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平凉崆峒区紧盯“最短板”敢啃“硬骨头”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16-12-25 08:2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赵凌艺

  原标题:紧盯“最短板”敢啃“硬骨头”——崆峒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启示录

  本报记者 宋振峰

  岁末,走进崆峒区,山乡处处激荡着脱贫攻坚的时代强音。

  “今年,崆峒区计划在平凉市率先整体脱贫!”崆峒区主要负责人言语铿锵有力。

  2016年,崆峒区34个贫困村、1.43万贫困人口计划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下……

  崆峒区脱贫冲刺的底气何来?

  越是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地区,越应强化“一号工程”意识,越应用“显微镜”聚焦精准扶贫

  在平凉市,崆峒区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跑”地位。相比平凉其他地方来说,崆峒区的扶贫工作有优势,但他们明白,越是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扶贫工作往往也容易被忽视,越需要将精准扶贫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随着近年来的奋发图强、苦干实干,崆峒区生产总值现已跨上100亿元台阶,位居平凉市第一。

  有了点钱,怎么花?作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崆峒区原本可以搞一些像样的“门面工程”。但有了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意识,区里近几年对“门面工程”很“吝啬”,却对脱贫攻坚工程投入极为慷慨。

  崆峒区着手建立财政分配新机制,对扶贫资金投入每年只增加、不缩水。2010年到2012年间,区里一年给农村的投入不到2亿元。从2012年以后特别是2014年以来,这一投入每年都在增长,今年达到了7亿多元。

  项目向脱贫攻坚倾斜,资金向脱贫攻坚倾斜。崆峒区整合各类资金,盘活各种资源,从最偏远、最贫困、最落后乡村入手,全力以赴补短板。

  区里打破村域、地域界限,以整流域推进,整片带开发为带动,集中有限资源,全力实施交通突破、水利保障“两大行动”和电网升级、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生态建设“四大工程”,实现了扶贫攻坚效益最大化。

  整流域推进,整片带开发,不是只突出重点,只做亮点。崆峒区用上“显微镜”,精准识别贫困户。共识别出贫困村105个、贫困人口4.89万人,对识别出的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准确录入大数据管理平台。并与国家统计局平凉调查队建立贫困人口收入动态监测机制,实现了扶贫对象管理的精准化、动态化。

  贫困户在哪里、因何致贫清楚了,干部们心里有了一张贫困户“分布图”,扶贫工作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啃“硬骨头”要有“往前冲”的精神,更要有“敢探路”的勇气,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精准识别出贫困户后,崆峒区发现,当地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阴湿林缘区、北部干旱山塬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三个片带。这些地方山高坡陡、环境恶劣,严酷的自然条件,让居住在这里的相当一部分群众无力摆脱贫困。

  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多少年来,“鞭杆、雨鞋、烂棉袄”,成了崆峒区峡门回族乡颉岭村村民的“三件宝”。一下雨,村里通往外界的土路,红胶泥黏住鞋,连门都出不了。难肠的生活让村子十年间外迁了近一半人。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按照老套路搞扶贫,点多面广,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就是天文数字。颉岭村号称“地无一尺平”。村里现在剩下的76户278人,星罗棋布在13个沟壑梁峁间。村主任马文成说,2013年,全乡要通自来水,可区水务局算了一笔账,要让颉岭村每户吃上水,全村至少得300多万元,结果水就没有来。

  如果将这些人搬到他乡去,又难以找到更多适合农业耕作的土地,简单移民搬迁还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脱贫攻坚,不是“砸钱”就管用,更需动脑筋。崆峒区认识到,为加快扶贫攻坚“治穷窝”,易地扶贫搬迁是主要的方式。但这不仅要有“往前冲”的精神,更需要“敢探路”的勇气。

  让贫困群众不搬出大山,照样可以“搬”走贫困。2015年,在颉岭村,崆峒区削平了5座山头,建起了3个集中安置点,将零散的农户搬到了一起。同时,区里整合交通、水利等部门资金,把道路、饮水等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社区服务设施一次规划到位。

  这样一来,即集约利用了土地,节省了建设费用,又避免了资源分散,使公共服务设施效益最大化,而且顺应了群众不愿离开故土的意愿。在颉岭村,硬化路只需通到集中安置点,水、电这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随之走进深山。峡门回族乡党委书记朱建民算了笔账,如果不搬到集中安置点,水、电、路要通到每家每户,得花现在投资的2倍多。

  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往往因为家底薄,想搬但没能力搬。崆峒区的办法是,农户自筹一块,政府补助一块。他们通过争取中央专项资金,统筹整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等省级财政、扶贫资金,仅在颉岭村便给农户平均补助4万多元,使村民一户不落地搬到了集中安置点。

  截至目前,崆峒区已在南部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平山增地建成23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农户892户3549人,彻底改善了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大大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平坦的水泥路,甘甜的自来水,红瓦白墙的新屋子……看到易地搬迁带来的新生活,颉岭村多年在外的一些农户如今又纷纷要求回来。“他们说不要政府补助,自己盖房,可集中安置点没地皮了。”这令村主任马文成现在颇为“头疼”。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挖掉贫困的根子,最终要靠发展产业

  挪了“穷窝”,更要拔“穷根”。为了提升贫困户的自我“造血能力”,崆峒区在每个安置点配置集中养殖小区、青贮池,持续壮大草畜等富民产业。

  有了养殖暖棚,条件改善了,颉岭村以前最穷的马文忠现在养牛越来越起劲。他告诉记者,以前他养三四头牛,一天都忙得要死。一头牛一天得喝一担水,可水得从沟里担;牛吃的草,得从山上往回背,每天这两件事就要花多半天时间。如今,自来水直接通到牛槽边,草用三轮车拉了,铡草机每小时能铡出6吨草。现在,他一个人一天养16头牛很是“松活”。

  基础设施大变样了,精准扶贫贷款、互助资金借款又把贷款的问题解决了,包括马文忠在内的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被大大激发了。才一年光景,马文忠养的牛,在自家的一间牛棚就装不下了,没法子,他又借了村主任的牛棚来养牛。比起以前散养着3头牛、一年也就挣个一千来元钱的生活费,马文忠现在一年至少收入5万元。

  “刚开始规划时,村民都说牛棚建得太大了,现在,他们又嫌牛棚太少了,青贮池太小了,追着我们问,能否再建一些?最近我们正着手解决这一问题。”11月底,峡门回族乡党委书记朱建民告诉记者。

  一花独放不是春。为了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崆峒区还利用当地优势特色资源、产业基础,因村因户、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多元增收产业。

  在大山深处的崆峒区麻武乡月明村,村里不仅建起了养殖小区,还培育着苗圃树苗。村里还依靠着紧挨十万沟大阴山风景区这一优势,将原来的烂河滩变成了小桥流水的风景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游客多的连车都差点停不下,村民产的土鸡蛋、土鸡、小杂粮还有土蜂蜜卖得火极了。”提起这事,村支书杨凤德乐得合不拢嘴。

  聚指成拳力量大。崆峒区还以特色产业为支撑,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让农民专业合作社带着贫困户“抱团闯市场”。现在,全区合作社累计达到419个,六成以上的贫困户参加了合作社,有效提高了群众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同时,区里还引导105户民营企业与贫困村开展“一对一”帮扶,先后投入资金940多万元,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改善基础条件、优化人居环境、开发特色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构建起精准扶贫大格局。

  眼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但崆峒区决策者明白,脱贫攻坚不是“毕其功于一役”。全面小康的路上,他们依然责重山岳。

精彩推荐

  • 杨维俊强调:确保天水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图) 杨维俊强调:确保天水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图)
  • 张掖肃南:鸡年荧屏元宵“盛宴”精彩纷呈(图) 张掖肃南:鸡年荧屏元宵“盛宴”精彩纷呈(图)
  • 庆阳西峰区彭原镇春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组图) 庆阳西峰区彭原镇春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组图)
  • 甘肃临夏和政县农村秧歌进城大表演(图) 甘肃临夏和政县农村秧歌进城大表演(图)
  • 渭水欢歌庆盛世 锣鼓喧天闹新春 天水麦积区举行社火汇演(组图) 渭水欢歌庆盛世 锣鼓喧天闹新春 天水麦积区举行社火汇演(组图)
  • 张掖临泽县新华镇:耍社火看表演 正月里来好热闹(图) 张掖临泽县新华镇:耍社火看表演 正月里来好热闹(图)
  • 张掖临泽全力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 共同打造生态家园(图) 张掖临泽全力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 共同打造生态家园(图)
  • 温暖中国|甘南州卓尼县“四下乡”活动打响“第一枪”(图) 温暖中国|甘南州卓尼县“四下乡”活动打响“第一枪”(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白银:妻子出轨怀孕 丈夫施虐致死
2   网络媒体走转改|武威天祝石塘村村民欢
3   蓝天碧水映凤城——定西市安定区环保工
4   连霍高速榆中县境内两车追尾 致3死2伤
5   庆阳宁县:“田野课堂”让农民脱贫有良
6   温暖中国| 从会宁县钟岔村的农家洗浴间
7   温暖中国 | 临夏州永靖县岘塬镇社火闹
8   10年前庆阳孕妇火车上生产青藏线列车长
9   甘肃省一科研单位项目获科技部支持
10   春风化雨润心田——临夏州社会福利事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