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天使之翼”实践队:一支毛笔一声秦腔一场远行(图)
胡麻地里打鼓演唱的老人及社会实践队员
从黄河北岸到塌山之南,浓浓的乡情和深厚的民俗文化让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天使之翼”实践队的队员与通渭县张河村的父老乡亲们搭建起一座“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和“亲情之桥”。
近日,“天使之翼”实践队师生,响应中宣部“三下乡”活动号召,从黄河之滨前往通渭县新景乡张河村沟门社进行社会实践。队员们在当地进行了农村书法艺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调研,也感受到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的“乡愁”沉淀。
一支毛笔书写春夏秋冬
“天使之翼”社会实践队进入沟门社的第二天,便对当地的书法艺术展开了详细的探寻,并采访了当地颇有名气的书法爱好者张鸿先生。
进入张鸿的书画装裱室,窄小的房间里贴满名人书画,长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以及书画装裱工具。张鸿告诉队员当地的一个俗语:“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并且解释说:“不是通渭人,不是指他不是通渭的儿女,这句话意在强调通渭家家户户皆有字画,这是通渭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底蕴所形成的。”
张鸿向队员们介绍,毛笔书法起始落笔皆有不同,可以从任何方向落笔,但殊途同归。并为队员们讲解了行草中字体空间布置、墨汁浓淡以及用笔方向等书法知识。经过深入浅出地讲解及简单培训后,张鸿逐个指导队员书写一些简单的毛笔字。
暑期实践队队员、非洲苏丹籍留学生何利明发出感叹,“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
一声秦腔体验酸甜苦辣
沟门社的每个夜晚都以秦腔开始以秦腔结束,其音袅袅,其色苍苍,飘荡在沟门社的夜空。实践队队员走进沟门社文体活动中心,有时观看当地的纪录片《沟门爱情》,有时教当地的乡亲们跳锅庄舞,有时聆听乡亲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耳边总是回响着秦腔爱好者那铿锵健壮、沧桑有力的秦腔之乐。
队员们也向乡亲们学习二胡、板胡、唢呐等器乐。“它们看起来似乎容易,但操作起来却很难。当努力跟着相亲们学习一些音符、拍子和节奏,试着在二胡的两根弦上找准每一个音符,试着找到唢呐的气门,却只能拨弄出最简单的音符。”队员吴江江告诉记者。
沟门社王双全老人说,由于山川和风俗的不同,沟门社的秦腔有它独特的味道。王双全老人向队员们介绍,“我在孩童时,放羊的时候就学会了笛子,当时没有钱去买乐器,便用椿树枝做成笛子,青蛙皮做成二胡,算是自学成才。”
王双全会弹奏二胡和板胡,会吹唢呐,每一件乐器都是他毕生的爱好。在沟门社文体活动中心,队员们看到一个革命日记本,这是由当时的一个兵团奖励给为革命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而它的所有者便是秦腔乐队中的一位老人。
这位老人向队员们讲述起峥嵘岁月,“我曾经在部队服役,所在的排18个战士都精通各种乐器,包括二胡、手提琴和扬琴,可谓多才多艺,而且我们全都会唱秦腔,在那个年代,秦腔为很多热血男儿提供了精神支柱。”
一场远行拉近城市乡村
“天使之翼”社会实践队队员来自于城市,这一场远行,让他们走进了沟门社,走进了贫困乡村,感悟到了生活的一些真谛。
队员们帮助乡亲们收麦子、打场和浇水,在“沟门社文体活动中心”篮球场划边线。队员们所做的力所能及的劳动,赢得了沟门社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支教过程中乡村孩子们都表现得积极而友好,有时候虽然很捣蛋,但是一个个都很真诚。依然记得孩子们在听明史时那渴望知识的目光和明白缘由后天真的笑容。”队员吴江江在向记者分享他给孩子们上课的感想时,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天使之翼”实践队带队老师刘正刚说,社会实践不仅是让队员们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不仅是了解沟门社深厚的文化,更多的是让队员们发现传统民间文化的魅力与现状。“民俗文化如何去发展,如何去传承,这是当前大学生应该深思的问题,也是大学生肩负的重担之一。”
- 2017-07-31定西渭源秦腔历史剧《渭水医魂》在京上演
- 2017-07-07秦腔历史剧《渭水医魂》将于7月8至9日赴京展演
- 2017-06-26临夏州秦腔唱响旅游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