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6】天水张家川:农业发展惠民生(组图)
原标题:【回眸2016】张家川:农业发展惠民生(组图)
“粮食基本全靠人挑畜驮,一年到头累得人够呛,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好了,不仅种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而且产量也增长了,我们的腰包鼓了。”张家川县川王乡蔬菜大棚种植大户海耀福向笔者说着他对这几年搞农业的感受。
2016年,张家川县农业工作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的发展理念,调整优化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完善服务体系,创新经营机制,农业工作成效显著。
粮食生产稳步发展。2016年,县农业局在全县全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积极创建示范基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全面实施“植保工程”。15个乡镇完成顶凌覆膜10.257万亩,建成县级重点示范点8个,示范面积3.68万亩,调配机械起垄覆膜机21台,人工简易起垄覆膜机2301台,调储地膜615.42吨,发放玉米除草剂1000瓶,投放玉米良种“五谷704”和兴达5号玉米良种7892.5公斤;争取整合项目资金100万元,投资配套器械物资,打造创建4乡镇9个示范基地;围绕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主体作物,累计引进农作物新品种64个,农作物良种种植面积达48.4万亩,冬小麦良种推广面积18.2万亩;防治各类病虫草鼠害223.22万亩(次),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面积达26.9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38%,实现了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率达9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的经济目标。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2016年,县农业局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同时,首先考虑种什么能帮助群众增收,那就是因地制宜,发展附加值高的特色产业。全县推广脱毒种薯面积9.35万亩,种植地膜早洋芋1万亩,在闫家、平安2乡5村建立新品种及脱毒种薯展示示范点1个,面积1000亩。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9.5万亩,新建塑料大棚50亩100栋,其中:在孟寺、崔湾、瓦泉等河谷川区建成鲜青椒规模丰产栽培示范基地2500亩;在四方、韩川等地建成大葱基地1000亩;在张川镇瓦泉村、孟寺村,恭门镇的古土村、梁湾村、西关村、东关村建成甘蓝无公害生产基地3000亩;在前山、查湾两村建成胡萝卜基地1000亩。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1万亩,总产176万公斤,总产值1213万元。在东部关山林缘区的马鹿、闫家2乡镇种植大麻面积1万亩。
经营体制逐步完善。2016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419亩,全县累计流转面积达928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6.44%,涉及农户数13446户,占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数的21.7%。在工商局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79家,其中种植业39家,林业12,畜牧养殖业112,服务业14,加工业2家。其中获得省级示范社称号7家、省级百强示范社称号2家、市级示范社称号16家、县级示范社称号35家。入社成员总数达到12570户,带动农户17496户。注册登记家庭农场11家,累计达29家。
农机工作得到加强。2016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7.04万千瓦,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1.21亿元,农机经营纯收入达到0.41亿元。完成机耕52万亩,机播14万亩,机收15.8万亩,旋耕15万亩,机深施化肥12.1万亩,机械铺膜6万亩,检验拖拉机4968台(次),注册入户350台,换证391本,培训考证263人。
项目工作取得实效。今年共争取和实施旱作农业、冬小麦“一喷三防”、农机具购置补贴、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农业保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等农业项目13项,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工作又快又好发展。
农业执法不断规范。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以服务“三农”为中心,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根本宗旨,强化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规范和理顺农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经营行为,共清理整顿农资经营门店和摊点163家,其中种子经营户52家,农药经营门店和摊点47家,肥料零售商42家,农机销售门店22家。
相关新闻
- 2017-01-16天水武山县温泉镇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大会(图)
- 2017-01-16天水秦州国税 “三堂课”助力新公务员入职
- 2017-01-16王燕检查天水特种设备安全时强调 落实主体责任 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 2017-01-16办实事 兴产业 助增收 天水秦州区供销联社扶贫攻坚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