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投稿

武威:构筑大交通 打造大枢纽

2016/11/17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仁青东智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通讯员严伟才

  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东接宁夏、南靠青海、北连内蒙、西通新疆,多条国省干线贯穿境内,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近年来,武威市以构建西进东出、南展北拓的西北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丝绸之路黄金节点城市为目标,发挥区位优势,抢抓政策机遇,超前谋划,交通建设突飞猛进。

  截至2016年底,全市新增高等级公路843.6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806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1.34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40.4公里/百平方公里。G30连霍高速、营双高速、金武高速、金色大道及正在建设中的北仙高速纵贯全境。北仙高速贯通后,全市东西南北进出口将全部打通。武威,正在成为西北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储备大项目建设大通道道路通,百业兴。2010年以来,武威市委、市政府把交通运输作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抢抓国家和省上一系列政策叠加机遇,结合全市公路网现状,认真谋划、论证,储备了一批重大公路建设项目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编制完成了《武威市“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四省藏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武威市交通扶贫开发规划》《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武威市交通扶贫开发规划》《武威市联村联户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规划》,并按照“规划大交通、建设大通道、构筑大枢纽、发展大物流”的战略目标,着力加强公路路网项目建设,通过改善公路交通条件提升区位优势、扩大经济优势,精心谋划建设了一大批便民惠民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2015年,武威市抢抓省上开展“6873”交通突破行动的机遇,结合“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和“十三五”全市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制定了《武威市“6873”交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确定了主要目标和保障措施,并把行动落实情况纳入“工作落实年”进行考核。2016年,全市共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5项,计划完成投资110亿元。截至第三季度,已开工建设164项,完工93项,累计完成投资93.66亿元,占年度计划任务的85.1%。建设大枢纽构建大路网2010年以来,武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随着2013年永古、营双、金武三条高速公路的先后建成通车,武威西北交通枢纽城市雏形基本形成。

  2014年11月26日,G569线北山(蒙甘界)至仙米寺(甘青界)高速公路奠基。项目建成后,武威将成为全省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市。同时,项目绕城连接线建成以后,武威绕城高速将达到73公里,环绕350平方公里。截至第三季度,北仙高速西渠至民勤至武威段及武威绕城高速连接线175公里,累计完成路基土石方1600万立方米,桥涵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40公里;武威至仙米寺段56公里开工建设,正在进行征地拆迁、路基清表、驻地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4.95亿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62.9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5.1%。

  为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武威市在努力对外通过已建成的G30连霍高速、金武高速、营双高速和正在建设的G569线北仙高速公路多向连接建设大交通枢纽的同时,对内通过构建通组团和园区、通乡镇和旅游景区、通村组的三级干支公路网络,形成交通骨架网络。

  2010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武威市委提出构建“一轴两城三组团”空间开发构想,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以核心区的融合跨越发展,带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同年10月,动工修建金色大道,2014年12月底全线建成通车,结束了武威市域内核心经济区不能通过10吨以上大吨位车辆的历史。金色大道联通30个乡镇、1个国有农场和9个工业园区,沿途培育千亩设施农牧业示范区8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区9个,生态经济林示范区10个,节水灌溉示范基地1.3万亩;沿公路两侧建成6米宽绿化带和50至100米宽特色林果经济带,形成百公里生态绿轴和特色林果经济长廊,将武威市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连接起来。永丰、黄羊、土门三组团城镇规模迅速扩大,“交通轴+葡萄串+生态绿地”的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基本形成,金色大道真正成为惠及民生的致富路。

  乌鞘岭自古就是河西走廊的门户和咽喉,古丝绸之路要冲,素以山势峻拔、地势险要而驰名于世。2013年7月30日,全长近44公里的乌鞘岭隧道群正式通车,4300多公里的连霍主干线公路实现全线高速化,过往司机不再翻山越岭,大大节省了车辆运行时间和运行成本,乌鞘岭地区冬季因积雪造成的大堵车现象有效消除。

  全长70.686公里,总投资17.49亿元的民勤(县城)至红沙岗高速公路,是民勤县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是武威市路网和省道路网建设重点项目,是连接省道212线和G569线的一条重要经济干线,也是武威连接内蒙古的一条高速公路。该项目建成后,武威市将成为全省第一个工业园区通高速的市。截至9月底,项目路面工程已全部完成,安保、机电、收费站土建工程完成95%的工程量,累计完成投资16.88亿元。

  我省重点藏区公路改建项目天互二级公路(天祝至青海互助)、天祝至景泰(武威段)二级公路是G338线在武威市境内的重要路段,也是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重点项目,是武威市连接宁

  夏、甘肃、青海的又一条大通道,也是天祝、古浪两县与周边省市连通的一条便捷通道,对完善全市乃至全省路网结构,提升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扶贫攻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截至9月底,天互二级公路已完工,累计完成工作量17.2亿元;天景二级公路完成路基填筑97.05公里,铺筑水稳层96.71公里,铺筑油面下面层96.71公里,铺筑油面上面层18.14公里,完成涵洞206道,累计完成投资8.8亿元。

  同时,古浪大靖至干城公路、凉州至古浪公路、民勤大滩至南湖公路、古浪干城至西沟公路等4条普通省道也陆续开工建设,对进一步完善市内路网结构发挥重要作用。建设农村路发展惠民生近年来,武威市按照“连接干线、区域成网、互联互通”的要求,着力解决农村对外通道建设、市域内公路网络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客货运输等问题,农村交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投资34.84亿元,实施农村公路项目822项,新建改建公路5875公里。武威市乡村公路一改“晴天满眼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摇身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坦途。

  今年武威市计划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43项,截至9月底,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工87项,完成里程1366.5公里,完成投资13.12亿元。今年,武威市将比省政府规定的时间提前1年实现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

  随着建制村通畅工程、“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工程、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大规模建设,改善了全市道路交通条件,也带来了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促进了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化结构调整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农民群众依托良好的交通条件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公路沿线形成了集工业、旅游、物流、设施农牧业、带状化城镇群、生态绿轴的路域经济长廊,建立了一大批工业园区、酿酒葡萄生产基地、日光温室生产基地、设施农牧业基地和特色林果业基地,并依托快捷便利的公路交通条件将新鲜的农产品运进城市,销往全国各地。在城镇周边公路沿线,“农家乐”、旅游业等服务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民群众增收的新途径。新农村社区和带状化城镇群沿公路集中布局,油路修到村头,班车通到家门口,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变化,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正在向“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带状化”的更高层次推进。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仁青东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