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皋兰:光伏产业“照亮”脱贫路
原标题:皋兰:光伏产业“照亮”脱贫路
编者按:精准扶贫,产业是关键。2018年,我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产业扶贫,用好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和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确保每个村都有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稳定增收的渠道。近年来,我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发电、特色养殖、特色种植等特色产业,在许多贫困村奏响了产业扶贫的主旋律,让“输血”变成“造血”,助脱贫促发展。但也应该看到,在一些地方,产业脱贫变成一种“表面文章”,还停留在给钱送物的阶段。产业扶贫如何走“深”?为此,本期特推出“产业扶贫”专题,思考如何将农村贫困群众带入到产业体系中,为持续脱贫提供支撑。敬请关注。
近年来,皋兰县积极探索发展多元富民产业新路子,抢抓实施光伏发电扶贫的政策机遇,通过探索建立“光伏+扶贫”的新机制,实施光伏发电扶贫项目,走出了光伏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经济收入。
豆家庄村是皋兰石洞镇的一个自然村,今年75岁的村民王玉灿是村里的贫困户,几年前家里发生不幸,儿子离开人世,留下一个年幼的孩子。老两口只有5亩多地,种植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收入微薄。
2016年,皋兰县引进光伏发电产业,在石洞镇丰水、涧沟和魏家庄等11个村选择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积极争取精准扶贫专项贷款380万元,王玉灿成为石铜镇的首批试点农户。
2月5日下午,王玉灿带笔者参观了他家的光伏发电站。在他家门口,一排整齐的发电板组成了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现在是11.9度,这是半天发的电量。”王玉灿说,这台发电站的功率是6.24千瓦,冬季每天大约能产生28度的发电量,夏季日照时间长,可以发电38度到40度电。对于这个新兴的设备,王玉灿每天都会把发电板擦得干干净净。他兴致勃勃地向笔者介绍,2016年4月,他在镇村干部的动员下,决定安装发电站,发电站从设备到安装要5万元钱,他是低保户,没有钱,镇政府做担保,贷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购买并安装了这台设备。王玉灿说:“发电站每天靠日光产生的电量并入国家电网,每度电获取收益0.82元,每年下来将产生8000元到一万元的收益,依靠光伏发电的收益已经脱贫了。”
目前,石洞镇共有76户村民已经安装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石铜镇党委副书记王绍东说,农户家光伏发电站产生的电量以8毛多的高价并入国家电网,但按照市场价实际上在四五毛钱,中间差价由政府补贴,项目受益农户可连续创收20年。
据介绍,为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贫困群众稳定增收难等问题,皋兰立足村情户情实际,创新“光伏+扶贫+贫困村+贫困户”扶贫增收新模式,采用村级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两种方式推进光伏扶贫,项目重点扶持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以及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贫困村,鼓励动员贫困村、贫困户积极参与建设,并对确无能力自筹的贫困户,由县政府对接落实贴息贷款,让贫困户共建共享光伏扶贫成果。
2017年,共投入资金1105万元,在25个贫困村建设村级电站18座、户用分布式系统21套,总装机容量1453千瓦,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带动299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记者 于永昭)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