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水和谐的发展格局——“绿色发展的‘金昌探索’”之水资源保护管理篇
原标题:构建人水和谐的发展格局——“绿色发展的‘金昌探索’”之水资源保护管理篇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干旱少雨、水资源总量不足,农业用水比重大、效率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等问题,时时困扰着金昌。
如何解决缺水的困境,切实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金昌市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和实践。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严格落实水资源统一调度制度,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最大程度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调配作用……这是市委、市政府直面市情的科学决策,也是缺水的金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我市干旱缺水的实际,坚持把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不突破“三条红线”,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市上成立了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水权确权方案》《城市供水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问责制和责任考核制度。同时,制定了《水价改革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水价改革工作,建立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水权交易制度。
在科学预测上游来水的基础上,我市严格控制区域用水计划,建立了市县乡三级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目前,工业用水水权已确权到各用水企业,农业用水水权已确权到农户,并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138个,直接参与基层灌溉用水管理。
同时,严格实施取水许可管理,编制完成了《地下水限采方案》,建成市、县区取水许可管理信息台账系统,全市新扩建涉水项目在立项、环评时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限制审批已达到或超过取用水总量的新增取水项目。目前,市级涉水立项项目水资源论证率达到100%,县区已开征农业取用地下水水资源费,全市地下水智能计量设施安装率达到100%。
2015年,我市用水总量7.0195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1.69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314,地表水水功能区无排污口存在,入河排放污染源为零,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在2016年底甘肃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被评为良好。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命源泉
东大河、西大河两条河流,马营沟、河沟等18条小沟小河,这些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河流,是我市赖以生存的地表水资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市全国人大代表王镇环,再次提交了关于加强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地的议案。面对水源涵养地生态环境逐年恶化的现状,我市近几年不断向国家及省上有关部门反映,并在全国、全省“两会”期间,持续提交议案和提案,呼吁加强水源涵养地保护。
为加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我市建立了稳定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水源涵养林的护林防火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六大生态工程,最大限度地恢复林草植被,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安排各类水利投资14亿多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20.7%。通过实施人饮安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渠首除险加固、河道治理、盐碱地治理等水利项目,使城市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98%,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以上,解决了农村剩余6.5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南北泉、红庙墩、水磨关、双磨街和北海子,金川河流域上游这片湿地面积达6646亩。从2000年开始,我市筹措资金390万元,实施泉域围栏保护工程,修建围栏63.9公里,保护泉域湿地面积4683亩,退耕还湖面积192亩。永昌县制定了《泉域围栏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成立了泉域管理站,不断巩固泉域围栏成果,部分干涸的泉眼重新涌出甘甜的泉水。
实施照面山山洪沟道治理工程、金川峡水库围栏管护工程、二坝输水渠围栏保护工程、金川河河道治理工程、西坡光伏发电产业园区防洪项目……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水生态修复与保护,不仅治理疏浚了河道,杜绝了人为破坏和践踏,还增强了饮用水源地的安全性,提升了城市防洪安全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今年2月8日,省政府祁连山生态保护与治理现场工作会议后,我市多次部署祁连山生态保护与治理工作,成立了祁连山生态保护整改督查组,对东西大河的23座水电站、19个砂石厂的生态水下泄、生活垃圾以及危险废物处理等,进行拉网式检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保护生命源泉。
为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我市下达了水功能区达标率控制指标,对全市水功能区确界立碑,完善监测体系,强化监督检查,制定了应急预案,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检查专项行动。去年9月,市上开工建设城市应急水源工程,不断强化区域水生态修复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目前,我市饮用水源区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工业用水区达到Ⅲ类标准,农业用水区达到Ⅴ类标准,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金川河流域污染状况得到控制,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有所好转,地下水超采的趋势得到缓解。
在全社会形成节水良好风气
金昌是全国110个重点缺水城市和13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050立方米,约为全国的一半,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全市水资源供需缺口达2亿立方米。
从镍工业基地建设的那一刻起,曾经在戈壁荒滩上背冰化雪的金昌人,就在心底里打下了节约用水的烙印。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是每个市民的应有的义务。
2013年,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全市开展节水宣传月活动的决定》。从这一年开始,每年6月我市都从城市生活、工业、农业三个领域,集中开展“节水宣传月”宣传咨询活动,制定了《工业节约用水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确定了县级行政区2015年、2020年、203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用水控制指标,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用水户为主体、各部门职责明确的节约用水协调机制。
近年来,我市严格控制农田灌溉面积,积极引导农民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和舍饲养殖业,累计投入资金7亿多元,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7万亩,占全市灌溉总面积的42%。先后完成了东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中央财政补助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新改建干支斗渠265.54公里,农业节水效率大幅提升。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我市组织开展了节水型企业创建和重点用水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在重点用水工业企业建立节水台账,大力推行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及循环用水、一水多用、二次用水,努力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目前,金川集团公司重复水利用率提高到93%,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为有效促进城市节水,我市严格实行“按表计量、按量收费”,市区主、次干道绿化带全部采用滴灌,完成了城区供水城网改扩建工程和城区给水老化管网工程改造,建成日处理能力8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再生水利用率达70%以上,主要用于市区北部防护林、矿山公园等地绿化,有效减少了新水用量。
开源与节水并举,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同步。目前,我市在积极争取建设“引大济西”工程的同时,开始建设国防工业基地蓄洪生态治理工程,努力构建人水和谐的发展格局。
相关新闻
- 2017-03-28金昌公路管理局全力推进养护转型升级
- 2017-03-28金昌市建立完善法律服务网络
- 2017-03-28金昌市通报3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 2017-03-28金昌农民潘竟红:把设施农业做出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