花椒、核桃品质不仅在大山片区,乃至全县都较为有名。“过去由于交通不便,种植的农特产品不能及时卖出去,尤其是花椒放的时间长了就变色了,也卖不上好价钱。”一位坐在路边歇脚的大爷说。
在张坪村,硬化拓宽后的通村道路整洁宽阔,浓浓的椒香扑鼻而来,在路的两旁,村民种植的成片的花椒树,看起来格外惹眼,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晒着红通通的花椒,“俗话说,想要富,先修路,我们这的水泥路通了,我家的花椒往出卖就不发愁了,还能卖个好价钱,差不多能卖7万元左右呢,没想到路通也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收入。”张阿姨高兴的说。
在看到全县道路畅通后村民种植农特产品、中药材种植收入不错,一直在广州打工的碾坝镇马家沟村村民李耿金放弃每月近万元的打工收入,回到家乡租了村里200多亩荒地,大力发展柴胡、贯叶连翘、猪苓、大黄等中药材种植。“目前,我种了近100亩柴胡,还成立了合作社,按每斤8块钱计算,今年预计能收入56万元”。正在合作社忙碌的李耿金告诉笔者。“主要还是运输方便,村社道路都硬化了,不然我也不敢整这么大规模”。
产业发展,让张坪村、马家沟村尝到了“甜头”,依托农村公路的通畅,每年都有县内外客人前来购买农特产品和中药材,像这些村好多都是供不应求。李耿金兴奋地表示:“下一步,我们打算利用全村专业合作社的知名度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家乐,让全村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交通扶贫战犹酣,仁义之乡添新颜。一条条道路如丝带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一座座桥梁似彩虹巍然挺立,气势恢弘。眼下,农村公路建设者们,正以“乘风破浪”“直挂云帆”之势,再绘新蓝图,再创新业绩。截至目前,全县21个乡镇和350个建制村均有沥青(水泥路)贯通。全县交通“大动脉”日渐形成,全县人民将穿越大山奔向远方,奔向幸福美好生活。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