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兰州市人大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纪实

17-03-23 08:40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编辑:李秀清

  原标题:人大代表在行动齐力奏响富民曲

  市人大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纪实

  初春的金城大地一片繁忙。在皋兰县黑石镇红柳村,村民魏永文在合作社社员的帮助下,正在给自家的韭菜地里追肥。在春节前,他从自家的地里刨出了“金蛋蛋”,仅一茬节前韭黄就令他增收了4000多元。“今年再割上几茬韭菜、打上一茬韭苔,怎么也有个万把元的收入。”魏永文高兴地说。而这,就是双联行动开展以后,我市实施的“人大代表在行动”给这个贫困户带来的增收喜悦,也是人大代表参与双联行动,为民富民的一个缩影。如今,从人民群众中推选出来的5000余名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正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地头,与广大老百姓齐力奏响了一曲为民富民之歌。

  人大代表带个头村民致富有盼头

  在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新近崛起的榆兴农庄吸引了兰州市民的目光。与传统的农村不同,互联网+已经给这里赋予了现代化的气息。阡陌交错的水泥路直通田地,银光闪闪的蔬菜大棚内四季常青,茎蔓交缠的枝叶间隐藏的摄像头等仪器,随时监控着大棚的温度、湿度,只要轻点链接到手机上控制的操作平台,随时就能掌握蔬菜瓜果的成长信息。

  说起这些,村民至今都难以置信。俗语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2015年,在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张建文的带领下,李家庄村引进甘肃榆兴农庄和榆兴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对村内已经废弃的55座温室大棚进行改造的基础上,流转附近土地380亩,建成集生态农业观光、大棚果蔬种植、禽畜养殖、种苗繁育、净菜加工等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于是,李家庄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原来单打独斗,也不会使用新技术,现在加入高科技农业合作社了,以前一年下来挣个2万余元,现在收入翻番,生活越来越好了”。李家庄村先期加入合作社种植大棚蔬菜的12户农户种植的30个大棚平均每个棚收入都超过了10万元。在榆兴示范园区的带动下,全村686户2974人中,近三成留守青壮劳力都边干边学向新型职业化农民靠近,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传统耕作方式,投身到农业物联网的科技浪潮中。

  “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我们不让一户村民掉队。”张建文说。于是,“产业+贫困户”的精准扶贫也在村里开始实施。结合产业发展,李家庄村把全村30余户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全部吸纳到产业链上,对有能力也愿意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提供产销等方面的支持,没有能力自己发展的贫困户则在产业园区务工,实现到产业工人的转变。为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合作社与30户贫困户结对贷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50万元,贫困户每年可分红4000元,已连续分红3年。

  三级人大代表联动乡村富民产业生根

  市人大代表魏至春是皋兰县农技中心的主任,也是红柳村乃至黑石镇村民心中的“田秀才”。用他的话说:“农技走不到地里,就是农技人员的失职。”为此,下乡入户就成了他日常的工作。当他与村里的县人大代表、乡镇人大代表一道把黄澄澄的韭黄引入黑石镇后,他就被增收的村民亲切地称为“送金条”的专家。

  双联行动开展后,兰州各地都在各显神通,想办法帮助农民增收,人大代表当然不甘落后。“要使村民走上致富路,必须要给他们找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经过市场调研和土质化验分析,魏至春就提出了在皋兰县黑石川发展韭黄产业,一是兰州原有的韭黄基地已经萎缩,二是兰州韭黄技术已经成型,而且市场需求大。然而皋兰县的村民因为没有种植技术,一直在观望。

  于是,魏至春就利用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首先发动了17名县镇人大代表,带头种植了30多座大棚韭黄。魏至春整天泡在地里,指导他们种植韭黄,终于获得了成功。第二年,魏至春和县人大代表、红柳村委会主任魏永山动员组织了47户农户,注册成立了三鑫种植合作社,组建了合作社+农户的韭黄产业协会,流转土地50亩,种植大棚韭黄46座,建成了具有规模效应的韭黄产业示范园。期间,魏至春还多轮次开展韭黄专业技术培训,培训村民300多人。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在黑石川的新地、红柳、黑石、三和等村,已经建起了大棚韭黄1260座,年均创收达400多万元。

  “魏主任就是给咱老百姓‘送金条’的专家。”如今,在每年的冬季到春节前后,黑石镇的村民们从地里挖出了黄澄澄的韭黄,转手就换来了一沓沓的钞票,迅速鼓起了钱袋子。不仅如此,村民们在春夏两季,还通过收割几茬韭菜和一茬韭苔,实现了韭黄产业全年有收入的梦想。“原来一块地就收一季麦子或者玉米,现在全年都有了收入。”富裕起来的村民更有奔头,正谋算着生产韭花酱呢!

  精准扶贫发力兰州百合走出国门

  “我们的百合有了洋品牌,今年出口国外了。”七里河区西果园镇鹞子岭村的村民们喜不自禁,逢人就夸。从地摊货到外贸产品,从种植风险大到收购有保障,兰州百合产业步入了快车道。而这一切,源自于一名人大代表的示范带动和规范化运营,源自于一次精准扶贫行动。

  市人大代表、甘肃爽口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斐斌告诉记者,兰州百合从引进种植到现在有13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唯一药食同源性的甜百合,以其洁白、糖分好、质优而享誉国内外。然而,兰州百合基本处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模式,加之种植周期长、市场风险大,很难给农户带来稳定的经济效益。而且,百合大多生长在二阴山区。这些地区生产条件恶劣,农作物品种单一,农民的贫困面大。要让这些农户依靠百合产业摆脱贫困,实现致富奔小康,就需要提高百合的附加值,不断延伸百合产业链。因此,“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这一联合发展模式就势在必行。

  “要想树立兰州百合品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标准化生产。而标准化生产的基础就是种植基地的建设。”吕斐斌说。为此,爽口源公司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在西果园镇鹞子岭、堡子村和魏岭乡的晏家洼等村逐步建成了“万亩兰州百合标准化种植基地”和“3000亩兰州百合出口基地”。基地建成了,可贫困户手中没有启动资金。爽口源公司就到处跑项目、要资金,拿到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0万元。按照省上精准扶贫政策的规定,爽口源公司将这130万元采用“折资量化、分红到户”的方式,与鹞子岭村的73户农户签订了精准扶贫协议,按比例分红帮扶贫困农户,帮扶期限为4年。

  如今,通过兰州百合基地建设,爽口源公司辐射带动了5000多户农户;通过产品精深加工,解决了500多名农户的就业。同时,爽口源牌兰州百合打通了国际市场,销往日本、美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人大代表5213名,自全省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兰州市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有序推进,形成了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参与、市县乡三级人大联动的工作格局。“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共联系村707个,联系贫困户16723户,宣传政策法规610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5500多个,帮助协调落实项目1728个,帮助协调落实资金67000多万元,发展特色种植业315000余亩,吸纳或输转劳动力141000余人次,建设或维修村“两委”班子办公场所、文体广场、校舍等1474个,改造危房7436户,在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记者 邵其珍

精彩推荐

  • 《今日聚焦-甘肃》 五年砥砺奋进 铸就辉煌成绩 《今日聚焦-甘肃》 五年砥砺奋进 铸就辉煌成绩
  • 天水市武山县杨河村村民在广场上锻炼身体(图) 天水市武山县杨河村村民在广场上锻炼身体(图)
  • 2017兰马迷你马拉松一天就报满  全程、半程预报名还在进行中(图) 2017兰马迷你马拉松一天就报满 全程、半程预报名还在进行中(图)
  • 2017“兰马”报名启动 2017“兰马”报名启动
  • 兰州:春风又绿黄河岸 (图) 兰州:春风又绿黄河岸 (图)
  • 张掖:黑河流域湿地发现卷羽鹈鹕 (图) 张掖:黑河流域湿地发现卷羽鹈鹕 (图)
  • 白银市北京路将大“变脸”(图) 白银市北京路将大“变脸”(图)
  • 定西市陇西县渭阳乡林家坪村花卉种植大棚里客户在挑选花卉(图) 定西市陇西县渭阳乡林家坪村花卉种植大棚里客户在挑选花卉(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H5|兰州市2017《中考大纲》出炉 重点
2   H5|金句纵览 习近平2013-2017两会时间
3   你还在为兰州停车犯难吗? 管理方这下
4   兰州家长问:科视康角膜塑形镜安全吗
5   织起妇女维权保护网——反家暴“靖远模
6   张掖市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
7   今起至3月23日 甘肃省大部有一次降水降
8   小陇微故事|大学校园折纸男生的“花”
9   甘肃省5位民警候选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
10   甘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