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蜡果绽新姿——甘肃省农科院科研人员复原蜡果制作技艺掠影
原标题:传统蜡果绽新姿——省农科院科研人员复原蜡果制作技艺掠影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秦娜
在省农科院的科技成果展厅,一个展柜里摆放着“陇薯三号”等不同品种的果蔬产品。如果不是有人提醒,来参观的人都以为这些是真的,其实这些以假乱真的农产品只是石蜡做的模型标本,因此它们也被叫作蜡果。仔细看,这些蜡果不仅形态、颜色、光泽高度还原,就连马铃薯表面的芽眼、苹果表皮的果斑以及桃子表面的桃毛都栩栩如生。
这些蜡果模型都是省农科院科研人员周晶等人制作的。多年来,周晶与我省工艺美术师邹东华、许非合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传统蜡果模型制作工艺流程和材料配方研究,最终复原了蜡果制作这项即将消失的传统技艺。
现状:传统技艺面临失传
“蜡果最早起源于京津一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蜡果是一种高档的家用装饰品,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的新鲜水果越来越多,蜡果也逐渐退出了日常生活装饰领域。”周晶介绍道,但在科研教学、展览展示等领域,由于蜡制品有良好的可塑性,经过翻制着色后能够逼真地反映出标本的原始形态,仍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周晶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我省展示设计界的老前辈宋子华在筹备省农科院科技成果展览时,聘请当时春风电视机厂的八级模型师李树奎制作蜡果模型标本。李树奎制作的蜡果标本惟妙惟肖,至今仍保存在省农科院。
从小生活在省农科院大院里的周晶耳濡目染,对蜡果制作更是兴趣浓厚。1991年大学毕业后,周晶又被分配到省农科院工作,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凭着看到的、听来的各种“方子”,开始尝试制作蜡果。
抢救:寻找“秘密”配方
“这些失败品都是最好的‘老师’。”周晶边说边拿出一个箱子,箱子里的马铃薯蜡果一个个干瘪无形,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还有一些苹果蜡果、梨蜡果表面看似不错,底部却有一半塌陷融化。“这些都是配料出了问题,蜡的熔点很低,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软化变形。”周晶解释。
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错误呢?从2008年开始,周晶着手研究解决蜡果制作的原料问题。蜂蜡、松香……他向记者逐一展示制作蜡果的原料。“这就是蜡果不变形的奥秘。”原来周晶手上拿的就是川白蜡,川白蜡质地硬、熔点高,是制作蜡果的绝佳材料,但是由于川白蜡主要产自四川,近些年白蜡树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市场上已经很难买到。要想制作好的蜡果,就必须找到新的替代品,经过对几十种材料不断尝试比对,终于发现了“秘密武器”——硬脂酸和聚乙烯。最终,经过反复研究,周晶确定了各种原料的最佳配比方案。
看似小小的蜡果模型,制作过程远比想象的复杂。周晶说,每一个蜡果都要经过制作蜡果模具、翻制蜡果和整修润饰上色三个步骤共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也都颇为讲究,比如翻制模具时开几块模子、块面如何分割,这些都是要依靠长期的经验积累。每次遇到形状复杂的模型,周晶都要反复思考,用尽可能少的模块做到顺利开模。
为了把蜡果标本做得逼真,周晶还想了很多妙招。后来,当他把蜡果模型图片发到网上时,还有很多外地的蜡果爱好者特意向他请教这些细节的制作方法。
传承:传统蜡果绽新姿
有了多年的积累,周晶一直琢磨着怎么把蜡果制作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2016年,周晶成功申报了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蜡果模型制作技艺传承与保护”。在项目支持下,他和项目组成员搜集标本、查阅资料、寻访老艺人……最终厘清了传承脉络、复活了传统技艺,还留存了大量影像资料。
在周晶看来,传承首先要多展示,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技艺。2016年,周晶和团队应邀为甘肃农业大学认知馆制作了百余件蜡果模型,这些模型一经展出,就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后来,借助“传统蜡果技艺进校园”等活动的开展,他们走进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向大学生展示蜡果制作过程,现场教授制作技艺,使沉寂多年的传统蜡果制作技艺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
如今,依托设立在省农科院的“传统蜡果制作技艺传习所”,周晶开始实施“师带徒”计划,有年轻人上门求教,他总是毫无保留地悉心指导。周晶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培养一支传承队伍,研发制作蜡果衍生品。“只有更贴近生活,更被人们所需要,这些传统技艺才能更有生命力。”周晶说。
相关新闻
- 2019-01-09中国农科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落户平凉崆峒区
- 2018-08-17甘肃省农科院喜迎八十华诞 1200余项成果造福陇原
- 2018-03-14甘肃省农科院两个优质谷子新品系获评二级优质米
- 2015-09-19甘肃省农科院选育出我省首个藜麦品种“陇藜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