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资源共享承载社会教育责任 高校博物馆如何走出校门?
原标题:资源共享承载社会教育责任高校博物馆如何走出校门?
黄河古象黄河古象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就诞生在大学校园,大学拥有成立博物馆的先天基因、学科优势、人才支撑。基于此,大学博物馆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然而如此丰富的馆藏,却不为人熟知,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高校博物馆如何走出校门,辐射社会?高校、省文物局和教育界人士站在各自的角度进行了审视。
对高校博物馆认知度不够
高校博物馆有这么多的宝贝,来参观的人多吗?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张胜利告诉记者,虽然参观量逐年递增,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博物馆天然做教育,参观群体以师生为主,在对社会开放方面仍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对此,张胜利认为,这与多方面因素相关,高校博物馆社会知晓率不高,大家对博物馆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够。“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现有很多牌子,如甘肃省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基地、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甘肃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及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但我们更加看重的是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这块牌子,因为大学博物馆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也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和历史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但是由于起步晚,投入不够等客观因素,与社会博物馆相比高校博物馆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张胜利说。
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校史陈列
积极主动对外开放
高校博物馆的功能和大学的功能基本一致,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2012年被甘肃省科协命名为“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为更好地发挥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目前他们正在申请国家科普教育基地,“高校博物馆是社会博物馆重要的补充,拥有自己鲜明的特色,”馆长张胜利对记者说,希望更多人认识它,走近它,了解它。
“高校博物馆除了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外,还应担负起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的责任。开馆以来,我们积极主动地向社会开放,接待了大量社会各界人士及兰州市中、小学生的参观。但由于地处榆中,距兰州市区较远,前来参观的人数与我们的期望值还相差甚远。”兰州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岳肃俊告诉记者,目前兰大博物馆已向省文物局提交申请报告,申请将兰大博物馆纳入公共博物馆体系,此项工作仍在推进中。
西北师范大学动植物标本陈列
应建立完备的开放体系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高校博物馆虽然已经在免费对社会开放,但现实处境尴尬。多位高校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公共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高校博物馆和公共博物馆关键的问题在于责、权、利不好分配,高校博物馆承担教育、科研教学功能,很多都是自主筹资建馆,高校博物馆如果完全向社会开放,则存在人员编制、经费投资、安全保卫及以后的科研、文物征集等各项费用不好解决的困难。他们认为,高校博物馆实现真正对外开放,需要人员编制、经费支持等一整套完备的体系,同时承担多长时间的开放、开放以后的管理问题等都应明确。
让人和文物互动起来
国家对博物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博物馆承载着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博物馆馆长赵学东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在馆室建设、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等方面发力,充分运用科技的手段让文物活起来,“文物本身具有文化功能,如果大家都不来参观,那么文物就是死的,建立数字化博物馆就是让人和文物互动起来,希望更多人来参观、体验、学习、感受。”
兰化一中学生参观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
高校博物馆各具特色
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博物馆的少数民族服饰、西北师范大学的古代书画收藏、甘肃农业大学认知馆的学科标本、甘肃中医药大学的敦煌医学馆、兰州大学的百年校史……我省高校博物馆各具特色。作为国有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对外开放,发挥社会功能?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高校博物馆自身优势明显
高校博物馆同时属于行业博物馆,其主管部门是学校,我省将高校博物馆视为重点关注的领域,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扶持。高校博物馆除了新开馆的认知馆,都是“历史再现”工程名录中的博物馆,今年我省评选了“历史再现工程”示范性博物馆,行业博物馆共有8个名额,高校博物馆就占到两个名额,分别是西北民族博物馆和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
在文物活起来上多下功夫
过去对博物馆有个传统说法和印象——死守摊子,博物馆的文物和展览布置妥当,大门一开,有没有来参观并不关心。现在国家对博物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把文物“活”起来。
高校博物馆藏丰富,各具特色,如何深入挖掘藏品价值和文化内涵,让文物走出殿堂“活”起来?相关负责人认为,高校博物馆要多下功夫,主动服务,参观博物馆不一定非得到现场,运用高科技手段做数字化展览,推出微信公众号平台等,相关文物的图片、文明说明、语音导览等很全面,把优秀的展览用数字化的科技手段呈现出来,多方位展现,观众在指间便可完成参观。
“我们有些博物馆把展览制作好送进社区、学校、厂矿、企业、军营等,还有的把展览送到了监狱、农村。”相关负责人说,文物要“活”起来,博物馆要主动走出去,把好的展览送出去。此外,高校博物馆要加强与其他博物馆之间沟通交流,提高藏品利用率。
高校博物馆要有内生动力
记者走访发现,我省高校博物馆实际上已经在对外免费开放。如何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实现开放?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校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内生动力,在完善服务设施等方面大有可为。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对推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作出部署。《意见》指出,深入发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博物馆做好育人大文章
高校博物馆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发挥功能?12月7日,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校博物馆应全力做好育人这篇大文章,支持、鼓励高校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
高校博物馆植根于大学文化的深厚土壤,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高校博物馆的建设是基于各个学校丰富的文物资源,具有鲜明的特色,有的高校博物馆发掘大学精神和学术底蕴设立校史展,对学生进行校史校情教育,让学生从中汲取奋斗力量。“高校博物馆利用丰富的藏品开展各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学校精神品格、增进文化认同的育人活动,做得非常好,像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只要提前联系中小学生都可以参观。”该负责人称,他们支持、鼓励高校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从师生和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入手,开展相关的育人活动。
期待高校博物馆实现更大程度的开放
不久前,张掖路小学的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来到西北师范大学参观学习,回家后孩子很兴奋地讲博物馆里好玩的故事,还分享了在博物馆拍摄的照片。不少家长表示,走进高校博物馆真是开拓视野,受益匪浅,在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面前感叹自己也是位小学生,高校博物馆也是一所大学校,希望高校博物馆能够在社会开放方面提供更多便利,让更多人走进它,体味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高校博物馆作为大学的一道文化景观,在服务于学校教育科研的同时,也对社会开放。期待高校博物馆能够实现更大程度的开放,更期待数字博物馆早日建成,让更多人走近、了解、体认、传承传统文化。”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声。 兰州日报记者 肖洁 马艳玲 文/图
相关新闻
- 2017-01-24甘肃省教育厅: 高校公务外出不得因人找事
- 2017-01-23中国高职高专竞争力排行榜出炉 甘肃省两高职院校入围百强
- 2017-01-23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出炉 兰州两学院位列百强
- 2017-01-23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出炉 兰州两学院位列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