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坚定信心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会发言摘登(一)

18-11-16 08:49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杨瑞

  原标题:坚定信心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会发言摘登(一)

  编者按 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点的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和滴水穿石的韧劲,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开创精神,走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40年充分实践了改革开放这条正确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必将继续拓展这条必由之路。10月30日,由省社科院、省经济研究院、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甘肃社会主义学院、甘肃日报社联合主办,省社科院、省经济研究院和甘肃省智库发展研究会承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会,回顾总结40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积极探讨哲学社会科学如何为省委省政府决策以及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发挥智库作用。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政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发言将分两期刊登,敬请读者关注。

  深化改革 实现甘肃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孙晓文

  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极大地影响到世界,成就辉煌,有目共睹。基于发展,推进改革;市场取向,渐进改革;扩大开放,倒逼改革;积极实践,勇于改革;科技创新,促进改革;相互协同,配套改革;完善措施,落实改革,等等,这些重要经验是今后全面深化改革的启迪借鉴和宝贵财富。从改革的总目标框架来看,以下几个方面亟待深入思考和探索:

  一是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但涉及产权制度、企业法人权利、国有投资企业和出资人制度、市场体系和信用制度、宏观调控等方面的改革还不到位、不彻底。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政企关系达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目标。要坚持市场化取向,坚定不移地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市场经济。

  二是社会领域的民生保障改革。积极探索如何贯彻和实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导向,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现实问题。如何完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保障,做到全社会全民的“保基本”,从体制机制上防止“两极分化”、福利主义、平均主义、民粹主义等弊端。

  三是文化领域的精神文明健康。要进一步思考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如何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如何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如何结合,现代科技、未来科技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等问题。

  四是生态领域的人与自然和谐。探索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五是全球化进程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如何应对当前的“千年变局”,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在当下现有规则和未来构想都遇到新的挑战的形势下,如何实践“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如何完善世界经济秩序和协调机制等。

  六是新时代改革总目标要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探索如何将各领域各方面各层次的改革举措具体化,做到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进程结合起来。此外,民生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改革不同于经济领域改革,也不同于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导向,怎样把握好这些领域的实际和特点非常关键。

  40年来,甘肃改革成绩斐然,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呈现几十倍到百倍的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甘肃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矛盾依然明显。从甘肃实际出发,以下几个问题值得重视与研究:

  一是用好有限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应根据发展需要和形势变化,将我省有限的财力和资源以及较为薄弱的基础设施和产业进一步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形成合力。避免过分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同质化和低水平盲目竞争,着力提高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益,转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是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转型创新发展,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创新地方投资运营平台。通过公司制、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采取国有独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发展完善各类投资运营平台,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司法人权利。政府部门职能向管规划、建市场、搞服务转变,国资监管部门向管资产转变,形成以企业和公司为主体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机制。

  三是大力发展企业主体和市场主体,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增强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薄弱环节是企业主体和市场主体数量太少、规模普遍偏小、技术装备和质量效益水平较低。要尊重并遵循企业主体和市场主体的成长规律,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自主权及合法权益,改善企业的营商环境,努力降低企业运营的外部成本和综合成本。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企业、行业、市场和社会的自我服务能力,保障并促进我省企业的创建、成长和企业群体集聚发展。

  四是抓好“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应对新技术革命、全球化趋势及当前世界变局的挑战,进一步扩大我省对外开放和东西南北的全方位开放,深化改革对外开放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扩大开放中,进一步提高学习创新能力,深化通道和枢纽经济建设的改革探索,集中力量搞好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创新区等产业集聚和聚集区建设,推进我省生态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创新,实现甘肃经济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作者单位: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经济委员会)

  坚持改革开放是甘肃发展的根本途径

  蔡文浩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史诗般的发展变化,人们经历了从包括粮食在内的基本生活用品极度短缺、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到商品极度丰富、服务业高度繁荣和文化生活日益多元多样化的过程。毫无疑问,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足以让我们每个人由衷感到自豪。除了回忆往事、对比今昔,还应对四十年来经济发展取得的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改革开放等,这是全国各地共同的经验。但是作为一个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甘肃有必要对过往发展采取的方式方法进行反思。

  我省人均GDP在全国长期排名在末位,主要原因之一是我省的思想观念、产业结构和社会文化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程度低、速度慢。在改革开放的元年——1978年,甘肃省人均GDP在全国的排名是第15位,在全国处于中游。当时广东省的人均GDP为370元,而甘肃是348元。同期东部的浙江(331元)、福建(273元)、山东(316元),中部省份河南(232元)、安徽(214元)、湖南(286元),湖北(332元),均落后于我省。我省人均GDP排位在全国倒数位置,始于1992年,而那年恰逢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甘肃为什么会输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根本原因在于甘肃是计划经济的受益者。甘肃的工业基础,尤其是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和有色金属等产业,主要是在“一五”到“七五”期间和“三线”建设时期奠定的。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我省对计划经济有更加强烈的路径依赖,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计划经济的惯性更加严重。

  由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以及自然条件恶劣、地理环境封闭等主客观原因,甘肃经济发展缺乏内源性驱动力,主要依赖国家投资,属于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如果对甘肃省经济增长较快的年份做分析,很容易与当年投资的快速增长建立起正相关关系。而从投资的来源看,国家投资比重大,民间投资比重小。甘肃省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有目共睹的现象,而这个现象背后反映出的实质是投资来源单一。国有资本投资集中在基础设施和产业链的上游产业,严重依赖行政权力,市场存在垄断。与民间投资相比,国家投资更加注重长远利益,对获取投资回报的迫切性不如民间资本大,造成的结果是我省经济发展严重缺乏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的动力。

  我省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传统,既赋予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优越条件,又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土壤是现代工业文明,而不是农耕文化。重人情、轻规则,重权力、轻交易,重服从、轻放权,重传统,轻创新,重器物(硬件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等,都是影响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观念因素,都将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侵蚀市场的力量,使等级权力型的计划经济逐渐回归,进而影响投资环境的持续改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也迈向了新的征程。站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视角审视我省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通过改革促开放,通过扩大开放来发现体制机制存在的不适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使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在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同时,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不折不扣地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除了落实“放管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外,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起现代工业文明必有的诚实守信、遵守规则、开放进取、乐于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将人们从小农意识和计划经济的思维桎梏中解脱出来,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思想和文化动力。在确保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前提下,要在二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区间里谋划甘肃经济的赶超,将教育、科技创新、文化发展、民族团结和生态环境放到更高的位置,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甘肃对外贸易实现历史性突破

  王晓芳

  四十年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找到了参与全球生产与贸易分工的接口,并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确立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贸易大国的地位和实力。四十年来,改革开放已经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在对外贸易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一、甘肃对外贸易实现六大历史性突破

  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对外贸易实现了规模、台阶、技术、市场、方式、市场主体等一系列的历史性突破。

  突破一:对外贸易规模实现从千万元到百亿元突破,进出口总额增长了574倍,年均增速17.7%。其中,出口总额从5941万元提高到123.7亿元,增长207倍,年均增速为14.7%;进口总额从0元提高到218亿元,增长218倍,年均增速为14.8%。

  突破二:改革开放重要年份实现台阶突破,“十二五”期间创造多项历史极值。1983年全面放开自营出口业务后,甘肃进出口额首次突破1亿元达10151万元;2010年突破500亿元达5158825万元。其间,2007年进口总额创造历史极值达291.6亿元;2013年进出口总额创造历史极值达到647.8亿元;2015出口总额创造历史极值达352.2亿元。

  突破三:进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实现加速突破,机电高新产品出口占比提高到2/5以上。甘肃进口产品中原材料产品、机电高新产品、其他产品占比由2011年的91∶2∶7演变到2017年74∶18∶9,机电高新产品增长了16个百分点。出口产品中原材料产品、机电高新产品、农产品、其他产品占比由“十五”末的58∶15∶11∶16演变到“十一五”末和“十二五”末的31∶19∶17∶33和15∶36∶7∶42,2017年为13∶41∶17∶29,机电高新产品出口占比提高到2/5以上。可见,甘肃对外贸易产品技术含量日益提高,改变了长期以来原材料产品“一支独大”的对外贸易局面。

  突破四:进出口市场结构实现了多元化突破,“向西开放”与融入“南向通道”取得明显成效。甘肃进出口市场从最初的主要依赖中国香港等亚洲市场已经发展到遍及世界六大洲。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占比达到全省四成以上。同时,甘肃融入“南向通道”步伐加快。仅2018年上半年,甘肃与东盟国家贸易增长18.9%,其中出口增长了184%,南向通道建设效应初步显现。

  突破五:对外贸易方式有了新突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并驾齐驱。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十五”期间的77∶22∶1演变为“十一五”的85∶7.2∶7.8、“十二五”的82∶16∶2,到2017年为54∶45∶1。近年来,服务贸易实现了质的飞跃。1999年,服务贸易额仅有1621万美元,2007年达到8919万美元,2017年为14.3亿美元。

  突破六:市场主体结构实现了快速突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占半壁江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始终是拉动甘肃对外贸易增长的主动力。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同步发展,大型企业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布局,形成了以金川公司、酒钢集团、白银公司为主体的三大对外贸易企业,对外贸易实体企业迅速壮大。

  二、加快谋划增强出口新动能的三大战略行动

  加快提升甘肃出口新动能的关键在于做好战略布局、优化通道路径、激活出口企业活力等方面。

  一是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导向,优先谋划出口导向型战略布局。加大力度培育有竞争力的六大创新型主体,包括创新型区域、创新型企业、创新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型区域平台、创新型个人等六大创新型主体。加快推进商事体制改革,营造法治化和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对标国际贸易通行规则,建立智能终端生产链条带动体系、质量导向外贸促进体系、跨境电商全链条服务体系,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是以加速基础要素升级为重点,全面优化出口的通道路径。加快“三大出口基地”“三大陆港”“三大空港”建设力度和步伐基础上,优先建成包括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为重点的经贸产业合作和人文交流窗口。同时,还要积极探索设立兰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形成临空经济全产业链,推进空港航运产业集群化发展。

  三是以“一增三减两激活”为突破口,重点提高出口企业运营活力。“一增”是指增加出口企业流动资金供给,化解出口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探索搭建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政税银合作平台。“三减”是减少出口企业费用负担和管制约束,即减综合税费、减会展费用、减出口环节报关报检费用,降低出口企业运营成本。“两激活”是指制定相关政策激活零出口企业和激活过去出口现在未能继续出口的企业出口活力,扩大出口企业总量供给和增量增长。

  (作者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处理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王克钧 刘燕平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88年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推动力,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国经济要保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创新驱动的道路。

  一、政府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着力点

  第一,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的积极性。只有切实保护好知识产权,保证创新主体的利益,才能够有效促进创新主体通过创新获得利益的积极性。

  第二,分担创新风险,创新过程不仅可能发生技术失败的风险,也可能发生市场失败的风险。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一定折扣价格的创新要素,如土地和房产。

  第三,政府直接投入资源,组织力量,展开技术攻关。其一,重视关系到科学技术发展未来的重大技术方向和战略制高点的研究,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军事技术发展方面的研究。其二,要分析我国进口最多的产品种类,除矿产品和农产品外,集中在两大类,即精密仪器和芯片。政府层面可以组织多重力量,投入专门资金,着力推进相关技术研发,这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进口替代。其三,农业是我国的弱势产业,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产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政府要扩大投资,为农产品产量、质量的提升提供充足的科研条件。其四,地方政府要紧密结合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创新活动,可以一个省重点支持三到五个产业的技术创新,一个市支持一到三个产业,一个县支持一个产业的创新。

  第四,建设科研共享平台。建立向社会开放的科研平台,其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设备由国家投资建设和购置,整合一些科研单位使用率不高的科研设备,面向社会开放。

  第五,切实降低创新型企业的税收负担。通过扩大小微企业减半征收范围、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扩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等政策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调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第六,对创新人才的供给侧改革。要放松对科研人员参与企业创新的限制,对其职务创新成果做出科学的权重界定,对其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的收入可更大比例地分配给个人。创新人才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广大科技人员投身于市场,在市场中寻找项目,把论文写在经济建设和创新驱动中。

  二、正确处理创新驱动发展中政府与市场关系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又要坚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在创新驱动过程和创新成果分享中,需要认真分清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的边界。

  第一,创新驱动的动力源泉在市场,市场会自发地按照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最准确目标和最佳路径实现创新,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破除阻碍市场作用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让市场在创新驱动中发挥出决定性作用。

  第二,政府的作用在于制定战略目标,创造适合市场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激发创新全要素的积极性。政府的创新驱动投资过多,实际上就占用了全社会的创新资源;投资过少,又会出现创新驱动力和引导力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科研投入在投向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以外,更多的增量投入要用于引导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将政府投入转化为市场创新驱动的动力。

  第三,因历史因素形成了政府掌握过多创新资源的局面,要利用好这一局面,就要按照市场化的思路逐步将部分僵化的创新资源以多种方式导入市场,盘活创新资源的物质条件,激发体制内科技人才链接市场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

精彩推荐

  • 【脱贫攻坚】天水麦积:“扶贫车间”建家门 群众致富门路多 【脱贫攻坚】天水麦积:“扶贫车间”建家门 群众致富门路多
  • “扶贫助困共享阳光”奖学金 奖励百余兰州市西固区学子 “扶贫助困共享阳光”奖学金 奖励百余兰州市西固区学子
  • 兰州市民运动会奖杯徽章出炉 兰州市民运动会奖杯徽章出炉
  • “快递春运”来袭 兰州多方助力迎战物流高峰 “快递春运”来袭 兰州多方助力迎战物流高峰
  • 兰州“双11”后首个派送高峰日无大面积爆仓现象 送件最多快递员日派送400多件 兰州“双11”后首个派送高峰日无大面积爆仓现象 送件最多快递员日派送400多件
  • 关爱成长 呵护未来——兰州市青少年成长教育公益大讲堂受众达3万余人次 关爱成长 呵护未来——兰州市青少年成长教育公益大讲堂受众达3万余人次
  • 兰州小学生旱地冰球赛在甘肃省委党校体育馆开赛 兰州小学生旱地冰球赛在甘肃省委党校体育馆开赛
  • 兰州雪落秋还在 兰州雪落秋还在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