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精神到山村
原标题:党的十九大精神到山村
11月22日,永昌县新城子镇西湾村,这个祁连山北麓的小山村,尽管气温低至零下13摄氏度,风力达5至6级,但天气晴好。留守在村里的20多名老党员在乐享幸福生活的同时,接受着各级各类送学队伍“传经送宝”。他们在集中领学、研讨帮学、一对一送学的浓厚氛围中,领悟着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博大精深。
记者一行随前来送学的新城子镇镇长肖振华、党委副书记郭如鑫,走进老党员、原村干部沈万林家。只见窗明几净的小康样板房里,电视、沙发、炉灶等设施一应俱全,一室一厨一卫、48平方米装修精干、实用的住宅一点不比城里人住得逊色。沈万林的老伴坐在炕头的暖阳下做着针线活,他本人趴在茶几上认真地阅读着《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书上用各种线条标注出重点、要点和关键词、警句等。
见到有客人进来,沈万林赶紧起身,问候见礼,端茶倒水,嘴里还不忘和大家分享对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感悟:“十九大报告主题好、蓝图好、内容实、措施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新时代的号角,太令人振奋啦!‘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掷地有声,‘十四个坚持’铿锵有力,‘四个自信’振聋发聩。”沈万林还分别说出了“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十四个坚持”“四个自信”的具体内容,这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位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地道道的老农民。
今年70岁的沈万林是西湾村原党支部书记,从1985年起,他先后担任过村委会文书、副主任、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退休。凭着好学勤思、踏实肯干、开拓进取,他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那时的西湾村底子薄、面貌差、百姓穷,咱们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收效不大。十八大以来的5年,西湾村在市、县、乡三级的支持和帮扶下,在村上新的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农业生产条件和村里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收入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言语间,除了发自肺腑的欣喜和感佩,沈万林还有一丝老骥伏枥的不甘和遗憾。
如今的西湾村,99%的土地被流转,由种养大户和合作社来经营。新城子镇政府抓住政策机遇,在各级帮扶单位的帮助下修建了3个蓄水池,蓄水1800立方米,覆盖近万亩的土地,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的同时,土地流转费从原来的三四百元提高到现在的七八百元。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青壮劳力经过培训,被有计划地输转到新疆、青海等邻近省区和周边市县,还有的依靠土地做季节工。收入来源多元又丰厚。为了使村里留守老人安享晚年,甘肃绿城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施正迁捐资270万元,集中建设了20套小康房,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及生活困难的老村干部、复退军人、残疾人、二女户等,拎包就可入住。沈万林居住的就是其中的一套。
党的十九大闭幕之后,为了让十九大精神人知人晓、落地生根、落实见效,新城子镇创新学习方法,通过镇机关党员集中学习、辅导研讨、测试演讲,流动党员和城市社区联合轮学、帮学,各村党员尤其是老党员,由包村领导和驻村工作队员上门送学三种方式,认真推动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
“11月1日,镇党委书记吴寿年同志为我们领学十九大报告;11月9日,村党支部书记赵世俊为我们领学《党章》(修正案);11月16日,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马永毅带工作队员入户调查,给我们讲解十九大报告中对‘三农’工作的利好政策。他们还认真征求大家对下一步做好全镇工作及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这让我们的学习既有全局性又有针对性。”沈万林说。
同来的镇长肖振华,握住沈万林的手说:“通过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和广泛征求意见,结合新城子镇的发展现状,我们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与人居环境同步改善,着力打造‘一胜地三基地’(即美丽田园观光避暑胜地、高原夏菜规模种植基地、食用菌工厂化循环基地、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美丽新城子。你们这些老党员们可得发挥余热呀!”
沈万林斩钉截铁地说:“那是当然。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的发展成果,我们该享受的都享受到了;十九大关于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政策,让我们吃了定心丸。我们要继续发挥好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但要学好十九大精神,还要落实好十九大精神,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发挥我们的余热,让西湾美丽起来、文明起来!”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