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举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端对话 业界专家兰州文化旅建言游发展
原标题:第八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举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端对话 业界专家兰州文化旅建言游发展
中国甘肃网9月6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记者张万宏)9月5日上午,第八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重点活动之一的兰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端对话在宁卧庄宾馆举行。此次对话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兰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考及路径”为主题,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展开对话与交流,为兰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诊把脉,建言献策,以进一步弘扬黄河文化,发展全域旅游。据悉,此次对话有主旨演讲和嘉宾对话两个环节。
参加此次对话的业界嘉宾和专家有:原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综合协调司副司长、原中国旅游报社总编辑、社长、党委书记高舜礼,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生态经济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董锁成,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把多勋,以及来自北京、陕西、新疆、重庆等城市的知名旅游企业负责人。
专家观点
瞄准兰州特色避免“到此一游”
高舜礼(原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综合协调司副司长、原中国旅游报社总编辑、社长、党委书记):对于兰州来说,要紧紧围绕中山桥、羊皮筏子、四库全书、兴隆山蒋介石行宫,以及一些独有的夜游项目、夜间演出,在地域上形成“城市+郊区+全域”的概念。在结构上打造“观光+休闲+研学+体验+运动+……”的一体化格局,抛弃传统观念,避免单纯的“到此一游”,以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同时,兰州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城市,要加强丝绸之路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使之成为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新品,要大力发展国际旅游。据2017年10月的有关信息,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双向旅游已超过2500万人次,兰州应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新兴客源市场,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协调,加强丝绸之路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要加强文化交流,例如对出境旅游的目的地提出中式接待要求,包括提供热水、中文电视、中文标志、中餐选择等,对来客的食宿供应也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做好旅游商品开发,加强适销旅游产品的研发,这其中既包括就地销售的,也包括对外销售的(例如具有丝路文化的旅游商品)。
做足文化旅游产品研发文章
黄麟(携程网目的地营销、智慧旅游总经理、华北大区总经理):今年3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成立,宣告中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兰州要充分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和在“一带一路”以及西北文化旅游中的中心与枢纽作用,着力实现文化旅游的品牌传播,开展多渠道的整合营销,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关联产品升级、完善用户体验反馈,最终打造完整的品牌传播闭环。
黄麟认为,兰州应该进一步做足旅游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文章,结合自身独特优势,开发研学游、主题游以及文化演艺等各类文旅产品,同时,精细化场站运营与服务,加强旅游业务打包、“一站式”销售与服务,例如打通旅游“最后一公里”,包括景区租车、城际机场巴士、景区直通车等,以着力加强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研发。
构建兰州河西丝路的特色文化符号
傅才武(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傅才武眼中的甘肃是个多民族融合、多形态遗产、多种类地貌等“文化旅游优势”为一身的省份,省会兰州更是其中的代表,但这些零散的优势应该如何优化组合?傅才武认为要以“文化符号消费”为起点,深度开发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例如“精神家园”建设、“农耕文明”体验等,兰州可以通过战略创新、平台创新、政策创新来助推文化旅游发展。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提升,甘肃的民族文化遗产、自然生态资源都具有了“价值增量效应”,这些潜在的资源价值借助于文化产业的转换,可以日益成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量。兰州要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滋出价值,以“文化+旅游”为实体经济“赋值”。
傅才武认为,兰州应着力构建兰州河西丝路的特色文化符号,依托作为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的区位优势,整合文旅资源,打造甘肃乃至西北文化旅游“雁阵模型”的排头兵。
相关新闻
- 2018-09-06第八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端对话昨举行
- 2018-09-06第八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端对话昨举行
- 2018-09-06弘扬黄河文化发展全域旅游 第八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开幕
- 2018-09-06弘扬黄河文化发展全域旅游 第八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