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发展“负责任”的文化旅游业 ——访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
原标题:坚持发展“负责任”的文化旅游业
——访敦煌研究院院长 王旭东
一边,莫高窟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每逢节假日几成“春运”模式,一票难求,带动当地旅游业呈几何式增长;一边,莫高窟洞窟空间狭小、壁画材质脆弱、年久多病,虽经“莫高人”代代接力,穷尽心力保护,但依然面临着敦煌或许成为“第二个楼兰”的严峻考验,深陷“带病上岗”,长期得不到休养的窘境。
在这样一场开放与保护的“博弈”中,“莫高人”该如何抉择?
“始终坚持‘负责任’的文化旅游理念!”在第三届敦煌文博会文化和旅游专题论坛上,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再次给出了莫高窟的答案。
“何为‘负责任’?首先,要对老祖宗负责;其次,要为游客负责。坚持保护、研究、弘扬的平衡发展,才能实现敦煌文化遗产事业的持续创新发展。”王旭东说,敦煌研究院始终坚持“负责任”的文化旅游理念,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充分拓展开放空间,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加游客体验;在充分满足游客需求的情况下,利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手段,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协调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其平衡发展。
“心动”决定行动。
首先,敦煌研究院建立了基于观众类型的“针对性分类”管理体系,让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社会大众都能看得好、听得懂、记得住、讲得出,真正让游客把莫高窟看到眼里,记在心里,印在脑海里。
“其次,最早在全国文化遗产地开展了游客承载量研究。”王旭东说,经过一系列科学、综合研究,最终确定了莫高窟单日最大承载量为3000人次。但3000这个数字,显然“供不应求”!敦煌研究院又何以忍心将远道而来的游客拒之门外。2014年,历时4年投资3.4亿元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投入使用,“数字+实体”这种新的双重参观模式,瞬间让莫高窟单日游客承载量由3000人次翻番至6000人次,大大满足了游客需求。
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不仅正在破解一度陷入两难境地的莫高窟保护与开发窘境,也堪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先行典范。据统计,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运行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570万人次。
懂得自解疑难,更清楚“画地为牢”的局限。敦煌研究院还依托敦煌及周边丰富的文化、自然和人文资源,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莫高世界——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体验园”项目、“锁阳城镇、锁阳城遗址、榆林窟丝绸之路国家公园”项目建设,结合“敦煌文化研学之旅——世界文化遗产”旅游项目运行,积极构建大敦煌全域旅游圈。王旭东说:“希望与社会各界站在一起,共同守望这份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把一个真实、完整的莫高窟传承给下一代。”
相关新闻
- 2018-09-13一城山水一城歌——兰州市改革开放40年文化旅游业发展综述
- 2018-09-13一城山水一城歌 ——兰州市改革开放40年文化旅游业发展综述
- 2018-09-06第八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举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端对话 业界专家兰州文化旅建言游发展
- 2018-09-06第八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端对话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