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西屯镇白草坡村党支部加强基层党建树文明新风—— 这个党支部,威信为啥这么高?
原标题:灵台县西屯镇白草坡村党支部加强基层党建树文明新风—— 这个党支部,威信为啥这么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新时期农村基层党支部,能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带着党员群众干起来,让他们富了口袋富脑袋?
灵台县西屯镇白草坡村党支部通过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探索以制度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成立红白理事会抵制天价彩礼,带领党员群众探索出了一条党组织领导下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好路子,使支部找到了位置,党员找到了平台,群众找到了标杆,画出了全村共谋发展的“同心圆”,带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去年,白草坡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7438.70元,在贫困县灵台县,堪称“第一村”。
选准发展领路人,建强村级主心骨
去年开春到秋天,白草坡村东庄社33户村民发现,承包他们40亩地种果树的一家外地客商连续半年没了身影。
眼瞅着种了3年的果园一天天荒芜下去,大家着急“疯”了,怎么办?
村里动员包括本村在内的全镇村民出面承包,可没人愿意填这个“窟窿”。这些果园,多半年都没好好上肥,管理又没跟上,看样子长不好了。再说,一年下来,土地流转费、肥料、雇工等种种费用合计起来,最少得15万元左右。
僵持了一个多月后,在村社群众大会上,村支书任银珠站了出来:“没人承包,我来!”话音刚落,掌声四起。
任银珠一承包,不但33户村民的流转费有了着落,而且果园现在还吸纳了村里的17名贫困户打工。
关键时刻,任银珠不是头一回站出来了。
十年前,白草坡村“烂杆”极了,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做粮油生意的任银珠在镇党组织的再三劝说下,挺身而出,当上了村支书。
当年,白草坡村成了全镇第一个硬化道路的村子,告别泥土路,走上柏油路,村民心劲一下足了。
白草坡村318户1200人,有210人是瓦工、木工等技术工人。可发展不能光靠劳务产业,当年,任银珠带领村民发展起了苹果产业,流转了460亩地,在全镇第一家集中连片栽植果树。如今,全村果树面积有1186亩。
日子一天天好了,4年前,村里盖起了“小康屋”。夏末秋初,走进白草坡村,眼前一栋栋青砖白墙的农家院落,房前屋后花红柳绿,乡村美景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风景画。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前年,村“两委”换届时,班子又进一步选优配强。现在白草坡班子成员人人都是顶梁柱,敢碰硬、敢担当,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全力支持。
最近,为了进一步壮大苹果产业,他们又组织群众流转860亩土地,让县里国有企业——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农村“三变”的形式,管理经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夯实党建主阵地
“好侄儿,你权力大得很,给我个低保,还不是你张嘴一句话的事?”8月9日上午,记者正在白草坡村采访时,得了脑溢血后遗症的村民任义洲和老伴一道来到村委会,找到了小他一辈的任银珠。
“您看,村里便民服务站墙上贴的村干部‘小微权力’28项规范,每一项都清楚,看我究竟能有啥权?大兄弟在福建都开上车买上房了,您这真不符合规定。”任银珠解释起来头头是道。
放在一年多前,任银珠说这些话底气还没这么足。他的“挡箭牌”,正是灵台县探索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所建立的权力清单。
去年以来,灵台县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紧盯村级组织日常事务运行和村干部职责履行的关键环节,梳理归纳村级“三资”管理、强农惠农政策资金落实、村级公益性项目建设、社会保障救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便民服务等六大类28个小项,形成了“小微权力”正面清单。
“有了这个权力清单,村干部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该怎么干,都是按照图表来,谁也不敢藏着掖着。现在,群众心里明白,也换来我们清白。”任银珠告诉记者。
为了确保村民监督公开透明,白草坡村还在县里的要求下,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论评低保、贫困户,还是领取民政困难救济、危房改造补助,村里大小事都要讨论、结果要投票、全程要公示。
今年春天,去年刚脱贫的村民何元灵,在外地打工摔伤了。作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垮掉了,他家又得重新返贫。
可他返不返贫,村干部说了不算。村里召开党员群众会集体商议。最终,何元灵不仅重新返贫,大家还纷纷签字同意,给他申请二类低保。
“把权力交给群众了,干群关系好了,自己挨的骂少了,还越来越有威信了。”任银珠感慨地说道。
白草坡村还着眼解决服务村民“最后一公里”问题,建成集民政、社保、计生、合作医疗、综治、司法等服务为一体的村级便民服务站,积极主动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还帮他们办理相关证件、代缴水电话费,村民办事方便多了。
整治天价彩礼,引领乡村新风尚
说起儿子任涛即将操办的婚宴,白草坡村村民杨烈秀开心极了:“女方彩礼要的少,我们的婚礼也会按照村里婚丧嫁娶统一标准举办,现在,过个事,既省钱又省心。”
对“天价彩礼”、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陋习说“不”!早在5年前,白草坡村党支部就积极引导村民破除陈规,倡导文明新风。
当时,村民纷纷在建“小康屋”。有一段时间,任银珠发现,村民们上个梁,都互相吃酒席,为这,盖房过程中经常停工。
新房好建,新风难树。任银珠下定决心,由村党支部介入,党员干部带头倡导示范,引导成立群众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由他和村主任以及威望高的乡贤主持,负责婚丧嫁娶事宜,发出移风易俗倡议书,规定宴席的桌数、烟酒标准,而且不准再像以往那样,各自将礼单贴在大门外公开晒出来。
村民郑拴秀清楚地记得,两年前她嫁大姑娘时,任银珠上门给她家做了好几回思想工作,让她别要那么多彩礼,要不,孩子拉一屁股账,小两口日子肯定不幸福。最后,本县的她娘家亲戚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彩礼要这么少?
现在,白草坡村规定的红白事标准,让村民不再互相攀比,也不必担心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瞧不起,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风气逐渐形成。
让一颗颗小小的星星照亮村民的内心。在县里的引导下,白草坡村多年来还广泛开展“致富星、孝爱星、守法星、诚信星、新风星”的“和谐五星”创评农户活动。现在,谁家有“星”无“星”,谁家“星”多“星”少,成了村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镜子。
去年,灵台县还要求每个村子在每月第二周星期四开展“党员定期活动日”。结合这一“规定动作”,白草坡村党支部认真践行“两学一做”要求,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将“农民夜校”和道德讲堂等“自选动作”结合起来。每到这天,大家学思想,党员讲政策,专家教技术,群众谈体会,形成了党员“比学赶超”的氛围。
党支部威望高了,吸引力强了。每到“党员定期活动日”这天,行动不便的78岁老党员任志敏都会左右手各柱一个拐杖,坐上电动车,来到村部参加活动。“不来,心里总缺个啥,咱作为村里的党员,真是自豪!”(宋振峰)
相关新闻
- 2018-08-09金融“活水”润泽陇原致富梦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精准扶贫纪实
- 2017-04-26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理事长雷志强接受组织审查
- 2017-03-18“携手共建和谐金融 倾情服务陇原百姓”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 2017-03-18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诚信宣言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