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临夏的八坊十三巷,小编我觉得里面的故事可以说一年,下面我们就从多角度了解一下独具民族特色的临夏八坊十三巷。
临夏古称河州,临夏市内的回族人又称“八坊人”。“八坊”和“河州”同时成为了临夏的别称,而八坊十三巷便是河州民族风情的古街区。
八坊十三巷,源自唐朝,其中始于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完整留存了八坊民间的自然风貌和生活习俗,是游客去临夏必游的一站。
今天和我们一起走进这里古朴生动的铜雕,感受在这里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的魅力。

八坊史话:早在唐朝就有大食,波斯等国商人和宗教人士在八坊一带来往经商,传教,定居,逐步修建了八座清真寺及其教坊,形成了一个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的穆斯林聚居区,因此得名八坊,含有教坊和番坊之意。明清时期,这里先后建成八座清真寺,设立教坊。十三巷就是横向六条,纵向七条的十三条街巷。

河州,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茶马贸易所在地之一,商贸繁盛,马帮应运而生,并成为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载手段。

辘辘的马车声不绝于耳,出门逛街、游园、走亲访友,坐马车成为了那个年代的时尚。

关于八坊的美食,若不是置身其中去品尝,很难用文字或者语言完整叙述,深藏在小巷里的美味佳肴更是数不胜数,各类糕点、灌汤包、玫瑰花糖包、酿皮子、手抓饭,没有一样不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奇葩,没有一样不是八坊人热爱生活的体现。

流动的水和盖碗茶相得益彰,顿时让人想品一品这香甜可口、滋味独具的八宝盖碗茶!

还记得街头的老式爆米花吗?做爆米花的摊边总会围绕着很多小孩大人,在等待着自家的爆米花出炉。看着师傅要将爆米花出炉的时候,小孩儿们总会捂起耳朵,又害怕又新奇。

舌尖上的八坊、家的味道,让我们在地道的美食中感受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味。

吃饱喝足,听听这最富人情的民间音乐——河州贤孝。河州贤孝因内容多为演唱妻贤子孝、忠臣良将、劝善惩恶而得名,

这些充满回忆的故事,孩子们的嬉笑打闹,仿佛带我们走进一个“铜”话世界。

这些铜塑,八坊十三巷通过它们,也在向现在的我们不断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本网记者 彭晓姣 任磊
图解|【改革开放40年】甘肃从“联产承包”到“美丽乡村”
玉门首届农产品订货交易会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著名画家吴东魁先生甘肃捐赠助学仪式在兰举行 林铎出席(图)
《甘肃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行为进行举报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者——我省改革开放40年绿色农产品发展纪实
临夏:冰雪旅游“热”寒冬
创城,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兰州市红古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侧记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未变——记兰州市交警支队东岗大队大队长张伟
与乙烯装置操作技术共成长——记兰州石化公司技能专家孙青先
兰州:结冰路面有点多 环卫人员比较忙
甘肃省4家医院入选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级试点
兰州人乘公交可刷支付宝 明年1月7日前扫码乘车每人每日首笔仅需1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