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央媒看甘肃

民勤广种“绿太阳”,顽强阻击两大沙漠“握手”

18-11-02 23:16 来源:新华网 编辑:狄东阳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记者 马维坤、姜伟超) 11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60年接力治沙,告别“沙上墙,羊上房”,修复生态不当第二个“罗布泊”:民勤广种“绿太阳”,顽强阻击两大沙漠“握手”》的报道。

  民勤县南湖乡境内的腾格里沙漠边缘,农民在扎草方格压沙。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有一块绿洲,她像一把锲子,阻隔了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合拢。这就是民勤县,全域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各类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占了九成,一度被称为“第二个罗布泊”。

  就是这样的不毛之地,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1.52%提高到了现在的17.91%,地下水位止降回升。在整体大环境改善的带动下,民勤“沙进人退”的局面得到基本遏制,生态自我修复功能逐渐启动,与“罗布泊”的样貌渐行渐远。

  这背后,是60年的接力。

  敢用白发换绿洲

  “风,是用胸膛挡住的;沙,是用脚印盖住的;树坑,是用指甲抠开的;树木,是用汗水浇活的。”有诗人曾这样描述民勤治沙。

  从上古“水草丰美的滨湖绿洲”到“三面环沙的沙海孤岛”,再到现在“人沙和谐”,民勤县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注定了民勤的历史就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历史。

  据明清史料记载,明朝时民勤人就“以柴草插风墙”抵抗风沙。清末民初,风沙沿线的村民自发组织“柳会”“柴会”“风墙会”等组织,治理沙害。

  但效果有限,沙魔步步进逼,“东风吹秕田,西风吹死苗”。新中国成立前,民勤县约有26万亩农田受风沙灾害,60多个村庄被沙压,每年约2.3万人远走他乡。怀着家乡即将消失的悲愤和不甘,在国家的关怀下,民勤人书写了一部与风沙抗争的历史。

  位于民勤县薛百镇宋和村西面的龙王庙沙区是民勤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口之一。20世纪50年代,宋和村几乎看不到树,每刮一次大风,都能上演“沙上墙,羊上房”场景,200多户人家中有30多户告别了家乡,外出谋生。在那个尚无法使用机械化设备治沙的时代,全国十大治沙标兵石述柱带领的治沙突击队硬是推着木轱辘大车创造了黏土沙障与林木封育结合的治沙新模式,被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命名为“民勤模式”。

  一代代治沙人老了,白发换来绿洲。在60多年的民勤治沙战中,接力棒从来没有被放下过。

  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民勤沙生植物园,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工作人员在尼纶条状沙障试验区观测防风固沙效果(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今年57岁的王能,在民勤县三角城林场干了一辈子,已经是“老林业人”。横一行,竖一行,一亩地73穴,每穴浇水约15公升,水刚渗完,就在上面埋一层沙子,防止蒸发。这样的沙丘造林“要领”,王能熟记在心。

  风沙吹皱了脸颊,吹老了身躯,但“不管风吹沙打、挨冷受冻,造林任务必须保质保量完成”这条纪律,已经成为林业人刻进骨子里的“铁令”。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样的信念深入民勤人的心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民勤化为生动现实。

  “近几年,全县每年压沙都在4万亩以上。”民勤县三角城林场场长陈永明说。如今,沿着老一辈治沙英雄走过的艰辛亦坚实的道路,越来越多的治沙时代楷模和民间团体积极投身防沙治沙的行列,谱写了青土湖、黄案滩、老虎口等一个个美丽的“民勤故事”。

  民勤人渴望绿色,把树木和林场叫“绿色太阳”。如今,连片的“绿色太阳”让民勤绿洲像一个绿色的楔子,牢牢地扎在两大沙漠之间,成为守护千里河西走廊的一道绿色屏障。

  截至2017年底,全县408公里风沙线上的66个风沙口全部得到有效治理,流沙前进速度由每年三四米减少至1米,全县地下水位累计回升了0.372米;青土湖地下水位埋深2.94米,较2007年上升1.08米;夹河黄案滩关闭的96眼机井中有7眼自流成泉。

  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民勤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9.86万亩,压沙造林面积55.3万亩,天然沙生植物封育面积达到325万亩,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形成了稳固的绿洲防护体系。甘肃省2015年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显示,与2009年的监测结果相比,民勤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6.26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76万亩,荒漠化和沙化整体处于遏制、逆转趋势,民勤与“罗布泊”渐行渐远。

  “新中国成立后,荒漠治理逐步成为国家工程,这一政策每一届中央政府一以贯之,始终不变,这是民勤治沙显效的重要保障。”民勤县委书记黄霓说,十八大以来,中央将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成为民勤的发展指南。

  “老虎口”里“拔牙”

  老虎口,民勤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口,因这里生存难如虎口夺食而得名。去往老虎口的路上,一条沙漠公路笔直伸展,车子速度加快,公路两边的沙漠中,一根根红白相间的水泥界桩在人的眼中连成了一条条红的线、白的线,或是花花绿绿的五彩线。沿途一排排压沙草方格星罗棋布,一眼望不到边,整齐排列的梭梭林随风舒展枝条,铁骨铮铮的胡杨遒劲有力,像在高声呐喊。

  老虎口沙区全长37公里,沙漠面积达17万亩,区内沙源深广,沙层深厚,沙丘星罗棋布,纵横交错,以前沙患严重影响沿线及周边5个镇、18个村群众的生产生活。20世纪90年代,风沙将起未起,这里牛羊就望天流泪。风沙一起,一年收成往往不见踪影,人只能抱着牛羊哭。

  老人说,以前这里的“老虎”真的会吃人。现如今,人们笑称,老虎口里没“牙齿”了。

  8月25日无人机拍摄的甘肃省民勤县老虎口防沙治沙示范区的大片梭梭成林。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每一棵活下来的树,都是拿10棵死去的树换的。”陈永明用脚踩了踩脚底的沙子说。

  在沙漠里造林,难度不亚于水面上绣花。栽上,吹跑,栽上,又吹跑,再栽……办法总比问题多。经过探索创新,治沙技术不断更新,棉花秸秆方格、尼龙网方格先后出现,光实验成功的棉花秆、芨芨草、砂砾石、尼龙网、土工编织袋、黏土沙障、化学固沙等治沙新技术、新材料就有20多项。记者采访时老虎口风力7级,但只见梭梭林摇摆,不见一丝风沙。

  站在老虎口高处向北眺望,青土湖的芦苇荡已然在目。这是曾养育了多个民族的母亲湖,相传苏武曾在此牧羊。几千年来,青土湖由大泽变小泽,小泽变成湖,湖变成水泡子,1959年彻底消失,只留下一些水生动物的遗骸被沙土掩埋。失去水的滋润,土地迅速沙化,与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连成一体。青土湖的变迁,昭示着水退沙进的自然规律。

  青土湖的消失意味着两大沙漠将联手推进。从2008年开始,一场拯救青土湖的战役打响。截至目前,民勤在该区域完成工程压沙造林6.7万亩,滩地造林2.3万亩,封沙育林、育草12万亩。青土湖死而复生,眼下水面面积达到了26.6平方公里,野鸭戏水,天鹅栖息,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硬生生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间撕开了一道口子。

  这是甘肃省民勤县的青土湖湖区(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 摄

  这仅仅是民勤生态改善的一个缩影。“十二五”以来,民勤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5.66万亩,发展特色林果业49.7万亩,实施封沙育林草72.3万亩,工程压沙34.2万亩。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3亿亩以上,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1.52%提高到17.91%。

  气象监测显示,2017年全年8级以上大风刮了18次,一次沙尘也没起。

  好生态带来好生活。走进现在的民勤小城,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黄红绿色调统一的城市建筑,天蓝的让人想伸手摸一把。秋意浓浓,民勤的县城和乡村也更为热闹起来,打扮时尚的女孩笑着走过街头,老人在暖阳下摆开棋局。曾经压在民勤人头顶上方的“沙魔”,已经完全不见踪影。

  在背靠沙漠的东湖镇正新村,老村支书魏多玉指着沙漠里被梭梭林封住的沙丘,又用脚跺跺沙子上形成的一层硬壳说,“一刮风碗里都是沙子的时代过去了。”

  “人固沙固”留住绿色

  “民勤沙漠治理是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民勤县副县长刘瑞光对记者说,在治沙理念上,民勤曾提出过“人进沙退”“人退沙退”等观点,但实践后都未能延缓沙漠的推进速度。

  “民勤的土地多为沙性土壤,离开了人的守护,马上就会良田变荒漠。”刘瑞光介绍说。痛定思痛,民勤县委县政府在反复研讨后,提出“固沙”与“固人”并行的思路。

  从2008年开始,民勤县探索在沙漠前沿的正新村建立“公益性产业移民区”试验,按照“分沙到户、承包治理、开发经营、收益归己”的方式,使村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彻底退出来,实现“农转非”,农民成为住在沙漠边缘的治沙工人。

  64岁的雷立业是正新村老村支书。他说,以前村民治沙都是义务的,大家只管种不管护,成活率连一半都不到,“年年栽树不见树”。全村740多人变成治沙产业工人后,政府实施了完整的考核办法,政府补贴每人每月400元,这些年植物成活率都达到了90%以上。现在,正新村一带已形成长达20多公里,纵深1公里的绿色防沙带。

  “在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国家重点公益林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的带动下,全县生态建设整体已步入以项目带动、政府组织引导、部门协调配合、全民广泛参与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刘瑞光说,全民治沙在民勤已经成为自觉。

  春秋两季,在民勤县沙漠,随处可见浩浩荡荡的治沙队伍。有教师、工人、学生、机关干部,甚至还跟来年幼的娃娃。他们驾驶着农用车,装载麦草,从四面八方奔向各个风口。一排排整齐的草方格随着压沙人群向着沙漠延伸。同时,民勤县涌现出一大批民间治沙组织和志愿者。“拯救民勤”治沙组织总干事马俊河和他的团队每年都要组织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治沙志愿者种梭梭林。

  为了给民勤生态建设保驾护航,2017年4月,新一届武威市委班子在经过重新论证后,叫停了高耗能耗水的高硫煤制氢循环利用项目,随后又取消对民勤的GDP等指标考核,举全市之力帮助民勤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县。

  治沙增收的好营生

  “多年的治沙探索表明,靠自觉和奉献只能管一时,要想真正实现人沙和谐,还必须解决好人的发展问题。”民勤县县委书记黄霓说。在正新村,村委会带领村民,把近2000亩耕地全部转为生态用地,种上紫花苜蓿、甘草、枸杞等节水经济作物,在4500亩梭梭林中嫁接上肉苁蓉,打造出了既能治沙又能增收致富的好营生。通过发展沙产业,人均年收入达到7000多元。

  为推进沙产业的发展,民勤县相继制定出台了压沙工程管理办法、沙漠承包治理管理办法、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实施意见,将风沙口营造的治沙生态林承包给个人、企业管护经营,鼓励发展沙产业。

  西渠镇制产村村民何德荣抓住机遇,于2013年在青土湖区域承包了2000亩梭梭林,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发展梭梭林接种肉苁蓉产业。2017年,何德荣仅春季就采挖了20多吨,收入100多万元。

  “沙产业是个双赢产业。”何德荣说,肉苁蓉寄生在梭梭林根部,梭梭林管护不好,肉苁蓉就无法生长,林带管护好了,也就有了生态效益,接种的肉苁蓉再卖成钱,承包者就有了经济效益。

  随着沙产业的不断扩大,当地政府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积极培育中药材龙头企业,先后扶持成功申报了地方商标十多个。截至目前,全县完成国有荒沙地承包治理56万亩,治沙生态林承包经营40万亩,组建治沙协会20个。2016年全县直接或间接从事治沙造林和沙产业的群众达到11.4万人,沙产业总产值达到3.34亿元,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00元,比“十一五”末净增6032元,其中来自沙产业、工程压沙的收入占比达到36%。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