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原标题: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义务教育普及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增劳动力绝大部分接受过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看着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进展,更能体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完全正确。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中,这一“坚持”体现着党中央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人民情怀,也正是让每个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的理念航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犹记2012年的初冬,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谈到人民期盼时,首先提到的就是教育。放眼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教育实践,高招录取向贫困地区倾斜,越来越多的穷山沟里走出了第一个大学生;30个省份实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钱随人走”惠及近1300万农民工随迁子女;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91.5%的学生……一个个数字,就像一缕缕阳光,将更好更公平教育的温暖投射到每一个角落,不仅擦亮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承诺,也照亮了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
今天,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教育已经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提质增效,发展总体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然而,从农村留守儿童“苔花心声”的催人泪下,到北大女孩“感谢贫穷”的引发热议,再到“寒门能不能出贵子”的心头之问,我们看到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飞跃背后,教育公平的内涵在因时而变,挑战和问题也依然紧迫:“有学上”的难题还未完全攻克与“上好学”的矛盾日益凸显并行,城市名校挤破门槛与乡村教育捉襟见肘并存。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需要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意味着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注定是乘势而上、久久为功的长期功课。
面向未来,如何呼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如何配置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如何让教育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唯有运用40年前扭转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教育向着“更好更公平”发力迈进。实际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到《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改革举措之频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沿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既定路线图,蹄疾步稳地推动落细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目标方能照进现实。
新中国成立时,10人中有8个是文盲;今天,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3.3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改革开放之初,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如今,全世界平均每5个在校大学生至少有1个在中国高校学习……今日之中国,兴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既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骄傲,又有“一山放出一山拦”的挑战。唯有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成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才能使每个人不分性别、不分城乡、不分地域、不分贫富、不分民族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走向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最强音。据人民网
相关新闻
- 2018-09-13从源头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来自甘肃定西的教育脱贫启示
- 2018-09-13陇南文县中庙镇召开健康教育暨健康扶贫政策宣讲会
- 2018-09-13浓墨重彩书写好嘉峪关教育“奋进之笔”
- 2018-09-13定西漳县:编印警示教育读本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