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城市出行:从自行车回到了自行车
城市出行:从自行车回到了自行车
40年来人们出行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环保高效选择多样
忙碌的修车技师。
还记得,上世纪80、90年代的“飞鸽”、“永久”、“凤凰”牌吗,它们曾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自行车已被汽车替代,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近几年,在绿色低碳出行、畅交通理念的感召下,自行车以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等身份重新回归人们的生活。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40年来,从结婚“三大件”之一的自行车到如今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交通工具的变迁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与科技的变革,一辆小小的自行车,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老牌自行车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符号
“听广播”、“穿喇叭裤”、“骑自行车”,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年轻人最时尚的标配。“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不仅是青年男女们的交通工具,更是结婚必备的物资之一。作为最紧俏的工业品,当时的自行车还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必须要凭票购买。拥有一辆自行车,既能“风光”出行,又能彰显家庭经济实力,居改革开放初期结婚置业的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之首。上世纪80年代,因拥有了世界上最多的自行车,我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
市民谢先生回忆道:“小时候家里穷,父亲上下班都是步行,后来总算有了一辆自行车,还是从二手市场买回来的旧货。当时这辆车可是家里最值钱的物件了,也是父亲上下班唯一专用的交通工具 。妈妈让我早点练习骑车,以后有事帮父亲跑跑腿也方便。小时候我个子小,学骑车时,腿要穿过三角架,才能踩住自行车脚踏板,‘二八’款自行车对我来说如同庞然大物,根本不敢驾驭。”谢先生说,长大后,每当我骑车穿行于兰州市大街小巷时,眼前总浮现出小时候父亲接送我的场景。、
随着汽车普及自行车淡出人们的生活
时光荏苒,进入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我国逐渐由自行车大国向汽车大国转型。桑塔纳、捷达、富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资料显示当年一辆桑塔纳的售价大约为20万人民币, 能够拥有一辆小汽车几乎成为当时彰显身份的象征之一。
特别进入21世纪,汽车更加普及,几万元也能买到一辆代步的小汽车, 加之城镇居民收入逐年增加,条件好的家庭甚至有第二辆车、第三辆车都不是稀罕事。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高达3.22亿辆。我国更是连续10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
低碳出行助力畅交通 自行车“回归”啦!
如果说为完善城市路网,轨道交通、高架桥、立体交通、环城公路构成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动脉,那么近几年火起来的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则疏通了城市的毛细血管,打通了公共交通的“最后一公里”。此次“复出”,它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则有了时尚、运动、环保等新定位。
仅两三年时间,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共享单车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街小巷。
时隔多年,看似穷途末路的自行车“柳暗花明”,因社会发展需要,在兜兜转转后,又重新回归人们的生活。
李玲每天往返南关什字和雁滩之间,自行车已成为她上班主要的代步工具。她告诉记者:“兰州市区的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方便快捷,随取随骑,低碳环保,还不怕堵车。这两年自行车是我上班的最佳选择。”
如今,兰州市区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一应俱全,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出行方式,自行车不再是唯一工具,但却是最好的补充。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进入兰州市场的共享单车已超20万辆。
兰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孟昭宏说,如今“回归”的自行车更加符合畅交通、低碳出行的理念。
回首这40年,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从自行车又回到了自行车,看似回到了原点,却有本质的不同——40年前受经济发展所限,自行车是主要交通工具。40年后交通工具多样化,人们可以主动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低碳环保的出行工具,这就是改革开放给人们的出行带来的最大变化。
从单车到单车,都市丛林中的出行方式,仿佛一个轮回,反映的却是时代的变迁,社会发展理念的更迭。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徐静雯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