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旅游将发挥好敦煌龙头带动和兰州中心支撑作用 加快黄河风情线大景区改造
原标题:今年,我省文化旅游将发挥好敦煌龙头带动和兰州中心支撑作用
加快黄河风情线大景区改造 实现《大梦敦煌》在兰常驻演出
2月13日,记者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该厅日前印发的《2019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要点》(下简称《工作要点》)明确提出:今年我省文化旅游发展将发挥好敦煌的龙头带动和兰州的中心支撑作用。充分发挥敦煌的龙头作用,把瓜州、肃北、阿克塞的文化旅游资源带起来,打造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将大敦煌旅游圈真正建成丝绸之路上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兰州加快完成黄河风情线大景区改造提升任务,启动读者大道文化旅游精品街区建设。
同时,将进一步提高文化旅游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建成“一部手机游甘肃”综合服务平台,实现“金牌导游、贴心管家、全能导购、文化导师”的总体目标。同时,开发“一包如意走丝路”文创产品,为广大游客出行提供“如意锦囊”。
《2019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要点》解读——
1 建设一批有历史底蕴和地域特色的旅游线路
《工作要点》提出,今年我省将在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全面落实文化旅游专项行动计划,持续推进18项重点工作,5项标志性工程实现新突破。
同时,切实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力度,邀请丝绸之路信息港、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共同参与开发我省文化动漫艺术高端产品,支持演艺、影视、出版、动漫、创意设计、工艺美术、节庆会展等与旅游融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建设一批有历史底蕴、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和文化内涵的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特色文化小(城)镇,举办全省文化旅游产品创意大赛和文化旅游商品大赛,加大文化旅游商品研发转化力度,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增长新动能。
2 力争《大梦敦煌》在兰州实现常驻演出
据悉,我省将抓好8个大景区改革建设。推进涉及兴隆山、太统-崆峒山、太子山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和麦积山、冶力关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等5个大景区改革工作,指导推进全省其他大景区旅游经营权改革。指导加快5A、4A级景区创建步伐,推进张掖丹霞、官鹅沟、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夏河拉卜楞寺等5A级景区创建工作。开展全省A级旅游景区年度复核检查和评定工作,年内力争创建5家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同时,要深入开展文化旅游惠民行动,精心编排推出歌舞、音乐会、花儿剧、综艺晚会、音乐剧、秦腔、眉户剧等种类繁多、独具特色、别具风情的剧目和节目,策划开展好为期半年的“春绿陇原”文艺展演活动,做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重大节会的文艺展演活动。力争《大梦敦煌》在兰州实现常驻演出。利用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兰州国际民间艺术节、“意会中国”“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伙伴团”等节会平台和品牌项目,积极引进国(境)外优秀文化项目来甘交流互鉴。加强与国内“一带一路”沿线省区市、国家文化贸易基地跨区域合作,扩大文化消费。
3 发挥好敦煌龙头带动和兰州中心支撑作用
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方面,我省将发挥好敦煌的龙头带动和兰州的中心支撑作用,打造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将大敦煌旅游圈真正建成丝绸之路上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兰州加快完成黄河风情线大景区改造提升任务,启动读者大道文化旅游精品街区建设,着力推进敦煌和兰州两个区域带动其建设。同时,推动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开展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
在旅游度假区创建方面,按照《旅游度假区等级管理办法》和《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启动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重点抓好兰州兴隆山旅游度假区、临夏州黄河三峡旅游度假区、张掖市芦水湾旅游度假区、张掖市肃南县裕固族民俗度假区、白银黄河石林景区旅游度假区等5个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单位的创建工作,并及时向国家推荐一批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单位。
4 打造“交响丝路”系列品牌旅游线路
今年,我省将通过旅游公路和廊道将大小旅游串成线、连成面,实现大小旅游一起抓,形成联动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打造跨省区、国际化的“交响丝路”系列品牌线路,重点开发交响丝路·河西走廊1号线、交响丝路·黄河风情2号线、交响丝路·寻根访祖3号线、交响丝路·南向通道4号线;渐次开发“如意甘肃”为主题的跨市州全域旅游主干景观廊道,重点打造如意甘肃·回乡风情廊道、如意甘肃·大关山廊道、如意甘肃·大秘境廊道等若干条精品廊道。
5 打造“丝绸之路”“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等国际旅游品牌
我省将通过实施精准宣传,持续巩固开拓重点客源市场,持续扩大“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化旅游品牌国际影响力。依托现有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中国长城旅游市场推广联盟、黄河旅游联盟等平台,共同打造“丝绸之路”“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等国际旅游品牌。组织协调省内三大旅游联盟赴主要客源市场开展宣传促销活动。重点开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短程及周边市场,持续加强兰渝铁路和宝兰高铁沿线城市的宣传推广与市场开拓。
同时,持续做大做热冬春旅游市场,开展“丰收了·游甘肃”冬春旅游惠民活动,在北京及中央媒体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在广东、上海、西安等主要客源城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营销活动。力推河西走廊自驾之旅等精品线路和“慢游、静修、颐养”三大系列十大冬春旅游系列产品。拍摄制作全新《交响丝路·如意甘肃》专题片。在各类平台投放甘肃旅游形象大使黄轩参与拍摄的海报和宣传视频。针对客源市场特点,制作一批旅游指南、自驾游自助游宣传精品。
6 打造游客出行“如意锦囊”和甘肃文化旅游IP符号
今年,我省将提高文化旅游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开发“一包如意走丝路”文创产品,将“如意甘肃”宣传口号与文创产品巧妙结合,推出登山包、骑行包、沙漠包、自驾包等多款文创产品,使之成为游客出行的“如意锦囊”,打造具有地标意义的甘肃文化旅游IP符号,带动文化旅游消费升级,提升“如意甘肃”品牌大众认知度。
同时 ,组织实施好我省6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期建设项目,重点建设16个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推动南梁红色大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7 新建100个高水平乡村旅游示范村
今年,我省将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好脱贫攻坚,推动以“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的脱贫攻坚工作,加大旅游大环线宣传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培育乡村旅游精品,丰富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小镇、乡村民宿、田园综合体等,提高乡村旅游吸引接纳能力和消费水平,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借鉴袁家村等模式,建立起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共享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安排省级文化旅游专项资金1亿元集中开展扶贫工作,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专业村、农家乐及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高乡村旅游配套服务能力。
同时,年内新建100个高水平乡村旅游示范村,树立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标杆。进一步加大夏河拉卜楞寺、临潭治力关、和政松鸣岩、定西市渭河源等贫困地区重点景区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景区在扶贫脱贫中的带动作用,扶持贫困地区160个村开展乡村旅游,发展农(牧)家乐2100户,其中“两州一县”和18个深度贫困县扶持81个村开展乡村旅游,发展农(牧)家乐1160户,力争年内实现15万贫困人口脱贫。
8 实施“文旅+” 打造10个文化旅游演艺精品
我省将通过实施“文旅+”战略,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与体育、农业、教育等领域和行业融合发展,衍生文化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据了解,今年我省将创建命名10个文化产业园区、研发10个高端动漫产品、打造10个文化旅游演艺精品、创建命名10个产业融合示范基地、扶持建设10个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对接落实10个文化旅游银企合作项目、引进10个投资过亿元的文化旅游招商项目、培育10个文化旅游商品骨干企业、推动10个非遗项目市场化转化、组织开展10期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培训班。
记者 王思璇
相关新闻
- 2019-02-13甘肃全面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 2019-02-12甘肃省民航春节期间运送旅客逾31万人次
- 2019-02-12春节假期兰铁集团发送旅客逾120万人次
- 2019-02-11甘肃省春节假日文化旅游市场实现开门红 游客突破千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