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山乡新画卷|庄浪:一缕药香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一缕药香,富了一方百姓。庄浪县杨河乡立足生态优势与地域特色,以木香、独活、党参等道地中药材为主导,坚持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持续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一剂“新药方”。
初冬时节的杨河乡张沟村,田间地头机械轰鸣,药农们忙着抖土、分拣、装车,处处洋溢着丰收的繁忙景象;中药材加工厂内,浓郁的药材香气扑面而来,工人们熟练地对各类药材进行分拣、切块、晾晒。
“今年,我们合作社加公司共种植中药材500亩,带动全村群众种植中药材1500亩。今年每亩中药材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每天吸纳务工群众50多人,有效增加了群众和村集体收入。”庄浪县农绣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军说。
从种植、管护到采收、加工,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产业链各环节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实现了产业在家乡,就业在门口,成为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绿色引擎”,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我在张沟村中药材厂打工3年了,除了照顾娃娃,每天还能挣100元,1个月能挣2000块钱左右,一年下来能增收10000多块钱。”杨河乡张沟村村民张岁强说。
庄浪县杨河乡凭借其气候温凉、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自然禀赋,是多种中药材的优生区,且种植传统深厚。近年来,该乡积极引导中药材产业升级,通过依托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土地整片流转,建成了50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并大力推广大宗道地药材,夯实了规模化产业基础。在此基础上,该乡还在张沟村配套建设了晾晒场和初加工车间,成功构建了集种植、收购、加工、储藏、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今年,我们配套建成了杨河乡中药材晾晒交易中心,建成阳光晾晒棚1800平方米,露天晾晒场1700平方米。目前,已成为我县北部乡镇中药材交易的主要集散地。杨河乡中药材示范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我们道地中药材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延伸了‘种加销’的产业链条,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增加群众收入奠定了坚实基础。”杨河乡副乡长柳强强说。
据了解,作为甘肃省中药材产业重要基地,近年来,庄浪县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与政策优势,走出了一条从单一种植迈向全链协同的特色发展之路。中药材产业不仅为农民开辟了增收“绿色通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通讯员 邵娟青 图/文
- 2025-11-24陇原山乡新画卷|华亭:一览米家沟的“风华雪月”
- 2025-11-24陇原山乡新画卷|宁县抢时收洋姜
- 2025-11-24陇原山乡新画卷|高台:冬闲棚不闲 增收有保障
- 2025-11-24陇原山乡新画卷|庄浪:中药材产业全链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