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水家岔村:农民变股东的幸福生活
原标题:水家岔村:农民变股东的幸福生活
记者吕霞 通讯员刘燕
记者前去甘谷县金山镇水家岔村采访的时候,恰逢一场秋雨过后。在该村村头的秀金山杂粮种植基地记者看到,被雨水洗过的花椒树红绿相间格外好看,成片的党参长势喜人,田地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水家岔村四面环山,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小气候,旱涝保收,一直以来是甘谷北部山区的粮食主产区。”秀金山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席强告诉记者,“在金山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结合‘三变’改革,流转土地478亩,引导当地农户土地入股300多亩,主要种植杂粮、花椒以及中药材,盘活了农村的大量闲置土地,也让农民成为了合作社的股东。”
“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就我们老两口,土地都撂荒了。听说土地能够入股合作社,且年底有分红,我们还能到合作社去打工挣钱,我就入股了6.8亩土地。”今年65岁的水家岔村农民王黑长告诉记者。自从入股后,他每年能领到近3000元的分红,他本人也在合作社打工,每月能收入2400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有销路、不愁卖,这是广大农民最实在的想法。“现在,村里有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不出去了,跟着合作社种杂粮花椒。只管种,销路都是合作社帮大家联系的。今年我家里种了3亩花椒,合作社联系省外的客商都已经卖完了,算下来收入两万五。”该村村民王岁芳说完这些喜上眉梢。
记者了解到,为了补齐、提升产业不大、产业不强的短板和弱项,甘谷县出台了产业扶贫“1+6+1+1”实施方案,要求各乡镇本着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的原则,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同时要结合农村“三变”改革,鼓励引导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入股、配股的形式,与村级组织和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席强介绍说,秀金山合作社的“三变”改革主要依托花椒种植,入股农户已达115户。收益分配方面,前15年采用“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方式进行,即第一个5年为保底分红每亩每年400元,由于栽植的花椒前5年基本没收益,所以没有效益分红。第二个5年保底分红每亩每年400元,效益分红每亩每年600元。到第三个5年每亩400元的保底分红仍然不变,效益分红上涨到每亩每年1100元。从第十六年开始,由入股农户按照自己的入股面积进行承包经营,收益的70%归入股农户,30%作为管理费归合作社所有,主要用于农技培训、品牌推广等。资金变股金方面目前已有4户农户以资金方式入股,每年每万元定额分红800元。
“目前,合作社不但发展农业种植,还正在建设杂粮、花椒加工车间,设计年加工生产能力13000吨。另外,依托该村水坝,还准备开发集垂钓、农耕体验、果品采摘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让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让群众早日增收致富。”席强满怀信心地说。
相关新闻
- 2018-09-24积谷盈囤瓜果香 乡村振兴奔小康 甘肃陇原喜庆丰收节
- 2018-09-21【壮美黄河行 生态新甘肃】甘谷:“梯田+"立体综合治理 把 “贫瘠田”变成“金土地”
- 2018-09-21平凉市甘谷县:开启脱贫攻坚冲刺模式
- 2018-09-20甘肃天水甘谷:苹果“触网”架增收“金桥”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