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黄河石林好风景 农民收获好“钱景”
龙湾村的筏子客正在晾晒羊皮筏子。新华社记者程楠摄
新华社兰州11月7日电(记者程楠)岸边的大片石峰身披朝阳,似一队金甲卫士守护着黄河。呼着号子,50岁的筏子客包能全顺水一推,轻盈地跃上羊皮筏子,载着3名香港游客漂流在黄河上。
在包能全的家乡甘肃省景泰县中泉镇龙湾村,滚滚东逝的黄河拐了个大弯,出现了河水由东向西“倒流”的景象,孕育了造型千姿百态的石林。
包能全介绍,他划羊皮筏子载游客漂流每次能挣80元,夏季旅游高峰时每天甚至能有上千元收入:“这么一年划下来,收入轻松过1万元。”
龙湾村面向黄河、背靠石林,人多地少。村里老人回忆,过去的生活不富裕;本世纪初,为了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当地政府劈山为路,鼓励村民走出大山谋生计,还请来地质专家开发出了黄河石林这一景观。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和包能全一样的乡民吃上了旅游“饭”,脱贫致富。
包能全的羊皮筏子顺利靠岸。导游王子芹正站在岸边,等着带领游客们进入黄河石林核心景区的饮马沟大峡谷。
王子芹介绍,龙湾村的黄河石林是几百万年间地壳运动和水蚀风蚀造就的。石林群以黄色砂砾岩为主,占地约10平方公里。石柱、石笋平均高约100米,最高可达200多米。
一群香港游客正在龙湾村等待出发。新华社记者程楠摄
刚进峡谷,王子芹就带着游客们换乘了当地特色交通工具——驴车。车行峡谷,王子芹为大家一一介绍景观:“游客可以看着石柱石笋发挥自己的想象,就好比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眼看着游客们兴致高,驴车“司机”、52岁的村民朱万玉唱起歌:“黄河倒流生龙湾,七分峻险育石林。饮马沟里景色美,觅得友人醉忘归……”她与儿媳轮流驾驶驴车,每年能有2万多元收入。在整个龙湾村,像这样的驴车共有200多台。
“大西北真是别样的风景,跟香港很不一样。”香港游客陈妙霞觉得,龙湾村把黄河、石林、戈壁、绿洲、农庄等多种资源巧妙组合在一起,带来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旅游体验。
一天的游览过后,陈妙霞和朋友们来到村民何乃军开办的农家乐用餐。在这家农家乐中,大餐厅可同时供近百人就餐,三层楼的农家宾馆共有标准化客房32间。何乃军介绍,从年初至今,他的餐厅、宾馆净收入已超过100万元。
黄河石林大景区管委会宣传信息科副科长李彬科介绍,黄河石林景区今年已接待游客超过130万人次,2017年龙湾村村民年均纯收入接近1万元。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数达25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1.4万亿元。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3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提出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扩容,发挥乡村旅游对促进消费、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
从日出到日落,龙湾村村民组成的筏子“部队”载着游人顺流而下。在黄河石林的山谷里,系着铜铃的驴车叮咚作响。听着耳畔的悦音,陈妙霞说:“风声、水声、歌声、铜铃声,好像交织成一首和谐的山村变奏曲。”
相关新闻
- 2018-11-09兰州一小区停水半月 部分居民上五泉山取水(组图)
- 2018-11-09新通力牵手驭驰天下开创融合发展之路(组图)
- 2018-11-09大地公益学雷锋志愿者服务中心今日在兰州成立(图)
- 2018-11-09H5|小编带你逛逛进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