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作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兰州新区全力打造管理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运营成本最低现代化新区
原标题:转作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兰州新区全力打造管理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运营成本最低现代化新区
营商环境
政务大厅便捷优质服务
新能源车生产基地
新区二号湖
多湖水城
综合保税区
自去年以来,兰州新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打造“管理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运营成本最低的现代化新区”目标,结合今年全省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效,为新区高质量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强大合力
省委“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视频会召开以后,新区第一时间召开党工委会议和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会,传达学习省委“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视频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区“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明确提出下大力气整治作风顽疾,改善发展环境,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在新区落地生根。各部门、各单位相继召开动员会议,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全面开展各项工作。
按照省委要求,结合新区实际,研究制定了《兰州新区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围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环境整治、“放管服”改革、民生保障、脱贫攻坚等新区重点工作,对整治作风顽疾作了具体安排,明确了目标任务。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制定了本单位工作方案。成立由新区党工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管委会主任为常务副组长、管委会其他领导任副组长、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指导新区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同时,聘请“两代表一委员”和社会各界有威望、有能力的人士担任社会监督员,采取明察和暗访相结合、督促检查与公开曝光相结合、督导巡察与惩治警示相结合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作风建设年活动进行督促检查,并将督查结果纳入新区绩效考核范畴,作为月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有效促进了新区作风建设年活动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
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摆作风突出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紧密联系实际,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见人见事见思想的原则,畅通群众投诉渠道,深入查摆作风顽疾。通过班子议、领导点、自己找、主动问、相互帮、群众提等多种途径,既深入查找本部门、本单位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又深入查找干部个人方面的作风问题,切实找准了一批“地方病”、“流行病”、“部门病”和“个体病”,杜绝了形式主义和应付差事的现象。
围绕《兰州新区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聚焦作风顽疾,通过书面函件、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部门单位、驻区企业、基层一线的意见建议,并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梳理分析研究,采纳各类合理意见建议,增强了活动的实效性。通过新闻媒体等途径,及时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投诉邮箱,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截至目前,通过电话、书面、现场投诉及转办件,共受理作风问题投诉26件,已办结22件,正在协调推进4件,主要涉及征地拆迁,不动产登记等方面,已解决问题的群众满意率达100%。
坚持即知即改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工作
着眼于解决问题,立说立改、立行立改,狠抓了作风顽疾整改工作。对新区梳理出的作风突出问题,建立问题整改总台账,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并督促新区各部门、各单位建立本系统作风问题整改台账,形成了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压力传导机制。截至目前,共梳理各级领导班子作风问题375个、班子成员作风问题976个、干部职工作风问题10830个。
建立整改工作清单,靠实整改工作责任,认真分析研究问题根源,找准找实作风顽疾的表现形式,各单位主要领导作为整改落实工作第一责任人,班子各成员作为具体责任人,主动将自己摆进去,以上率下抓好各项整改任务落到实处,杜绝“眉毛胡子一把抓”、大而化之、笼而统之,问题整改工作做到了“准、实、细”。执纪问责组定期不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上级转办、领导交办和督查发现的作风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适时开展作风问题监督执纪问责。目前,严重警告处分2人,党内警告处分2人,告诫约谈3人,诫勉谈话5人,提醒约谈7人,通报批评32人。
深化改革创新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率先在重点改革领域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落地见效,为推动新区发展增添新动力。
新区县级机构设置由省、市、新区三级审批调整为省级一级审批,部门由省、市、新区三级管理变为省、新区两级管理,部门领导正副职分别由市委、新区党工委两级管理调整为新区党工委一级管理;管理机构实行大部制,将新区39个县级机构精简为30个,原7个产业园区整合为3个园区,部门内设科级机构由301个缩减为147个(压缩51.2%),除教育、卫生系统外不再设立事业单位。较好地解决了管理体制不顺、机构审批不统一,政出多门、管理层级多、职责交叉、效率低等问题。机构改革中压减机关干部50%以上,全部分流到园区、社区、国有企业,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承诺制、零收费、信息化、代办制”,将环评(重特大项目除外)、能评、施工图审查等8项技术审查类审批事项改为企业自主实施的承诺事项,梳理公布“最多跑一次”审批事项307项,审批时限由137个工作日缩减至40个工作日内,减免地方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网上办理或工作人员全程代办,开展项目一站式竣工验收试点,得到广大投资商认可。
进一步深化招商扶商政策改革、着力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全面实施普惠制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政策,只要在新区投资并做出贡献的企业,不分新老、大小、性质,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税费总额、科技创新、就业贡献,全部给予扶持奖励,降低企业投资、税收和创新成本;规范企业水、气、暖、运、住、行等价格、服务标准及时限,有效解决垄断行业服务效率低、重复高收费等问题;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和社保费用补贴政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积极发挥新区投融资平台作用,多途径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积极争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融资时限大幅缩短,融资成本下降30%以上。通过一系列创新改革举措,真正打造运营成本最低的新区。
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工资,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收入分配、职务升降、岗位调整、职称竞聘、评先选优、人员辞留“六挂钩”。实行绩效考核后,同级同岗月绩效工资最大差距达到35%,薪酬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充分显现,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氛围。
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按照做实做大做优新区国有企业的目标,将新区及部门所属的61个国有独资及控股参股公司,按照业务分类整合为市政、城投、金控等七大集团公司,全部与管理部门脱钩,从体制设计和管理制度上有效解决了管理混乱、企业充当“二政府”、发展动力不足、经济效益低、腐败风险大等问题。整合后的新区国有企业实力明显增强,融资能力大幅提升,经营业绩、利税和就业岗位倍数增长。
整治突出问题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围绕新区建设发展中遗留的采砂场管理不规范、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环境卫生脏乱差、烂尾项目面积大、中介市场混乱等突出问题,新区党工委以敢死拼命的精神,勇于担当、重拳出击,全力推进非法采砂、挖土及城乡环境整治,建材市场、工程质量及烂尾项目整治,重复高价征拆、违章建筑、违法侵占土地、土地闲置整治,违规审计评估、律师违法代理、黑中介整治,无效低效投资、高成本融资、假商骗商整治,审批环节多、前置条件多、服务意识差问题整治,宗族恶势力、社会治安整治,媒体唱衰新区、微信诋毁新区、诬告诽谤改革建设者整治等八大重点领域综合整治,深挖细查违法线索和干部作风问题,严打黑恶势力和利益团伙,深揪党员干部中长期存在的“关系网”和“保护伞”,彻底切断利益链条,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土壤。通过一大批遗留问题的快速解决,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亿元,新区政治生态、经济秩序、营商环境、社会治安进一步改善,为改革创新、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我们正在扎实推进中川镇环境和违法建筑综合整治和干部队伍整肃,彻底清除新区范围内面积最大、位置最醒目、多种问题突出的一颗“毒瘤”,加快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巩固扩大“八大整治”成果,使新区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发展环境更优、社会更和谐,全面提升新区对外形象和竞争力。
发展实体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首先,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大数据和信息化、新材料、精细化工、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职教产业等十大产业,第24届兰洽会共签约项目59个,较去年增加20.4%,签约总额达356亿元,较去年增加16.3%。特别是引进了清创人工智能云计算产业基地、九江德福6微米年产5万吨超薄铜箔、千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等一批绿色生态、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同时,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人气商气快速集聚;职教园区二期工程全面启动,甘肃政法学院、交通职业学院等10所院校加快建设,快速形成全国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为兰州新区及整个西部地区建设发展提供充足的高技能人才。
其次,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抢抓兰白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进一步规范新区产业孵化大厦管理运营,建成清华大学博奥生物集团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并投入使用,兰州兰石能源装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设立科研分支机构。从项目选择、政策扶持、跟踪服务等方面综合施策,积极推动和盛堂六类新药“芎归止痛滴丸”、凯博动脉止血等一批研发项目,帮助12家科技型企业获得基金投资和银行融资11.52亿元。组建创业导师团队,帮助智呈科技、深安环保等6户创新型孵化企业探索产业化路径,推动北科维拓、凯博药业等4家科技型企业快速实现产业化,国际通信专用通道、中科院大科学装置科技创新创业园、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一批高科技项目加快建设。
第三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复制推广18项自贸区制度,加快推动综保区—航空口岸—铁路口岸“区港联动”一体化融合发展,建成新区综保区及中川北站两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并投入运营,成功设立俄罗斯海外保税仓。积极参与中新南向通道建设,推进中亚、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新区空铁海公多式联运工程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获得专项资金1.2亿元和新开行贷款4亿美元,正在争取开通兰州至瓜达尔港的国际货运班列。依托中欧货运班列和铁路口岸,开展有色金属、氧化铝、粮食等大宗贸易,实现货物吞吐量24.35万吨,同比增长219%。中亚粮油加工产业园、氧化铝供应链平台及西北绿色新型铝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
2018年兰州新区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元,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7亿元,增长1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含已开工未入库项目),增长2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7亿元,增长12.1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9亿元,增长17.1%。
在不断深化“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中,新区党工委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把作风建设年活动作为抓好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持续强化思想发动,动员各级干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和恒心,深查细找,对号入座,迅速从表面化、浅层化解决问题的不良倾向中走出来,扎扎实实抓好作风建设年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良好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真心认同。
同时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对照问题清单,实行挂账销号,真正把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核心聚焦到推动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上,全力抓好整改落实。对能够立即整改的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需要一定时间整改的制定方案,创造条件整改,限期整改到位,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在项目服务方面,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健全“权力与责任相对应、责任与追责相对应”的工作制度,推动兰州新区权责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全面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从线下审批到网上审批的转变,推行“互联网+”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为确保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创新督查方式,定期不定期开展全覆盖、全方位、立体式的督导巡察,从一些项目进度慢、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重要事项久拖不决等问题中找出背后隐藏的作风问题。加大问责力度,严肃处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作风问题,特别对顶风违纪、问题反弹、屡教不改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从严追究相关责任,让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推动作风建设年活动向纵深发展。
相关新闻
- 2018-09-06服务先行提升企业获得感——武威市税务局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综述
- 2018-09-05《甘肃省优化建设领域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出台 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
- 2018-09-05《甘肃省优化建设领域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出台 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
- 2018-09-03兰州市出台《实施意见》八个方面优化营商环境 24条举措支持非公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