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张掖 正文
投稿

跨越发展续华章——张掖临泽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6-02-14 10:55:39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王彤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中国甘肃网2月14日讯 (通讯员 张娟)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517元,增长11.8%......2015年,张掖临泽县牢牢把握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工作总基调,突出现代农业提升、生态工业带动、旅游文化牵引、城乡一体推进,着力深化改革攻坚、强化创新驱动,续写了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华章。

  抓产业调结构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临泽县整合资金9000万元,协调发放草畜、蔬菜、林业贴息贷款和基准利率贷款6.12亿元,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壮大,落实玉米制种26.5万亩,发展各类蔬菜8.8万亩,新建6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和7个肉羊育肥场,栽植葡萄3000亩、矮化密植枣园5000亩,优势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玉米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农业部种子检验检测能力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日益完善,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断显现,创建为全省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依托龙头企业在东南沿海开拓稳定的蔬菜销售市场,在哈萨克斯坦设立蔬菜销售平台,为农产品“向西走出去”开辟新渠道。以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为重点,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更新改造绿色通道239公里,栽植各类苗木300多万株,推动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被确定为2014-2015年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抓要素补短板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临泽县按照“布局科学、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特色鲜明”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沙河、扎尔墩滩、新民工业集中区,光电、凹凸棒产业园为主的“一园五区”建设,完善集中区道路、供电、供水、绿化等基础设施,推动资源集约利用、企业集中布局,16户小微企业入驻沙河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开工建设13家,完成投资7亿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搭建企业创新发展平台,绿色食品加工创业创新孵化园完成投资2100万元,为助力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新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吸引企业项目入驻园区,全县组织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6项,完成投资11.3亿元,新入规企业5户,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4.2%,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增长。

  抓开发促管理旅游文化深度融合

  临泽县深入推进“景区晋等升级、全产业链打造、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全民旅游宣传”四大行动,投资12.2亿元实施文化旅游项目16项,丹霞景区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工,河西民俗文化村、河西民俗博物馆快速推进,不断提升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扶持发展农家乐53家,开发丹霞奇石等特色旅游商品10类,引导19家旅游企业、餐饮单位加入张掖智慧旅游平台,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枣乡·魅力临泽”旅游文化艺术节、中国男篮联赛四强对抗赛、2015美丽中国·生态马拉松赛、“丹霞杯”特色美食文化节等节会赛事活动,“张掖丹霞号”动车组开通运行,南台村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旅游影响力持续扩大。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集中整治,加强常态化监管,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全县接待游客27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5亿元,分别增长61.6%和55.2%。

  抓保障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临泽县坚持民生投入优先保障,新建农村老人互助幸福院15个、城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个、“乡村舞台”29个,城市棚户区改造及公共租赁住房1440套,为1.63万名农村计划生育“两户”家庭育龄妇女免费提供健康检查,为6352名在职和离退休干部免费开展健康检查。实施“1+20”精准扶贫方案,5343名贫困人口实现当年脱贫,盘活财政存量资金2096万元用于扶贫和教育科技事业,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成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深入开展“平安细胞工程”创建活动,全面推行“一村一警一员一顾问”机制,建成覆盖城乡重点部位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系统,扎实推进信访“三无”单位创建和信访积案化解“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群众,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王彤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