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下决心 找出路 定西市打造产业扶贫新“样本”亮相
原标题:打造产业扶贫新“样本” ——定西市产业扶贫工作综述
记者 杨世智 定西日报记者 苟广斌 晁君杰 张莉芳
长期以来,如何让定西摆脱贫困的“帽子”,让定西农民精准脱贫和稳定致富,是定西广大干部群众一直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为了找到答案,定西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充分发扬“三苦精神”,在国家先后开展的“三西”扶贫和开发式扶贫行动中,先后解决了吃饭问题和温饱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定西市广大党员干部再次投身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中,探索让定西彻底摘掉“穷帽子”、拔掉“穷根子”的发展之路。
在这一探索实践中,定西市以产业扶贫为核心,在推动马铃薯、中医药、草牧、果蔬等优势主导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转型升级、由弱变强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光伏发电、文化旅游等新兴富民产业,不仅让这些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使其成为农民实现精准脱贫和稳定致富的新引擎。
2016年年底,定西市农民可支配收入6522元,其中60%以上来自特色产业。
马铃薯:从“救命温饱薯”到“致富小康薯”
在民间流行一句话,定西有“三宝”:洋芋、土豆、马铃薯,颇为幽默地诠释了马铃薯在定西发展中的分量。
过去,在粮食颗粒无收的年份,块茎深埋地下的洋芋总能收个三五筐,养活了一代又一代定西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定西连续多年遭遇大旱。定西市提出“压夏扩秋”计划,决定扩大洋芋种植面积,以此抗旱保收。经过几年试验摸索,1996年定西市提出实施“洋芋工程”,开始大面积推广马铃薯种植。之后,随着产业的初步形成和发展,2008年,定西市提出打造“中国薯都”的构想。
从“压夏扩秋”到“洋芋工程”,再到打造“中国薯都”,定西人艰难探索了20年。
20年来,定西市委、市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苦干巧干,推动马铃薯产业先后走过了自给自足、产业培育、快速发展、全面提升、转型升级五个发展阶段,产业体系趋于完善,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20年来,定西跻身于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成为全国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薯制品加工基地,获得了“中国薯都”的美誉。下辖的安定区、渭源县分别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定西马铃薯”也因此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荣获“全国十大魅力农产品”称号。定西马铃薯也因个大皮薄、色光质嫩、营养丰富,成为全国各大市场的“宠儿”,部分还销往海外。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年销量在200万吨以上。
2016年,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302万亩,产量500多万吨,总产值148亿元;种薯生产企业达到32户,年产脱毒种薯240万吨,生产原原种10亿粒,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有万吨以上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28家,年加工能力80万吨;现有马铃薯主食生产企业15家、生产线22条,产能已达到12.57万吨。
2016年,因马铃薯产业带动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22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依托这一产业,已有4.1万户17.2万人贫困户直接脱贫。昔日不起眼的“洋芋蛋”,如今已发展为定西市产业链条最完整、农民从中受益最多、扶贫效果最好、发展潜力最大、国内外影响力最深的农业支柱产业。
有媒体曾评价说,马铃薯堪称定西的“扶贫状元”。定西农村的脱贫史,某种意义上就是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的发展史,成为深度贫困地区面向市场、扬长避短、产业扶贫的“定西样本”。
产业集群:最大限度助农增收
与此同时,定西市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培育和发展新兴富民产业,坚持走“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之路,众多产业形成产业集群。
中医药产业,是这个产业集群的成员之一。定西自古就以“千年药乡”著称,是全国“道地药材”的重要主产区之一,适宜300多种中药材生长和发育。近年来,定西市致力于打造“中国药都”。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50.18万亩,分别占全省种植面积的一半、全国的六分之一,形成了岷县当归、陇西黄(红)芪、渭源党参三个特色鲜明的中药材优势种植带,成为全省重要的中药材主产区和全国重要的优质道地中药材药源生产基地,总产量23.17万吨。全市中药材加工企业发展到210户,工业总产值56亿元;全市5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交易中药材80万吨,交易额160亿元。其中,陇西县已成为仅次于安徽亳州的全国第二大中药材专业批发交易市场以及北方大宗药材的价格形成中心。2016年,中医药产业为全市农民可支配收入贡献1487元。
草产业是这个产业集群的另一个成员。长期以来,农民们始终都在“种草养畜、草畜平衡”自给自足的思维中转圈子,走着“种草—养畜—卖钱”的单一发展路子。2012年,这一状况被一家名叫甘肃民祥牧草公司的龙头企业打破。当年,这家企业开发生产的裹包青贮饲料远销国内各大牧场,也让定西人看到商品饲草规模化生产的潜力。为此,定西市委、市政府将牧草作为一个独立产业发展,在政策、资金、技术等多个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并适时提出打造“中国西部草都”的思路。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如今牧草产业已成为定西继马铃薯、中医药产业之后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种植牧草也成为农民增收,特别是贫困户精准脱贫的新的增长点。截至2016年底,全市牧草种植总面积400万亩。依托优质牧草种植优势和玉米秸秆的饲草加工转化,全市养殖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以千家万户适度规模养殖为基础,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为重点的种养加工一体化、草畜循环发展的新格局。全市牧草产业总产值140亿元,农民人均草牧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6%。
定西市产业集群的成员还有果蔬产业、劳务产业,以及发展势头强劲电子商务、光伏发电、文化旅游等新兴战略性富民产业。其中,2016年全市共输转城乡劳动力63.82万人,完成劳务收入115.33亿元,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8071元。
这些产业集群里的成员尽管特色不同、模式各异,却都有同一个目标:最大程度助农增收,最大程度加快脱贫步伐。
全新模式:让市场主体成为扶贫主体
脱贫攻坚关键在增收,关键在发展产业。近几年,定西市委、市政府在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过程中创新推行“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村、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进”产业扶贫模式。这一模式将有限的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与发展优势产业、发展县域经济联结起来,将建档立卡户与企业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联结起来,利用市场思维抓扶贫,借助市场力量抓扶贫,开创了定西市精准脱贫工作的新局面,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新动能。
“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户走”方面,在不改变项目和资金用途的前提下,紧盯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的要求,以“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村、贫困户走”为思路,将产业扶贫项目集中安排在869个贫困村实施,为14.4万户贫困户落实精准扶贫贷款65亿元,用于发展富民产业;全市15.19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发展马铃薯、中药材、蔬菜、全膜玉米等特色增收产业140.53万亩。
“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方面,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健全、规范提升和作用发挥,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贫困户共同发展。目前,定西市1829个村共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250个,家庭农场229个,建立各类产业基地350万亩,带动农户30万人闯市场,其中7万贫困户加入2691个合作社,占到全市贫困人口的78.3%,实现贫困村组建合作社全覆盖、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采取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贫困户生产资料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分红增收。其中引导3782户贫困户流转土地3.75万亩,户均增收535元。
“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方面,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领头羊”“排头兵”作用。全市共引导5800多个合作社与908个龙头企业建立结对关系,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市场、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把合作社作为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加快发展机械化、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现代农业,实现企业做大、合作社做强、农民增收的多重效应。
“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方面,龙头企业抢抓全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定西先行先试、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先行试验示范区建设等政策机遇,主动适应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全市各类龙头企业共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3个,引进扶持龙头加工企业267家,其中马铃薯主食化加工企业10家,具备中医药配方颗粒生产能力企业10家;扶持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0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0家,全省农业产业化大型龙头企业4家,既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又提高了产业扶贫效益。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曾经“苦瘠甲天下”的定西越来越自信。
相关新闻
- 2017-08-31甘肃金昌紫金云产业园区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开工
- 2017-08-29小核桃大产业 2017·甘肃陇南成县核桃节暨县域经济发展论坛开幕(图)
- 2017-08-31全国产业扶贫(甘肃定西)现场观摩会召开 屈冬玉杨子兴出席并讲话
- 2017-08-30甘肃省启动千亿产业扶贫专项贷款 我市三县两区均纳入贷款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