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地沃业兴奔小康
原标题:平凉 地沃业兴奔小康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赵 梅 通讯员 王留霞
“十山九坡头,耕地滚了牛,麦子长得像马毛,亩产很难达百斤。”这是平凉一些山区的窘境。
平凉市在东部百万亩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把项目优先与精准扶贫、生态环境建设同步抓、同步推进,把土地整理项目向贫困县、贫困乡村倾斜,让贫困户在项目中率先收益,让贫困老乡在奔小康的路上不掉队,不落伍。
荒坡变沃田 群众实惠多
庄浪县东部的永宁乡,背靠关山,荒山荒坡面积大,荒废率高;又因交通条件差,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2015年,借助甘肃东部百万亩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永宁乡的谈街、刘门等6个村共修筑平整田块4321个,新增耕地2949亩,项目区耕作条件得到改善,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农民人均增收300多元,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如今项目区呈现出了“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新格局,实现了田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目的。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带来了可喜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而且项目区老百姓享受到了土地整治项目“阳光”的“普照”。
化零为整 块地变果园
去年秋天,静宁百万亩苹果丰收了,压弯枝头的苹果映红了果农的笑脸。静宁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耕地地块零碎,散布于山间各处,山地狭窄,既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也无法有效地进行灌溉,为全县的苹果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度。
2014年,甘肃东部百万亩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投资1.95亿元,建设规模11.64万亩的6个子项目,犹如春风化雨,给这块红军长征路上的热土注入了生机。
项目实施过程中,平凉市打出精准扶贫的“组合拳”,实现了项目、资金精准使用,产业发展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精准帮扶。通过集中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把精准扶贫技术、资金用在刀刃上,修道路,建村部,修小康屋。村里一亩亩“滚牛洼”地变成了层层梯田。
静宁县政府负责人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农村革命工程,为当地的苹果产业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项目带动 培育新动能
泾川县,“一川四塬五分山”。2014年,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落户泾川。全县发起了向沟壑、滩涂地要良田、决战贫困、向小康进军的动员令。在项目实施中,当地立足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将项目布设在泾川县贫困和特困片带20个精准扶贫村,积极培育乡村新动能,使项目与立地条件产业优势相结合,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为培育增收产业和乡村新动能搭建平台。呈现出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新画卷。
“如今,我们村真正实现了由川上塬有大路走,耕作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产品及时外销。村民们脱贫致富底气足!” 泾明乡白家村党支部书记白宁安激动地说,土地整治项目还为他们硬化了道路,为群众办了大实事。
“我们建成了‘白家水街’和文化传承、生态采摘、休闲垂钓、农趣体验、亲子娱乐、花卉观光等6个主题园,新建游客服务中心、牛角沟古人类遗址展馆、白家民俗农耕馆、民俗演艺广场等设施。”白宁安说,路修好了,白家村利用山清水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举办泾川县“山水白家”乡村旅游文化节、踏青旅游季和泾明乡农民趣味运动会以及“浓情端午、品味乡愁”主题旅游节会等活动,实现年旅游收入100多万元。
相关新闻
- 2019-02-22【脱贫攻坚奔小康】扶在“起跑线”上——平凉庄浪县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纪实
- 2019-02-20【脱贫攻坚奔小康】平凉静宁5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喜获大彩电
- 2019-01-21【脱贫攻坚奔小康】平凉静宁:贫困村收到脱贫“大礼包”
- 2018-11-26实现了从基本温饱向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平凉市市长王奋彦谈改革开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