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武威金山镇:避险搬迁搬出群众幸福新生活

2025-11-27 09:40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孙珩力

  走进武威市凉州区金山镇安置区,一排排崭新的民居整齐排列,宽阔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年过七旬的张兆泽老人正坐在自家小院里晒太阳,屋里地暖烧得热烘烘的。“以前住在山沟里,冬天冷得受不了,现在新房每天有太阳能供暖,晚上还得少烧点煤,不然热得睡不着!”老人笑着说。  

  金山镇地处祁连山南部山麓,是凉州区最西端的山区镇。这里山大沟深、生态脆弱,全镇35.4%的农户受地质灾害威胁,64.6%处于生态敏感区。2022年以来,金山镇抢抓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机遇,实施整镇搬迁。截至目前,已累计搬迁农户1475户4999人,占常住人口的99.4%,实现了“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目标。

  “头枕祁连山,脚踩戈壁滩”——这是金山镇崖湾村村民张光龙对老家的记忆。“小时候山上发洪水,把家里所有田地都冲走了。”如今,通过搬迁政策,他在新安置区承包了1700亩土地,在农技专家指导下科学种田,“我的愿望就是学更多技术,种更多地!”  

  “哪里搬”“怎么修”“如何建”,金山镇把选择权交给群众。镇党委书记邱生平介绍,安置区选址靠近镇区、园区,遵循“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原则;户型设计邀请专业团队和村民代表共同参与,选定三种户型组团规划;建设过程中成立由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的质量监督小组,严把质量关。 

  据介绍,围绕“10+5+N”政策体系,金山镇累计争取搬迁指标1314户,落实到户财政补助资金1.28亿元。同时联合农商银行推出“安居宝”“避险贷”等产品,发放贷款6495万元。此外,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19亿元,推进安置点“五化”“五通”“五配套”建设,建成学校、卫生院、养老中心等设施,实现35户鳏寡孤独群众免费搬迁。  

  搬迁不仅要“住得好”,更要“能致富”。金山镇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建成1.07万亩高标准农田,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亩均节水50%、增产10%。打造产业集群,扩容日光温室311座,提质养殖棚445座,加快建设2000只羊养殖基地和年出栏5万头生猪场。实施集体经济“倍增计划”,2025年村集体经济计划收入132万元,村村经营性收入不低于15万元。  

  从“忧居”到“优居”,从“山沟”到“新区”,金山镇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一场关乎民生的时代变迁。这里的变化,不仅是住房的更新、环境的改善,更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塑、干群关系的深化。一幅“安居乐业、生态优美、乡风文明”的新画卷,正在祁连山脚下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