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评论

【评论】公开公示是撬动交通守法意识的有力杠杆

17-01-24 09:05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编辑:狄东阳

  原标题:公开公示是撬动交通守法意识的有力杠杆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关于加强交通出行领域信用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及公安部交管局下发的《关于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公开公示的通知》,兰州市交警部门将通过相应政务网站、公告栏、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公开公示13种严重交通违法人员和企业名单。(相关报道见1月23日《兰州日报》3版)

  交通违法行为不止扰乱公共交通秩序,还会危及公共安全。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既是对违法者的规束,也是对其他人合法权利的尊重和保障。但一段时间以来,交通违法现象却比较普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硬件设施存在短板,跟不上快速增长的出行要求,管理措施也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致使很多交通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和纠正。另一方面,遵守交通法规意识淡薄,违法成本较低,也使许多人心存侥幸。因此,加大处罚力度,用更加严格的执法来促进公众的守法意识提高就显得很有现实必要。

  人无信不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交通法规的遵守者,我们的出行行为是否严格守法关乎个人安全,也关乎交通公共安全。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才能真正有效呵护交通公共安全,这本身就是现代文明社会所必需的诚信行为。尽管道理人人都懂,但现实中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仍屡禁不绝,正是由于失信惩戒的缺失,不但助长了部分人违法的“任性”,而且久而久之,还会引发出违法的“破窗效应”,最终导致法律权威丧失而成为“稻草人”。因此,用失信惩戒制度根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提高任性者违法的失信成本,显然是切中要害的好办法。

  公开公示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提供一种信用查询,为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税务机关、社会信用机构等单位评估当事人融资授信、确定保险费率、评定纳税信用级别、调整信用等级或评分时提供参考,进而实现公民、企业交通安全违法记录与个人信用、保险、职业准入等挂钩。相比单纯的公开公示,建立交通违法与征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通联机制,将起到强烈的杠杆作用,有助于提高违法者的成本,约束其养成遵法守法的文明交通行为习惯。

  兰州市正在大力推进“三大整治攻坚战”,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已经率先展开。在全面实行常态化严管重罚,强力整治交通违法的背景下,公开公示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作为一项强化执法手段,必将使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的遏制。

精彩推荐

  • 兰州市:占道经营二十年 晏家坪马路市场被拆除 兰州市:占道经营二十年 晏家坪马路市场被拆除
  • 【关注】保护方言,保护文化发展的脉络(图) 【关注】保护方言,保护文化发展的脉络(图)
  • 兰州城事映像丨我和铁桥合个影 兰州城事映像丨我和铁桥合个影
  • 甘肃临夏各地欢乐迎新春(图) 甘肃临夏各地欢乐迎新春(图)
  • 陇南武都区在各乡镇开展“2017新春送欢乐、送万福、送春联”惠民活动(图) 陇南武都区在各乡镇开展“2017新春送欢乐、送万福、送春联”惠民活动(图)
  • 陇南文县组织开展“冬季送温暖”慰问环卫工活动(图) 陇南文县组织开展“冬季送温暖”慰问环卫工活动(图)
  • 兰州市皋兰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念好“五字经” 兰州市皋兰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念好“五字经”
  • 庆阳正宁县书法爱好者组织开展送春联下乡活动(图) 庆阳正宁县书法爱好者组织开展送春联下乡活动(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网络媒体走转改|甘肃首家超低排放火电
2   甘肃:有的酒驾致人伤亡、有的肇事逃逸
3   甘肃省公布107名终生禁驾人员名单
4   甘肃省网络文化协会在兰州成立 发起行
5   情暖山乡——王三运赴定西看望慰问困难
6   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
7   林铎主持召开省政府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8   甘肃即将发行“甘肃一卡通” 整合社会
9   中央环保督察转办问题整改“回头看”
10   甘肃省被国家确定为网络扶贫试点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