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华龙网】脱贫攻坚看甘肃|"特色"成脱贫"亮色" 西和绣娘巧绣幸福生活

18-08-26 09:27 来源:华龙网 编辑:李秀清

【专题】“改革开放40年新变迁 脱贫攻坚看甘肃”2018全国百家网媒扶贫攻坚典型宣传活动

  华龙网8月25月11时30分讯(特派记者陈星)乞巧是甘肃省西和县盛行的一种民俗活动,生活在这里的女人们,以心灵手巧的“巧娘娘”为崇拜偶像,创造出了属于自己唱不完的“乞巧歌”和世代相传的乞巧节。今(25)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种流传上千年的乞巧民俗活动,如今已经成了西和人脱贫致富的“新引擎”,曾经的妇女“赠品”已经变为增收“商品”,古老的“乞巧”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包集村全貌。中国甘肃网供图 华龙网发

  文旅融合古老“乞巧”激活旅游产业

  在男耕女织的漫长岁月中,青春曼妙的姑娘们,用心灵感悟着巧娘娘,用灵巧的双手编织着自己的梦想。乞巧节的风俗在中国各地曾经广泛流传,但随着岁月流逝,多半都逐渐消亡在历史的烟云之中,西和的乞巧风俗却顽强地、原汁原味地传承了下来。西和县乞巧节因流传久远、程式完整、参与人数众多,成为我国古代乞巧民俗的“活化石”。

  西河县石堡镇包集村是乞巧文化的主要发端地之一,作为甘肃省列民俗文化村,包集村自古有民间组织祭巧活动的习俗,乞巧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这里有专门的乞巧文化传习所,村上还有三位乞巧文化传承人。

  每年农历六月三十下午,村里的姑娘们都会穿戴盛装,列队整齐,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蜡纸品盘,在老年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边举行迎巧仪式。7天时间里,她们载歌载舞、祭祀祈福,将美好祝福与女儿心事一同倾注,成为当地七夕传统节日的独特民俗。

  悠久的乞巧文化,孕育了该村妇女能编善织的传统技艺,妇女们精到的刺绣针织才艺,代代相传,并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历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以绣花枕头、鞋垫、各类手工编织的工艺品等为主的乞巧文化产品不断走俏。

  西和县石堡镇党委书记杨勇告诉记者,在今年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中,包集村每天都要接待5000多人次的游客,直接和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已达到30多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包集村秉持着“文化促产业发展、产业促文化繁荣”的理念,不断丰富乞巧文化内涵,创新乞巧文化传播方式。通过把乞巧文化发展与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大力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巧手脱贫妇女“赠品”变增收“商品”

包集村刺绣示范基地。中国甘肃网供图 华龙网发

  旅游不仅给当地人带来生活的改善,还带动了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鞋垫、枕头、荷包、吊饰……在包集村妇女手工刺绣示范基地,记者在现场随处可见做工精美、针脚细腻、栩栩如生的绣品。

  杨勇透露,随着历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传统手工刺绣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以绣花枕头、鞋垫等为主的乞巧文化产品不断走俏,刺绣产品正逐渐由妇女“赠品”转变为促进妇女增收的“商品”。

  “我做刺绣的活有6年了,一年能挣近2万元,比起之前务农种庄稼,收入增加了近10倍,我们有信心实现脱贫。”西和县石堡镇包集绣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61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绒花一边做刺绣一边对记者说。

  在西和县包集村,和张绒花一样的农村妇女有很多,她们通过刺绣、草编等职业,在自家门口依靠灵巧双手致富增收。

  “以前我们就会做刺绣,但因为没有销路,谁也没有想到刺绣也能成为脱贫致富的路子。现在国家的政策非常好,驻村的党员、干部帮助我们找销路、卖产品,想不脱贫都难。”张绒花说。

  记者了解到,包集村还通过充分发挥妇女长期从事手工编织的传统优势,在2014年年底由村支部牵头组建了手工编织协会。在此基础上,2015年12月,女能人吕小红发起12个股东组建了包集绣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辐射带动周边15村21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00多名农村妇女利用农闲时间从事刺绣、草编行业。

  杨勇告诉记者,今年7月,包集村还得到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妈妈制造”专项基金资助,在包集村设立了“妈妈制造”合作社,带动不能外出打工的贫困妈妈们就地创业脱贫,并且还可以将传统工艺品推向市场,形成可持续的订单,不断推动妇女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包集村通过将传统乞巧文化与现代妇女事业的发展融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充分激发了全村广大女性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现了乞巧文化的独特内涵。”杨勇告诉记者,下一步,包集村将继续按照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协会+农户”“党支部+养殖场+农户”等多种产业经营模式,强化“造血”功能,引导鼓励村民主动参与“脱贫攻坚”行动中来,大力培育多元产业,积极探索多种带贫模式,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让村民收入大幅提升,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民勤:蹚出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 民勤:蹚出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
  • 张掖“非遗”走上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向全国“云展演” 张掖“非遗”走上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向全国“云展演”
  • 甘肃省3部《条例》8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3部《条例》8月1日起施行
  • 甘肃省高考评卷工作开始 甘肃省高考评卷工作开始
  • 甘肃省有普通高校50所成人高校5所 甘肃省有普通高校50所成人高校5所
  • 麦积山景区邀中高考生免费畅游 麦积山景区邀中高考生免费畅游
  • 甘肃省将开辟重大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 甘肃省将开辟重大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
  • 省际公交惠及甘青居民互联互通 省际公交惠及甘青居民互联互通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省2020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
2   陇南宕昌:“送法进企业”营造发展环境
3   陇南康县:实行“枫桥”模式提升治安水
4   陇南康县:免费共享电单车助力高考
5   陇南礼县:开展精准脱贫“巩固提升”行
6   陇南武都:以常态化巡河 落实“河长制
7   甘肃省政协调研组在陇南市调研相关工作
8   陇南市举行2020年突发地震灾害情景模拟
9   民勤:蹚出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
10   张昉在陇南成县二郎乡调研指导脱贫攻坚
11   孙伟来金调研时强调:大力推进脱贫攻坚
12   2020年全省法院执行工作会议在金昌召开
13   金昌被中宣部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14   甘肃省副省长常正国任退役军人事务部副
15   甘肃岷县:药乡焕发新活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