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白银

黄河之滨起绿洲 尾水新生润白银——白银市尾水湿地再生水利用工程筑牢生态民生双根基

2025-11-24 10:55 来源:中国甘肃网-白银日报

  原标题:黄河之滨起绿洲 尾水新生润白银

  ——白银市尾水湿地再生水利用工程筑牢生态民生双根基

  白银融媒记者 苏黎明

  “十四五”期间,白银市抓绿色发展,坚决扛牢黄河上游责任,生态屏障筑牢新防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首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一幅山川秀美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生态提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核心在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可持续性。面对生态提质的迫切需求与水资源短缺的现实挑战,白银市给排水人以创新思维破解双重考题,匠心打造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再生水资源利用工程。这一“变废为宝”的生态实践,不仅为黄河之滨注入永续活水,更让生态宜居的美好图景在白银大地徐徐铺展,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根基。

  在白银区黄茂井村北部,116.3 亩的土地上正上演着“污水变清流”的奇迹,孕育着水资源循环的智慧。这座总投资近亿元的“尾水净化工厂”,核心设施日处理能力达2万立方米,通过“潜流湿地+表面流湿地+调蓄水库”的科学工艺组合,让达标排放的尾水完成脱胎换骨的“生态蜕变”,稳定升级至地表准IV类水标准,每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292吨、氨氮51.1吨,这是白银献给黄河的“生态答卷”,更是给排水人守护母亲河的坚实担当。

  这份生态担当里,包裹着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对工业企业而言,再生水是随用随取的“绿色补水站”,既降低用水成本,又助力绿色生产;对城市发展来说,这汪清水是唤醒白银城区河道水系、修复矿山生态的活水源流。

  随着引大水和黄河原水与再生水的互备互补,白银市水网越织越密,水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更值得期待的是,白银市尾水湿地再生水利用工程还同步配套建设观测广场、亲水平台、生态栈道等便民设施,未来将成为市民家门口的“生态后花园”——孩子们可在此科普研学,探寻水循环奥秘;市民们能沿栈道亲水漫步,呼吸清新空气,城市生活品质就在这一汪清水的滋养中悄然升级。从2023年10月破土动工,到如今土方工程全面收官、池体结构完美落成、管道铺设正在进行、植被栽种完成过半,这座现代化湿地公园已初露芳容。它不仅是数字意义上的“资源再生站”,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氧吧”: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气候、抑制扬尘扩散,每一口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都是湿地赠予市民的自然礼物;岸边初绽的绿意、水中嬉戏的水鸟,更让黄河之滨焕发勃勃生机。

  黄河奔涌,润养千年;湿地新生,赋能未来。白银市尾水湿地再生水利用工程既是白银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示范样板,也是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坚实标杆,更是白银民生改善的温暖载体。当清水润城成为日常,当绿意栖居成为常态,白银市必将以生态为笔、以活水为墨,书写出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的绚丽华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