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英三国青年“重走艾黎、何克之路”文化寻访活动圆满落幕
寻访团在兰州合影
中国甘肃网7月28日讯 (本网记者 宋芳科 文/图)我们以艾黎、何克的名义相约中国,用寻访去感知艾黎与何克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从上海愚园路上的艾黎故居到陕西宝鸡窑洞工厂,从中国工合诞生地武汉到张掖山丹艾黎、何克陵园。一路追寻,一路思索,三国青年对艾黎、何克的中国故事更加认同与钦佩。7月27日,随着寻访团一路追寻聚首北京,完成各项活动,中新英三国青年“重走艾黎、何克之路”文化寻访活动也宣告圆满落幕,三国青年认识艾黎、何克,宣传艾黎、何克精神的行动已经启程。
新西兰同学舞蹈表演
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甘肃省教育厅主办,兰州城市学院、中国甘肃网承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上海虹口消防中队、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张掖市山丹县人民政府、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陕西凤县文化广电局协办的中新英三国青年“重走艾黎、何克之路”文化考察行动在结束所有寻访议程后,于7月27日在北京圆满结束。
中国同学与新西兰同学联欢
本次寻访活动从路易·艾黎首次踏上中国热土的所在地上海出发,一路追随艾黎、何克的中国足迹经过武汉、宝鸡、凤县、山丹、兰州这些艾黎、何克生前曾经战斗过或留下文化传承的地方,最后聚首北京。完整走过艾黎、何克的中国行程,寻访路线长达5500公里,跨越大半个中国。
下面请跟随中国甘肃网随团记者的镜头,来重温艾黎、何克的中国故事。
上海愚园路
上海:弄堂深深寻足迹
上海外滩夜色璀璨,东方明珠光彩照人。90年前,路易·艾黎就是从这里踏上中国的热土,开启了与中国人民长达60载的相伴情怀。弄堂深深最具上海风情,艾黎的足迹就在弄堂深处。无论是上海路易·艾黎故居的红色电波,还是虹口消防中队的艾黎队长。探寻这些曾经的足迹,人们都会发现路易·艾黎在内心深处对中国人民的热爱。
横滨正金银行旧址
武汉:中国工合诞生地
武汉滨江大道,犹如一座近现代建筑博物馆。随处可见的优秀建筑透露着这里往昔的繁华。原横滨正金银行旧址就是武汉优秀历史建筑代表之一。1938年8月5日由路易·艾黎等进步人士极力倡导筹备的“中国工合”在这里成立。“中国工合”成立为抗战做出特殊贡献。从成立到1942年,“中国工合”各级组织在中国10多个省吸纳了数以万计的难民和失业工人,建立了2000多个工业合作社,生产数十种民用消费品和军需品。
宝鸡窑洞工厂
宝鸡:窑洞工厂话抗战
陕西宝鸡申新工厂,窑洞里的机器轰鸣表达着每一位普通中国人的抗日意志。在工厂被炸,家园被毁的情况下,处在宝鸡长乐塬下的窑洞工厂,依托洞洞相连的窑洞为掩护,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加紧生产,为前线将士提供了宝贵的战时物资。而窑洞工厂的开挖就是路易·艾黎等人给出的建议。
艾黎、何克收养的聂氏四兄弟
凤县:故居无声诉真情
秦岭脚下的山水小城凤县,因为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和艾黎、何克故居而充满了艾黎、何克元素。无论是艾黎路还是何克巷都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人民对两位国际友人的怀念。在双石铺的艾黎、何克故居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当年艾黎、何克在这里收养了革命英雄后代聂氏四兄弟。
张掖山丹艾黎、何克陵园
山丹:伟人长眠守故乡
焉支山下的小城张掖山丹有艾黎大道,在这里艾黎何克的影响无处不在。培黎工艺学校的西迁岁月,乔治·何克的英年早逝都是感人至深的往事。如今,路易·艾黎、乔治·何克就长眠于此。在他们眼中山丹就是第二故乡,艾黎、何克陵园静谧守望着这座西部小城。
兰州城市学院培黎校区艾黎雕塑
兰州:一脉传承说教育
从培黎工艺学校发端,路易·艾黎、乔治·何克的教育事业在兰州延续,兰州培黎石油学校的建立,到兰州城市学院的一脉相承。路易·艾黎在兰州留下的浓厚的文化氛围。兰州安宁培黎广场,百米浮雕展示了艾黎、何克两位友人的伟大一生。
晚年的艾黎油画像
北京:石榴树下结友谊
北京路易·艾黎故居,由艾老亲手栽种的石榴树如今硕果累累。晚年的路易·艾黎就生活在这里。虽然人到暮年,可他依然关心中新两国发展,推动两国民间友好交往、关注培黎事业,推动甘肃山丹培黎学校重建。
- 2017-07-28手脑并用重实践 跟小陇来看艾黎、何克的办学故事(组图)
- 2017-07-14中新英三国青年“重走艾黎、何克之路”文化考察活动
- 2017-07-27小陇|微笑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请为青春洋溢的三国青年寻访团点赞(组图)
- 2017-07-26重走艾黎、何克之路|从雕塑中寻访艾黎、何克精神源泉(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