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焕发新生机 ——武威凉州区脱贫摘帽系列报道之三
原标题:贫困村焕发新生机
——凉州区脱贫摘帽系列报道之三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凉州区为长远计、为子孙谋,聚拢力量、重点突破,有力有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老村注入新活力,新村展现新气象,绘就出了一幅绚丽美好的新农村蓝图。
美丽乡村入画来
一条路,唤醒了沉睡的大山,激活了沉寂的小村,带给了村民红火的日子。
近日,记者走进凉州区古城镇小河村,交通道路的改善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令人感慨。
改变小河村的这条路,连通上河、中河、小河三个偏远山村,将塔儿湾滑雪场、磨嘴子山庄、幸福山庄等旅游景点串联起来,经新华镇、高坝镇,连通312国道进入城区,方便了群众出行、农副产品输出,更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便利的交通环境。
凉州区扎实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重点支持85个贫困村补短板、强基础、惠民生。紧盯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着力实施村道硬化、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农电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5年至2017年,全区建成贫困村通村道路269.28公里、乡村停靠点85个,完成农户自来水入户11709户48837人,改造贫困户危房2310户,改造提升29个贫困村中低压线路111.8公里、配变209台,改造户表9855户,建设贫困村高标准农田2.8万亩,全面实现了85个贫困村沥青(水泥)路、自来水、动力电、宽带网、安全房、乡村停靠点“六个全覆盖”。
在双城镇采访时,双城村党支部书记苏新华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今年10月,村上来了一位李姓年轻人,打听此处是不是父辈口中的双城村,在确认了这就是父辈们生活过的地方后,小李说,在他父亲的记忆里家乡可没有这样美丽,此番寻亲他都不想走了。今年以来,双城镇攻坚克难,狠抓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拆除违章建筑等6000余处,清理垃圾610余吨,农户改厕2129座;建设拓宽镇区非机动车道、铺设人行道、新建绿化带等,更换(新建)井盖181个,新建广场1个、公厕2个、停车场2个、小游园3个。扎实开展国土绿化倍增行动,春季造林共栽植苗木37万余株,国土绿化1406.8亩。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2015至2017年,凉州区建成贫困村幼儿园26所、贫困村日间照料中心85个、非贫困村照料中心24个、贫困村综合性村民活动场所85个、非贫困村综合性村民活动场所20个,完成中小学校舍“全面改薄”项目35项,全面实现了85个贫困村幼儿园、乡村舞台、卫生室、日间照料中心、科技服务“五个达标”。
挪出穷窝奔富路
深秋时节,金山镇崖湾村秋色醉人,密密落下的树叶,铺成了一条金黄色蜿蜒曲折的小路。新盖的小康住宅整齐划一,成片的产业孕育着致富希望,村民活动中心、电商超市、村卫生站等一应俱全,昔日的贫困村破茧成蝶。
凉州区通过“插花安置、集中建点、就近收缩”等方式,建成邓马营湖荣华新村、长城镇长富村、九墩滩黄花村3个移民点和古城镇小河村、新华镇石关村、金山镇崖湾村3个收缩安置点,搬迁移民2608户113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36户8344人,实现了应搬尽搬,切实解决了“一方水土不能养一方人”的问题。移民点还配套建设了道路、供排水、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学校、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2016年,金山镇实施崖湾村移民集中收缩安置点项目,2017年,就近搬迁安置贫困户175户725人。
崖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奎一家人搬入了近70平方米的新居,用上了现代智能家电,村上还统一建起了牛舍,他依靠养殖育肥牛有了一份稳定收入。
村子变化翻天覆地,回乡创业逐步升温。张志伟、王全武等几个小青年,学习技术后回村里就近务工创业。
民生保障增幸福
每到闲时,康宁镇龙泉村社区服务中心就热闹起来:理疗室里坐满了人,练舞室里老人正在热身,活动室里大伙忙着准备健身道具……
凉州区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让每一个贫困户都享受到政策红利。2015年以来,全区落实甘肃籍建档立卡幼儿补助保教费等教育扶贫资金4313.54万元,扶持贫困家庭学生成长成才、完成学业。2017年,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9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6.1%。
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通过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管理一批措施,切实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由26种扩大为50种,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由5000元降低到2000元,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严格落实贫困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等政策,2015至2017年,为1659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报销大病保险费用420.78万元,为19426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多报销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371.14万元;医疗救助贫困人口2213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402.6万元。
同时,积极推动精准扶贫与低保救助有效衔接,农村一、二类低保对象年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3720元、3480元,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6432元、5178元。2015年以来,全区临时救助贫困人口6397人(次),发放救助金443.7万元,实现政策兜底脱贫2740户5968人。
“我家5口人享受了低保,还有了增收致富的产业,终于脱了贫。”
“我家3个孩子上学学费全免,家里开了农家乐,今年也摘了贫困帽。”
笑容挂在脸上,幸福留在心中。一组组民生数据,一句句群众感言,是群众幸福指数的充分体现。
相关新闻
- 2018-11-08贫困山乡有远亲 ——甘肃省直单位帮扶定西漳县工作侧记
- 2018-11-08白银平川区精准培训助推脱贫攻坚 精准培训贫困人口1452人
- 2018-11-08孙伟在宕昌县调研时强调:以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 2018-11-08【精准务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之产业扶贫】 托起贫困群众“小康梦” ——甘南碌曲县推进产业扶贫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