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喜迎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定西一名老党员的“幸福账单”(组图)

17-05-04 19:0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王彤

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徐有谦与村民交谈

  从填饱肚子到吃出营养

  “民以食为天”。三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经历过饥荒,五十年代的农村还“吃大锅饭”,人们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每天随着生产队长的吆喝声,老辈们每天天不亮就上工,晚上半夜才能回来,全天卖力地干活仍然过着吃不饱饭的穷日子。

  徐有谦家劳力少孩子多,每年分粮人均150斤,每天人均不到半斤,家里的唯一的主食就是土豆,只能是一天三顿围着土豆转,土豆煮熟后还要分着吃,生怕年龄小的吃不上,一瓶清油从年初省到年尾,带一点油水的饭都得一家人偷着吃,生怕家里来客人“憎饭”, “饿”与“饱”成为农民最难跨越的“鸿沟”。

  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以来,现在“吃”已不是大问题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平时的饭菜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不但能“吃饱”,还要讲“吃好”,白面馍馍可以餐餐都有了,饺子不只是过年才能吃得到。平日里无有客人,一家人聚在一起,端上几碟小菜,饮上几两烧酒,或者喝上几瓶啤酒成了家常便饭,大鱼大肉已不是高级食品,从昔日围着“土豆转、离开土豆不能活”到清淡、营养,百姓的饮食观念更新了,吃大鱼大肉的少了,吃粗粮的多了;吃大棚菜的少了,吃无公害蔬菜的多了;吃家养肉禽类的少了,吃散养的肉禽类的多了。

  “三漏”屋搬进砖瓦房

  七八十年代,村里每家住的房子都是土块房,大多数土块房都是“爷爷辈”留下来的。那时生的孩子多,房子又少,全家人只能挤在一个炕上睡觉,加之年久失修,屋顶破洞能看见天。老百姓形容土块房是夏天晒得受不了,雨天流得受不了,冬天冷得受不了的“三漏屋”,挡不了风、遮不住雨、更保不了暖。

  近几年,随着惠民政策增加和农民收入增加,徐阳村的房子旧貌换新颜,大多数已经翻盖了三遍。家庭条件差的还能享受国家危房改造补贴政策,土块房变成砖瓦房,砖瓦房又变成平房了。如今大家手头经济宽裕了,盖房子打地梁和圈梁,外表贴上瓷砖,既美观又坚固,现在住着落地玻璃大窗户的房子,花园里花红草绿,一座座砖混、砖木房屋错落有致,房间里宽敞明亮,软皮沙发、数字电视、双门冰箱等现代家具一应俱全,好多家庭都装上了太阳能,每天干活回来都能洗上热水澡,真是太方便了。

  穿衣从“老三件”到“新N件”

  的确良、黑条绒布、布鞋是当时六七十年代农村人穿的“老三件”。改革开放前,农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衣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最后再改小老六穿”是当年缺衣的真实写照。小孩的衣裳几乎都是大人的衣裳改的,等过年的时候才能穿补丁少一点的“新衣裳”,那时小孩过年能穿新衣服出去是很神气的事情,但穿出去时大人总会再三叮咛别弄脏了。过完年新衣服就被压在箱底,只有等到重大节日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穿,农民解决穿衣的途径只能盼每年城里人穿过的“救济衣”。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丰富,过去农村人穿衣裳是一衣多季,现在一季多衣。穿衣不再满足于穿暖就行,还要讲究穿美,一个季节就要买好几身衣服,五花八门的款式、绚丽多彩的颜色、各式各样的花纹、可谓是无所不有。农村小伙子、小姑娘穿着打扮像川剧里“变脸”一样频繁。

  “三跑田”变成“三保田”

  徐阳村是一个典型的住在陡坡、种在陡坡,地无三尺平的地方。以前这里的陡坡耕地下点雨水就带着土、肥都跑了,种啥啥不长,庄稼连年欠收,十年九旱九绝收,而且由于都是山坡陡地,往地里送粪、收粮食都得靠肩挑驴驮,农民种地一到秋收季节真是“既盼收成、又怕收成”,乡里包村干部一到村就摇头,说“徐阳村难,水越喝越咸,地越种越贫”。

  近年来,党和政府实施了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坡改梯工程及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1996年还在徐阳村投资22万元建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让老百姓种地难受有了尽头。大规模建成了“田成方、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不但提高了耕地质量,补充了耕地数量,也彻底改善了徐阳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往日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如今都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粮食年年增产。

  县里乡里针对干旱地区现状,近几年又推广地膜双垄沟播技术,种什么都可以,耐旱、耐寒、耐雹、保墒,产量收益有保证,真是“铁杆庄稼”。现在走到高处一望,平整肥沃、整体划一的层层水平梯田尽收眼底,宽畅便捷的田间道路纵横交错,还有一个个坚固方便的过路管涵和一条条笔直通畅的排水渠,土地整治项目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和随处可见,农业生产方式变了样,耕牛变成了“铁牛”,现代小型机械化耕作技术也用上了,土壤肥沃了,耕作方便了,粮食增产了,看着一排排玉米棒子整齐地排列在院子里,也看到了黄土地一片丰收的希望。

  看病报销彻底治好农民“头疼病”

  “生病一卧床,一头牛白养,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这虽然是老百姓的顺口溜,但真实道出了六七十年代农村看病贵、看病难、看病远的现状。以前全乡只有一所像样的卫生院,农村缺医少药很常见,加之农村交通极不方便,一旦得个重病、急病,只能找上村里几个年轻人将病人拉在架子车上,铺上被褥往医院里赶,有些得重病急病的由于交通不便而耽误了救治机会在半路上就“没了”。

  还有人由于没钱看病或看不起病,只能小病拖、大病扛,还要硬撑着干着地里的农活,直到病情恶化失去治疗最好时间,年纪轻轻就病世了。“再穷再苦不要得病”是农民的口头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真让人叫苦又叫怕。

  现在,徐阳村里100%的农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重病除了报销还可以得到大病救助,真正解决了老百姓的“头疼病”。徐阳村村委会还建起了卫生室,有一名专门看病的医生,乡卫生院还组织大夫不定期到各村开展巡诊活动,为年老体弱的老人进村进行例行检查,小病不出村变成了现实,头疼、感冒这种小毛病,在家门口卫生室就可以治愈了。现在部分困难户有低保,“五保户”人员有国家供养,村里年满60周岁的老人们每月都“退休金”。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