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门特殊的“种植课”——兰州新区舟曲中学实践创新种植园见闻
记者 刘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越来越多的城市家长为孩子不知米从何来、经常浪费粮食而犯愁时,兰州新区舟曲中学却以一本独特校本课,让学生深深体验农民的辛劳,让孩子们的内心有所感悟。
兰州新区舟曲中学,办公楼西侧的一块面积3500平方米的土地,被分成30个方格。
“一个方格分配给一个班,全校高一、高二的30个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地。”校长刘照涌说,这是学校从2013年开始为学生专门开辟的实践创新种植园,作为校本课程让学生开展农作物种植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实现课本知识与实践的融合。
“这些向日葵,都是我们班同学们自己种的,期盼秋天能有一个好收成。”高一四班学生赵江宣与同班几名同学拔掉地里的杂草,小心地呵护刚刚从土里长出的一根根嫩苗。
一旁指导学生种植的生物教师李霞介绍,学校专门采购了包括西红柿、土豆、小麦、玉米等几十种蔬菜瓜果种子,每个班可以自行选择一种进行种植。从春天播种到秋季收获,学生对播种、施肥、浇水、收获等每一个环节进行记录,对照课本知识,观察植物在各个时期的生长状态。
自己动手,亲自收获,种植课的设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
烈日炎炎,张轩一边擦汗,一边在玉米地里忙活。兰州新区舟曲中学是一所面向全省招生的全日制寄宿高中学校,其中来自甘南的学生较多,张轩来自舟曲。虽然他长在农家,但他自己动手种植农作物,还是第一次。
张轩说,通过种植课,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劳。
学校政教处主任蔺晨阳明显得感觉到,自从开了这门课后,学生浪费粮食的情况一下子少多了。“不少学生刚入校时偶尔会把吃不完的馒头扔掉,自从上了种植课,就再没有浪费的习惯了。”
在兰州新区舟曲中学,种植课带给学生的还有更多收获——
种植前,学生们会通过课本、网络了解种植物的特性,制定计划,增强了学生的谋划意识和能力。种植中,随着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问题不断出现,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收获后,每个班都组织学生撰写心得,以班级为单位提交小论文进行全校评比,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得到提升。
……
“在收获季节,果实收获多的班级,学生就特别兴奋;收获少的班级,学生情绪就会比较低沉。但无论果实收获的多还是少,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都得到非常大的提高,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有着特别的意义。”刘照涌说。
在兰州新区舟曲中学,实践创新种植园已成为学生放松心情、感悟人生的好去处。高一学生李莲子说,下课后会经常去看看自己种下的玉米长得怎么样了,看着小苗一天天长大,自己的心情会变得很好。
她说:“我们也像一棵棵小苗,很庆幸能在舟曲中学这个大家庭逐渐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